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每月我最怕那天来每次经期都难受死。经量多有血块三天后少了人也舒服了请问正常么?有什么办法止痛我都吃止痛药我知道不可以吃但没办法。
热心网友
痛经治疗小诀窍 痛经是指月经来潮或行经前后出现的下腹部疼痛或伴有腰酸、腹胀、乳房胀痛等的全身症状,尤以青年女性多见。痛经具有周期性,症状发生时,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的生活与工作,给她们在心理、生理及精神上带来较大痛苦。 现介绍几种治疗痛经的简易法,不妨一试: 一、按摩法 (一)摩腹:仰卧或坐姿,解开衣裤,手掌搓热、重叠,掌心贴脐部,顺时针方向摩100次,动作要轻柔...
热心网友
痛经治疗小诀窍 痛经是指月经来潮或行经前后出现的下腹部疼痛或伴有腰酸、腹胀、乳房胀痛等的全身症状,尤以青年女性多见。痛经具有周期性,症状发生时,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的生活与工作,给她们在心理、生理及精神上带来较大痛苦。 现介绍几种治疗痛经的简易法,不妨一试: 一、按摩法 (一)摩腹:仰卧或坐姿,解开衣裤,手掌搓热、重叠,掌心贴脐部,顺时针方向摩100次,动作要轻柔迅速。 (二)擦小腹:两手掌贴肚旁,做上下往返擦动,发热为止。 (三)搓腰骶:两手掌根紧按腰部,从腰至骶部上下搓动50次。 (四)擦肋:手搓热,紧贴胸肋部做前后往返运动50次,动作要求快速有劲。 (五)点穴:以食指指腹点按合谷穴(位于手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缘中点)、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各点按一分钟,达到有酸、麻、重、胀时疗效较好。 (六)推下肢:右手掌推拿左下肢内侧,从上到下做螺旋形20次。再换左手同上法推右下肢。 以上按摩法既可按序连贯起来做,亦可单独做其中的几项。在冬季可在被窝里做,夏季洗澡后进行,每日1~2次,经期停做。只要坚持数月,就可取得满意效果。 二、外治法 酒精塞耳:用75%酒精棉球塞进耳内,再用滴瓶沿耳廓壁灌进酒精2毫升。酒精易渗透刺激耳部末梢神经,可起止痛效果。 麝香止痛膏:在经前作痛,腹痛拒按的实痛者于月经前开始贴;有月经中、后期隐隐作痛,喜按喜热的虚痛者可在行经时贴。在疼痛部位及尾骶部各贴一张膏药,24小时后另换一张,一般连贴3天可见效。 三、运动疗法 方法一:1.侧对墙壁,左前臂和手掌轻轻地扶在墙上;2.身体离墙约有一前臂的距离,不要倚靠在墙上;3.右手扶在髋侧,肩和上臂与墙壁保持直角;4.在伸展腰部的同时,用扶在髋侧部的手,帮助腰向斜前方充分伸展,并使髋部触到墙壁,动作一定要慢,然后再将触到墙壁的髋部慢慢收回原位,两侧各做3次。 方法二:1.两手及前臂轻轻扶在墙上,但不要倚靠在墙上;2.伸展背肌,骨盆对着墙壁,身体离墙约为一前臂的距离,两腿并拢站立;3.腰部向前弯屈,使骨盆触及墙壁,然后收回原位,做3次。 四、食疗法 (一)经前腹痛,多为实痛,月经干净,痛即消失。故饮食宜选有行气活血作用的食物,以疏通气血为主,使经血畅行,腹痛减轻。如赤砂糖、山楂等,烹饪时用少量胡椒、茴香调味也可起止痛作用。 (二)经后腹痛多属虚症,饮食应选富于营养的食品,特别是具有温气补血的食物,如羊肉粥、姜汤等,少量饮缩砂仁酒,能散寒行气,有终止腹痛之效。 (三)忌食:行经前后勿吃生、冷食物,醋及螃蟹、田螺等寒凉食品。痛经时服用止痛药有害 一项针对14-25岁的年轻女性所作的调查显示,该年龄阶段的女性中有高达88%的人受痛经、经期不准、腹胀、腰痛等困扰,其中最常见的为痛经。 恐惧加重痛经的发作 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女孩在每次来月经时服用止痛药。为此,妇科专家、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邵教授告诫,止痛药更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记忆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后果。 据邵教授介绍,调查中不少女孩都属于原发性痛经,一般从初潮后开始,几乎每月都有,使许多女孩都有一种恐惧感,更加重了痛经的发作,甚至产生恶性循环。这主要是由于心理压力大、久坐导致气血循环变差、经血运行不畅、爱吃冷饮食品等造成的。另外,经期剧烈运动、受风寒湿冷侵袭等,均易引发痛经。 可喝些生姜红糖茶以缓解 为此,专家们认为,家长应让孩子多学习生理卫生知识,消除经前恐惧心理。个人也要注意经期卫生,若月经来时肚子不舒服的话,可用热水袋热敷或喝些生姜红糖茶、玫瑰花茶等暂时缓解。若一直持续疼痛不能缓解的话,应及时到医院妇科进行检查,以对症下药进行治疗。 治疗痛经的简验方 少女月经期间的轻度腰酸腹胀、乳房不适、情绪不安等,一般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也有一些人,每逢经前经后或行经期间,均发生难以忍受的下腹部阵阵疼痛,经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医学上称为原发性或功能性痛经。 中医认为痛经的原因,以虚寒、气滞、瘀阻、风寒较多见,最简单的喝姜糖水方法(用红糖、生姜、山楂各15克,水煎代茶饮),对痛经有一定的效果。此外,还有一些简易的方法,可供酌情选用: 1、点穴法 以食指指腹点按合谷(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各点按1分钟,有酸、麻、重、胀感时效果较好。也可在地机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五寸胫骨后缘处)周围扪按,寻找最敏感点,用拇指的指腹由轻及重地按压敏感点,以能忍受为度。持续按压1分钟,疼痛会很快缓解或消失。按压后局部可产生酸胀痛感,或向会阴及小腹部放射。点穴法可于经前数日及月经期间进行,每日1~2次。 2、贴膏药法 用麝香止痛膏,经前作痛、腹痛拒按者于经前开始贴;在月经中后期隐隐作痛、喜按喜热者在行经时贴。在疼痛部位及尾骶部各贴1张,1天换1次,一般连贴3天可见效。 3、熨脐法 用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茴香、元胡各15克,共研极细末,用黄酒适量,炒热,纳入纱布袋中,在温度适宜时,置脐部或小腹部,不停地熨敷。药冷却后,可再炒热熨敷,直至痛经消失为止。适宜于寒湿凝滞的经行腹痛,症见腹痛喜按喜暖、经水色暗、四肢不温等使用。 原发性痛经往往至生育后会自动缓解或消失。作为家长、老师,应注意纠正一些女孩认为来月经是“倒霉”的错误观念,多给孩子关爱及呵护。患痛经的少女精神也不必紧张,只要加强自我保健,包括补充营养、保证睡眠充足,生活规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及过劳,防止受寒、受潮,忌食生冷食物等,加上适当的医疗措施,大多疼痛是可以控制或减轻的。 小验方1:金荞麦根50克(鲜品70克,效果更佳)。于月经来潮前3-5天煎服,每剂煎约500毫升,每日1剂,2次分服,连服2剂。2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适用于原发性痛经。 小验方2:制香附、当归各15克,元胡10克,肉桂6克。在月经来前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也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次服1-2丸,1日3次,连服数日。经期忌食生冷、避免精神刺激。
热心网友
痛经与哪些因素有关? 据流行病学调查,与痛经有关的因素有以下六点: 1.月经初潮:有关研究显示,月经初潮年龄的大小与原发痛经有明显的相关性。初潮年龄偏小者痛经发生率较高,同时痛经表现的程度也更为严重。 2.与经期过度劳累、紧张、寒冷及过敏体质有关。 3.在经期、孕期、产褥期对生殖器的卫生重视不够;过早开始性生活;有很多性伴侣引起炎症。 4.人工...
热心网友
痛经与哪些因素有关? 据流行病学调查,与痛经有关的因素有以下六点: 1.月经初潮:有关研究显示,月经初潮年龄的大小与原发痛经有明显的相关性。初潮年龄偏小者痛经发生率较高,同时痛经表现的程度也更为严重。 2.与经期过度劳累、紧张、寒冷及过敏体质有关。 3.在经期、孕期、产褥期对生殖器的卫生重视不够;过早开始性生活;有很多性伴侣引起炎症。 4.人工流产手术在两次以上或宫腔操作,引起粘连炎症。 5.子宫内安放了避孕环,子宫内膜组织前列腺素(PG)生成量增高,导致痛经加重。 6.女性吸烟可引起痛经,而且痛经程度常随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因为吸烟常会造成血管收缩而导致缺血产生疼痛。 服用止痛药能缓解痛经吗? 对大多数妇女来说,用止痛药来缓解痛经是比较方便的。止痛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元胡止痛丸及扑热息痛。当痛经开始时,用牛奶送服药片,每次一粒。不过,有时候即使吃再多的止痛药,也不能达到完全止痛的效果。因此,现在有很多妇女采用中医药来治疗痛经,虽然麻烦些,但效果不错。 怎样用药膳治疗痛经? 所谓药膳,是借助了食物的营养及药物的治疗作用,起到了进食充饥和治疗疾病的双重作用。药膳治疗痛经就是食物与治疗痛经的药物相配,构成佳美的食品或菜肴供病人食用,从而起到治疗痛经的作用。 用药膳治病时应注意几点:首先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症型合理选用药膳;其次要掌握用膳的剂量;再次是根据月经生理特点,分阶段合理安排和制作不同的药膳食用,既体现了中医治病特点,又能使病人不至于吃一种药膳,造成乏味和过量为害。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且随月经周期性发作的一种疾病,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多见于青年妇女,常随月经初潮发病;继发性者多有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肿瘤等。通过病史及全身、局部检查,寻找可能引起痛经的病因后,作如下处理: (一)一般处理 进行必要的卫生常识宣教,消除焦虑、紧张和恐惧,解除精神负担。及时治疗全身慢性疾病。发育不良、体质虚弱者应设法纠正。开始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防止受寒,注意经期卫生。 (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为减少前列腺素的释放,可于经前3~5天口服消炎痛25mg,或乙酰水扬酸0.3g,或甲氯灭酸250mg,均每日2~4次,可能有显效。 (三)针灸治疗 痛经发作时,针(或灸)主穴:气海、合谷、三阴交;配穴:关元、子宫、足三里。先针主穴,强刺激,留针10~15分钟。疼痛不止加配穴或灸气海、关元。 (四)性激素治疗 1.抑制排卵 由于痛经主要发生在有排卵周期,可试服避孕药Ⅰ或Ⅱ号,以抑制排卵,用法同避孕方法,可能减轻症状。也可口服安宫黄体酮5~10mg/日、炔诺酮2.5~5mg或甲地孕酮4~8mg,每日一次,月经第5日开始服用,连服20~22天,共3个周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年较长者均可使用。 2.雌激素 常用于子宫发育欠佳者。每晚服用已烯雌酚1mg,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连服20天,重复三个周期。此法能抑制排卵,亦能促使子宫发育,但应随访。 3.孕激素 治疗膜性痛经。通过补充孕激素,使与雌激素重新恢复平衡,月经期子宫内膜得以按正常情况以碎片状剥脱,可减轻子宫因痉挛性收缩所造成的疼痛,自月经第二十一天起,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5次。 (五)止痛解痉 下腹置热水袋,酌服索米痛、可待因或颠茄合剂,必要时注射阿托品0.5mg。最好不用或少用杜冷丁、吗啡等,以防成瘾。 (六)对症治疗 宫颈口小或颈管狭窄病人,试月经前用宫颈扩张器,缓慢地按顺序扩至6~7号,使经血畅流,并能减低宫颈口周围交感神经纤维的感受能力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必要时可连续进行2~3周期;子宫后倾后屈者,可试胸膝卧位,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 为了防治“痛经”,患有此症的女性们,不妨每晚临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这对痛经尤其是原发性痛经,可起到一定的缓解甚至短期消除痛经作用。还有,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经期疼痛剧烈,也可口服速效救心丸10~15粒,待疼痛缓解后,再每次含服4~6粒,每日2次,对气滞血淤引起的痛经效果更佳。因为速效救心丸优选活血化淤、芳香开窍之中药川芎、冰片等制成,可解除月经不调而引起的痉挛性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痛经的自疗对原发性痛经效果很好,对继发性痛经及有妇科器质性病变的人效果则较差,须配合药物甚至手术治疗。同时,在月经期应避免涉水及用冷水洗足或下身;不食生冷之物,保持精神愉快等等。 1、紫丹参为末备用。每服9 g,每日1~2次,陈酒炖热送服。寒痛加红糖拌服;热痛加地骨皮饮送服。活血调经、清热凉血,用于血瘀性痛经。 2、益母草30 g,焙干存性为末备用。每次9 g,酒煎服,可连用2~3次。活血调经、散瘀,用于血瘀性痛经。 3、大当归1支,切片。浓煎服,或加水、酒各半煎服,每日1剂。补血、活血、调经,用于血虚性痛经。 4、炒艾叶9 g,加红糖用开水煎煮数沸后温服,或用黄酒煎服。温经散寒止痛,用于寒湿凝滞
热心网友
我原来也有这毛病,不过我服了一个月的安利后就好了,具体吃法你可以问问有经验的安利营销员。好象是吃了点铁片和钙片。其后一直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