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道是无情却有情

热心网友

道是无晴却有情.

热心网友

道是无情却有情

热心网友

道是无情却有晴

热心网友

道是无晴却有睛

热心网友

道是无晴却有晴 东边日出西边雨----说他无晴(情)也有晴(情)  环球观察:东边日出西边雨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里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貌似谈天实则言情的诗句用来形容巴以这两天的局势似乎也很恰当。  昨天,巴以双方达成一系列谅解:作为对巴方控制武装人员活动有力的奖赏,以色列决定从其重新占领的希伯伦老城巴控区撤军,同时拆除拉马拉和杰里科的部分路障,让巴勒斯坦人获得一定的通行便利。这应该理解为巴以地区乌云渐开,艳阳初照。但是,两天来,以色列也再挥暗杀大棒,搅出一股新的血雨腥风。  今天上午,一名激进组织伊斯兰教抵抗运动(哈马斯)的成员在约旦河西岸纳布卢斯市死于一起神秘的汽车爆炸,另外3人受伤。巴以对这一事件的说法非常矛盾。巴安全人士称,当天上午,哈马斯军事派别“卡桑旅”成员艾哈迈德·马尔舒德驾车行驶到纳布卢斯市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办事处门口时,遭到以军直升机的导弹袭击,他本人当场死亡,另有3人受伤,法塔赫办事处也遭受轻微损失。  但是,现场的目击者说,马尔舒德更像是被遥控炸弹炸死的,因为汽车爆炸时附近天空没有出现以军直升机。据悉,35岁的马尔舒德同时也是巴民族权力机构战俘事务部的工作人员,他过去曾因参与袭击以色列目标被监禁数年,有的说关了3年,有的说关了7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以安全部门的重要通缉对象,也是以方要求巴方必须逮捕的108人之一。最近,他为逃避以方追捕而四处躲藏。  以色列电台最初也报道说,以军直升机向马尔舒德的汽车发射了导弹,但它很快又援引以安全部门的话否认以军与这一事件有关。以安全部门称,马尔舒德是在准备发动爆炸袭击的过程中因操作失误而导致汽车发生爆炸。  过去一年间,以安全部门曾针对巴勒斯坦目标策划过多起炸弹爆炸,其事后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任由巴方去评说,或者把暗杀爆炸称做巴激进分子自己操作不慎使然。其实,简单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马尔舒德死于遥控炸弹更和情理。按照一般的规律,如果他打算搞自杀爆炸,不会把安装了炸弹的汽车开到巴勒斯坦人的闹市区,也不会同时拉上几个伙伴做垫背,更蹊跷的是,汽车爆炸正好发生在法塔赫办事处门口。前后联系起来,爆炸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就比较清楚了。哈马斯事后指责以军制造了这起“暗杀”,并说这一事件再次证明以军没有遵守停火协议的诚意。巴民族权力机构就此谴责说,以方必须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并威胁将重新考虑是否继续维持停火。  这是24小时内第二名哈马斯成员在约旦河西岸丧失性命。14日上午,“卡桑旅”驻盖勒吉利耶市负责人哈马德在自家楼顶上被以色列阻击手暗杀。以安全部门倒是非常痛快地承认对哈马德之死负责,并声称哈马德参与了今年6月1日特拉维夫夜总会自杀爆炸,造成22名以色列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以总理沙龙随后还煞有介事地把暗杀哈马德当作一次“成功”的行动公开进行炫耀和渲染。他强调说,“清除”哈马德对以色列来说“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采取类似行动,因为以方的“清除”政策是非常明确的,而且也重申过多次。  客观地讲,近几天来巴以冲突已经明显降温,出现了比较少见的相对平静。双方主和派的努力已经显现成效。就巴方而言,“9·11”事件使整个世界认识到巴勒斯坦问题必须彻底解决的迫切性,迫使美国领导人转变了对巴勒斯坦的态度,巴勒斯坦人看到了光明的前景,心态自然也冷静与平和了起来。同时,阿拉法特撤换了部分安全部队领导,确保交火事件大幅度下降,他还与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达成在希伯伦停火的协议。从以方来说,以外长佩雷斯一直顶住内部压力连续同巴方代表谈判,并达成以方撤军和放松封锁的一系列谅解。  但是,在近日巴激进分子没有实施恐怖袭击和安全形势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在以方已决定对巴方作出友善姿态的同时,沙龙政府又重新连续使出暗杀“昏招”清算旧帐,惘顾巴激进组织可能发动的反报复,再造暴力循环圈,真是让人匪夷所思,颇感矛盾。这“东边日出西边雨”究竟为何?  其实,看看沙龙最近的处境就知道,这种政策上的矛盾和混乱是合乎逻辑的——他要左右逢缘,两边讨好,以维持联合政府的团结和稳定,坐牢总理的宝座。  一方面,美国和国际社会要求沙龙善待巴勒斯坦人,联合政府最大的伙伴工党也不希望沙龙走过了头使以色列更加孤立,沙龙被迫回应巴方采取的停火措施而对巴勒斯坦人松绑。另一方面,以军方强硬派和内阁极右翼势力又强烈反对向巴方示弱,要求沙龙继续用“拳头”和巴勒斯坦人说话。以军参谋长莫法兹昨天公开抨击政府的撤军决定,犯了军人参政的大忌,差点被工党的国防部长本-埃利泽摘了乌纱帽。今天,在议会有7个席位的右翼政党“以色列家园-全国联盟”又为抗议撤军和不满佩雷斯主管外交而正式退出联合政府。  于是,两头为难的沙龙只能使出自相矛盾的招数,撤军、松绑,同时又没事找事地搞暗杀,推行他一度停止的“积极防御”政策。巴领导人阿拉法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连压带哄地稳住了各激进组织,这个时候沙龙政府再去清算旧帐挑起事端,真是有点不负责任了。  佩雷斯14日在会见巴方安全代表时曾语重心长地谈起有关逮捕巴激进分子的问题,他说,这些人是“主要的麻烦制造者”,逮捕他们“不是为了惩罚,而是防止他们发动恐怖袭击。他们不仅危害以色列人的利益,也同样危害巴勒斯坦人的利益。”  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这才是一个政治家应有的姿态和说服方式。一味地打打杀杀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把局势搅得更乱、更糟。  晴天毕竟比雨天更能带来希望,有情好歹比无情更能消解敌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