热心网友

巡洋舰是一种以远洋巡航为主,具有火力强、用途广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巡洋舰常与战列舰组成海上舰艇编队的核心,并担负为战列舰巡舰、护卫的任务。是伴随战列舰发展而发展,随战列舰衰亡而消退的舰种。 、 舰炮是巡洋舰的主要战斗兵器,根据巡洋舰在战斗中承担的任务以及其自身性能的否同,巡洋舰又分为重巡洋舰、轻巡洋舰和辅助巡洋舰三种。 第三次世界大战后,巡洋舰几乎与战列舰一样退出海军装备库。但随着导弹、核动力、电子装备的出现,巡洋舰又复苏了。经过现代改装的巡洋舰一改昔日的舰炮为主的面目,而以导弹作为主要武器,因此常常将以导弹为主要兵器的现代巡洋舰称做导弹巡洋舰或战略导弹巡洋舰。其动力装置也纷纷改装为核动力,有了较大的续航力和较大的航速。现代巡洋舰的主要任务是为航空母舰或其它舰艇护航,以它为核心组成海上编队,保卫海上交通线,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和岸上目标,进行防空和反导弹作战,登陆作战时进行火力支援等。 驱逐舰 现代海军舰艇中,用途最广泛、数量最多的舰艇是驱逐舰,这是一种装备有对空、对海、对潜等多种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舰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8500吨之间,航速在30—38节左右。驱逐舰能执行防空、反潜、反舰、对地攻击、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火力支援以及攻击岸上目标等作战任务,有“海上多面手”称号。 驱逐舰是伴随鱼雷艇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个舰种。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种以鱼雷为武器的鱼雷艇,它艇小、速度快,能给敌方大型舰艇造成巨大威胁。为了对付鱼雷艇,人们建造了反鱼雷艇——鱼雷炮艇,它是驱逐舰的前身。随后,不断更新装备提高航速的鱼雷炮艇改名为鱼雷艇驱逐舰,简称驱逐舰。它不仅有火炮装置,还有鱼雷武器,可用来对付敌方的鱼雷艇和其它舰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驱逐舰已能随舰队远航。故那时的驱逐舰又称“舰队驱逐舰”。驱逐舰随着时间推移,排水量越来越大,从最初的400吨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吨;航速则提高到38节。多种新型的海军武器装备也大都装备到驱逐舰上了,甚至有的国家还建造了反潜用直升机驱逐舰。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0个国家拥有400艘驱逐舰。第一艘核动力驱逐舰是美国1962年建造的“班布里奇”号。 护卫舰 护卫舰是以导弹、舰炮、深水炸弹及反潜鱼雷为主要武器的轻型水面战斗舰艇。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舰艇编队担负反潜、护航、巡逻、警戒、侦察及登陆支援作战等任务。 护卫舰是一种古老的舰种,早在16世纪时,人们就把一种三桅武装帆船称为护卫舰。到本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德国潜艇肆行海上,对协约国舰艇威胁极大,为了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协约国一方开始大量建造护卫舰。当时最大的护卫舰的排水量已达1000吨,航速达16节,具有远洋作战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故技重演,采用“狼群”战术打击同盟国的舰船,损失很大。作为对应策略,同盟国又开始大量建造护卫舰,整个战争期间共建造了多达2000艘的护卫舰。排水量达1500多吨,航速提高到18—20节,护航中的防空、防潜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护卫舰除为大型舰艇护航外,主要用于近海警戒巡逻或护渔护航,舰上装备也逐渐现代化。70年代后,导弹和直升机开始装备上舰,出现了导弹护卫舰等新的概念。现代护卫舰已经是一种能够在远洋机动作战的中型舰艇,满载排水量一般为2000—4000吨,航速30—35节,续航力4000—7500海里。已成为吨位在600吨以上各类舰种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舰艇。。

热心网友

说得挺详细了

热心网友

张见识了不知道各位还有什么见解??

热心网友

巡洋舰可以进行远距离大范围的军事活动;从作战用途上讲,巡洋舰具有远程、密集、重型和立体打击火力;从任务分工上讲,巡洋舰要为航母护航,要做为非航母编队的旗舰。所以,巡洋舰的吨位都较大,一般都在万吨以上。驱逐舰相对吨位要小一些,一般都在4000-9000吨之间,随行为巡洋舰护航,担任海上突击手任务,大吨位的驱逐舰火力都较强,是水面的主要打击力量。护卫舰的吨位一般都小于驱逐舰,大都在4000吨以下,主要担任舰队机动防御任务,为驱逐舰护航以及日常巡逻、护渔等任务。

热心网友

活动范围上讲,巡洋舰可以进行远距离大范围的军事活动;从作战用途上讲,巡洋舰具有远程、密集、重型和立体打击火力;从任务分工上讲,巡洋舰要为航母护航,要做为非航母编队的旗舰。所以,巡洋舰的吨位都较大,一般都在万吨以上。驱逐舰相对吨位要小一些,一般都在4000-9000吨之间,随行为巡洋舰护航,担任海上突击手任务,大吨位的驱逐舰火力都较强,是水面的主要打击力量。护卫舰的吨位一般都小于驱逐舰,大都在4000吨以下,主要担任舰队机动防御任务,为驱逐舰护航以及日常巡逻、护渔等任务。

热心网友

一般来说,排水量3000吨以下的通常叫作护卫舰,7000吨以上的称为巡洋舰,中间的是驱逐舰。排水量越大,装备越多,功能越强。

热心网友

1楼和2楼说德都很对,很详细;不过随着发展趋势来看,我业觉得"回答者-海拳 级别:学长 "说得更确切,更明确.因为战争海军武器都得配备越来越精良.只是装载多少的区别而已.

热心网友

各有需要各有要求嘛!

热心网友

巡洋舰是一种以远洋巡航为主,具有火力强、用途广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巡洋舰常与战列舰组成海上舰艇编队的核心,并担负为战列舰巡舰、护卫的任务。是伴随战列舰发展而发展,随战列舰衰亡而消退的舰种。 、舰炮是巡洋舰的主要战斗兵器,根据巡洋舰在战斗中承担的任务以及其自身性能的否同,巡洋舰又分为重巡洋舰、轻巡洋舰和辅助巡洋舰三种。第三次世界大战后,巡洋舰几乎与战列舰一样退出海军装备库。但随着导弹、核动力、电子装备的出现,巡洋舰又复苏了。经过现代改装的巡洋舰一改昔日的舰炮为主的面目,而以导弹作为主要武器,因此常常将以导弹为主要兵器的现代巡洋舰称做导弹巡洋舰或战略导弹巡洋舰。其动力装置也纷纷改装为核动力,有了较大的续航力和较大的航速。现代巡洋舰的主要任务是为航空母舰或其它舰艇护航,以它为核心组成海上编队,保卫海上交通线,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和岸上目标,进行防空和反导弹作战,登陆作战时进行火力支援等。现代海军舰艇中,用途最广泛、数量最多的舰艇是驱逐舰,这是一种装备有对空、对海、对潜等多种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舰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8500吨之间,航速在30—38节左右。驱逐舰能执行防空、反潜、反舰、对地攻击、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火力支援以及攻击岸上目标等作战任务,有“海上多面手”称号。驱逐舰是伴随鱼雷艇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个舰种。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种以鱼雷为武器的鱼雷艇,它艇小、速度快,能给敌方大型舰艇造成巨大威胁。为了对付鱼雷艇,人们建造了反鱼雷艇——鱼雷炮艇,它是驱逐舰的前身。随后,不断更新装备提高航速的鱼雷炮艇改名为鱼雷艇驱逐舰,简称驱逐舰。它不仅有火炮装置,还有鱼雷武器,可用来对付敌方的鱼雷艇和其它舰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驱逐舰已能随舰队远航。故那时的驱逐舰又称“舰队驱逐舰”。驱逐舰随着时间推移,排水量越来越大,从最初的400吨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吨;航速则提高到38节。多种新型的海军武器装备也大都装备到驱逐舰上了,甚至有的国家还建造了反潜用直升机驱逐舰。护卫舰是以导弹、舰炮、深水炸弹及反潜鱼雷为主要武器的轻型水面战斗舰艇。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舰艇编队担负反潜、护航、巡逻、警戒、侦察及登陆支援作战等任务。护卫舰是一种古老的舰种,早在16世纪时,人们就把一种三桅武装帆船称为护卫舰。到本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德国潜艇肆行海上,对协约国舰艇威胁极大,为了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协约国一方开始大量建造护卫舰。当时最大的护卫舰的排水量已达1000吨,航速达16节,具有远洋作战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故技重演,采用“狼群”战术打击同盟国的舰船,损失很大。作为对应策略,同盟国又开始大量建造护卫舰,整个战争期间共建造了多达2000艘的护卫舰。排水量达1500多吨,航速提高到18—20节,护航中的防空、防潜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护卫舰除为大型舰艇护航外,主要用于近海警戒巡逻或护渔护航,舰上装备也逐渐现代化。70年代后,导弹和直升机开始装备上舰,出现了导弹护卫舰等新的概念。现代护卫舰已经是一种能够在远洋机动作战的中型舰艇,满载排水量一般为2000—4000吨,航速30—35节,续航力4000—7500海里。已成为吨位在600吨以上各类舰种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舰艇。。

热心网友

第三次世界大战什么时候爆发的?一楼,二楼的朋友请赐教。

热心网友

这个标准在各国不同

热心网友

吨位 不同 还有就是战略目的不同

热心网友

这个标准在各国又不尽相同

热心网友

没必要这么罗嗦,巡洋舰大点,驱逐舰小点.

热心网友

巡洋舰是一种以远洋巡航为主,具有火力强、用途广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巡洋舰常与战列舰组成海上舰艇编队的核心,并担负为战列舰巡舰、护卫的任务。是伴随战列舰发展而发展,随战列舰衰亡而消退的舰种。 、舰炮是巡洋舰的主要战斗兵器,根据巡洋舰在战斗中承担的任务以及其自身性能的否同,巡洋舰又分为重巡洋舰、轻巡洋舰和辅助巡洋舰三种。第三次世界大战后,巡洋舰几乎与战列舰一样退出海军装备库。但随着导弹、核动力、电子装备的出现,巡洋舰又复苏了。经过现代改装的巡洋舰一改昔日的舰炮为主的面目,而以导弹作为主要武器,因此常常将以导弹为主要兵器的现代巡洋舰称做导弹巡洋舰或战略导弹巡洋舰。其动力装置也纷纷改装为核动力,有了较大的续航力和较大的航速。现代巡洋舰的主要任务是为航空母舰或其它舰艇护航,以它为核心组成海上编队,保卫海上交通线,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和岸上目标,进行防空和反导弹作战,登陆作战时进行火力支援等。驱逐舰现代海军舰艇中,用途最广泛、数量最多的舰艇是驱逐舰,这是一种装备有对空、对海、对潜等多种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舰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8500吨之间,航速在30—38节左右。驱逐舰能执行防空、反潜、反舰、对地攻击、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火力支援以及攻击岸上目标等作战任务,有“海上多面手”称号。驱逐舰是伴随鱼雷艇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个舰种。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种以鱼雷为武器的鱼雷艇,它艇小、速度快,能给敌方大型舰艇造成巨大威胁。为了对付鱼雷艇,人们建造了反鱼雷艇——鱼雷炮艇,它是驱逐舰的前身。随后,不断更新装备提高航速的鱼雷炮艇改名为鱼雷艇驱逐舰,简称驱逐舰。它不仅有火炮装置,还有鱼雷武器,可用来对付敌方的鱼雷艇和其它舰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驱逐舰已能随舰队远航。故那时的驱逐舰又称“舰队驱逐舰”。驱逐舰随着时间推移,排水量越来越大,从最初的400吨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吨;航速则提高到38节。多种新型的海军武器装备也大都装备到驱逐舰上了,甚至有的国家还建造了反潜用直升机驱逐舰。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0个国家拥有400艘驱逐舰。第一艘核动力驱逐舰是美国1962年建造的“班布里奇”号。护卫舰护卫舰是以导弹、舰炮、深水炸弹及反潜鱼雷为主要武器的轻型水面战斗舰艇。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舰艇编队担负反潜、护航、巡逻、警戒、侦察及登陆支援作战等任务。护卫舰是一种古老的舰种,早在16世纪时,人们就把一种三桅武装帆船称为护卫舰。到本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德国潜艇肆行海上,对协约国舰艇威胁极大,为了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协约国一方开始大量建造护卫舰。当时最大的护卫舰的排水量已达1000吨,航速达16节,具有远洋作战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故技重演,采用“狼群”战术打击同盟国的舰船,损失很大。作为对应策略,同盟国又开始大量建造护卫舰,整个战争期间共建造了多达2000艘的护卫舰。排水量达1500多吨,航速提高到18—20节,护航中的防空、防潜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护卫舰除为大型舰艇护航外,主要用于近海警戒巡逻或护渔护航,舰上装备也逐渐现代化。70年代后,导弹和直升机开始装备上舰,出现了导弹护卫舰等新的概念。现代护卫舰已经是一种能够在远洋机动作战的中型舰艇,满载排水量一般为2000—4000吨,航速30—35节,续航力4000—7500海里。已成为吨位在600吨以上各类舰种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舰艇。。

热心网友

快了!

热心网友

一楼及二楼:怎么会有“第三次世界大战”呢?

热心网友

哈哈,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不是昨天爆发的哟

热心网友

现在这3种舰已经没有明确的界限了,只是有点大小之分 ,不过驱逐舰和护卫舰现在差不多大了,大的驱逐舰也有近万吨的排水量,和巡洋舰差不多,这些概念传统概念已经没多大意义了

热心网友

巡洋舰是一种以远洋巡航为主,具有火力强、用途广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巡洋舰常与战列舰组成海上舰艇编队的核心,并担负为战列舰巡舰、护卫的任务。是伴随战列舰发展而发展,随战列舰衰亡而消退的舰种。 、舰炮是巡洋舰的主要战斗兵器,根据巡洋舰在战斗中承担的任务以及其自身性能的否同,巡洋舰又分为重巡洋舰、轻巡洋舰和辅助巡洋舰三种。第三次世界大战后,巡洋舰几乎与战列舰一样退出海军装备库。但随着导弹、核动力、电子装备的出现,巡洋舰又复苏了。经过现代改装的巡洋舰一改昔日的舰炮为主的面目,而以导弹作为主要武器,因此常常将以导弹为主要兵器的现代巡洋舰称做导弹巡洋舰或战略导弹巡洋舰。其动力装置也纷纷改装为核动力,有了较大的续航力和较大的航速。现代巡洋舰的主要任务是为航空母舰或其它舰艇护航,以它为核心组成海上编队,保卫海上交通线,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和岸上目标,进行防空和反导弹作战,登陆作战时进行火力支援等。驱逐舰现代海军舰艇中,用途最广泛、数量最多的舰艇是驱逐舰,这是一种装备有对空、对海、对潜等多种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舰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8500吨之间,航速在30—38节左右。驱逐舰能执行防空、反潜、反舰、对地攻击、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火力支援以及攻击岸上目标等作战任务,有“海上多面手”称号。驱逐舰是伴随鱼雷艇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个舰种。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种以鱼雷为武器的鱼雷艇,它艇小、速度快,能给敌方大型舰艇造成巨大威胁。为了对付鱼雷艇,人们建造了反鱼雷艇——鱼雷炮艇,它是驱逐舰的前身。随后,不断更新装备提高航速的鱼雷炮艇改名为鱼雷艇驱逐舰,简称驱逐舰。它不仅有火炮装置,还有鱼雷武器,可用来对付敌方的鱼雷艇和其它舰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驱逐舰已能随舰队远航。故那时的驱逐舰又称“舰队驱逐舰”。驱逐舰随着时间推移,排水量越来越大,从最初的400吨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吨;航速则提高到38节。多种新型的海军武器装备也大都装备到驱逐舰上了,甚至有的国家还建造了反潜用直升机驱逐舰。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0个国家拥有400艘驱逐舰。第一艘核动力驱逐舰是美国1962年建造的“班布里奇”号。

热心网友

一楼及二楼:怎么会有“第三次世界大战”呢?

热心网友

楼上几位的答案综合一下刚好。

热心网友

关与这个问题?你可以到中华网的军事频道那的解释很详细!

热心网友

学习中,长见识!

热心网友

一楼正解

热心网友

以上说得很详细,但是没说到点子上。 随着现代军事的发展,这三种舰艇的主要区别仅仅体现在排水量上,关于装备啊,作战任务啊都已交叉,几尽相同。看上面诸位的这些介绍,都是传统的定义。 一般来说(众多说法之一),3000吨以下的通常叫作护卫舰,如我国的护卫舰大都2000吨左右。7000吨以上的称为巡洋舰,中间的是驱逐舰。但是由于各国工业水平、造船技术以及对作战认知的不同,这个标准在各国又不尽相同。所以造成了某国的重型驱逐舰与另一国的轻型巡洋舰几乎没多少区别。

热心网友

活动范围上讲,巡洋舰可以进行远距离大范围的军事活动;从作战用途上讲,巡洋舰具有远程、密集、重型和立体打击火力;从任务分工上讲,巡洋舰要为航母护航,要做为非航母编队的旗舰。所以,巡洋舰的吨位都较大,一般都在万吨以上。驱逐舰相对吨位要小一些,一般都在4000-9000吨之间,随行为巡洋舰护航,担任海上突击手任务,大吨位的驱逐舰火力都较强,是水面的主要打击力量。护卫舰的吨位一般都小于驱逐舰,大都在4000吨以下,主要担任舰队机动防御任务,为驱逐舰护航以及日常巡逻等任务。

热心网友

活动范围上讲,巡洋舰可以进行远距离大范围的军事活动;从作战用途上讲,巡洋舰具有远程、密集、重型和立体打击火力;从任务分工上讲,巡洋舰要为航母护航,要做为非航母编队的旗舰。所以,巡洋舰的吨位都较大,一般都在万吨以上。驱逐舰相对吨位要小一些,一般都在4000-9000吨之间,随行为巡洋舰护航,担任海上突击手任务,大吨位的驱逐舰火力都较强,是水面的主要打击力量。护卫舰的吨位一般都小于驱逐舰,大都在4000吨以下,主要担任舰队机动防御任务,为驱逐舰护航以及日常巡逻、护渔等任务。

热心网友

巡洋舰是一种以远洋巡航为主,具有火力强、用途广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巡洋舰常与战列舰组成海上舰艇编队的核心,并担负为战列舰巡舰、护卫的任务。是伴随战列舰发展而发展,随战列舰衰亡而消退的舰种。 、 舰炮是巡洋舰的主要战斗兵器,根据巡洋舰在战斗中承担的任务以及其自身性能的否同,巡洋舰又分为重巡洋舰、轻巡洋舰和辅助巡洋舰三种。 第三次世界大战后,巡洋舰几乎与战列舰一样退出海军装备库。但随着导弹、核动力、电子装备的出现,巡洋舰又复苏了。经过现代改装的巡洋舰一改昔日的舰炮为主的面目,而以导弹作为主要武器,因此常常将以导弹为主要兵器的现代巡洋舰称做导弹巡洋舰或战略导弹巡洋舰。其动力装置也纷纷改装为核动力,有了较大的续航力和较大的航速。现代巡洋舰的主要任务是为航空母舰或其它舰艇护航,以它为核心组成海上编队,保卫海上交通线,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和岸上目标,进行防空和反导弹作战,登陆作战时进行火力支援等。 现代海军舰艇中,用途最广泛、数量最多的舰艇是驱逐舰,这是一种装备有对空、对海、对潜等多种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舰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8500吨之间,航速在30—38节左右。驱逐舰能执行防空、反潜、反舰、对地攻击、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火力支援以及攻击岸上目标等作战任务,有“海上多面手”称号。 驱逐舰是伴随鱼雷艇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个舰种。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种以鱼雷为武器的鱼雷艇,它艇小、速度快,能给敌方大型舰艇造成巨大威胁。为了对付鱼雷艇,人们建造了反鱼雷艇——鱼雷炮艇,它是驱逐舰的前身。随后,不断更新装备提高航速的鱼雷炮艇改名为鱼雷艇驱逐舰,简称驱逐舰。它不仅有火炮装置,还有鱼雷武器,可用来对付敌方的鱼雷艇和其它舰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驱逐舰已能随舰队远航。故那时的驱逐舰又称“舰队驱逐舰”。驱逐舰随着时间推移,排水量越来越大,从最初的400吨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吨;航速则提高到38节。多种新型的海军武器装备也大都装备到驱逐舰上了,甚至有的国家还建造了反潜用直升机驱逐舰。 护卫舰是以导弹、舰炮、深水炸弹及反潜鱼雷为主要武器的轻型水面战斗舰艇。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舰艇编队担负反潜、护航、巡逻、警戒、侦察及登陆支援作战等任务。 护卫舰是一种古老的舰种,早在16世纪时,人们就把一种三桅武装帆船称为护卫舰。到本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德国潜艇肆行海上,对协约国舰艇威胁极大,为了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协约国一方开始大量建造护卫舰。当时最大的护卫舰的排水量已达1000吨,航速达16节,具有远洋作战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故技重演,采用“狼群”战术打击同盟国的舰船,损失很大。作为对应策略,同盟国又开始大量建造护卫舰,整个战争期间共建造了多达2000艘的护卫舰。排水量达1500多吨,航速提高到18—20节,护航中的防空、防潜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护卫舰除为大型舰艇护航外,主要用于近海警戒巡逻或护渔护航,舰上装备也逐渐现代化。70年代后,导弹和直升机开始装备上舰,出现了导弹护卫舰等新的概念。现代护卫舰已经是一种能够在远洋机动作战的中型舰艇,满载排水量一般为2000—4000吨,航速30—35节,续航力4000—7500海里。已成为吨位在600吨以上各类舰种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舰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