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黏度 是流体的抵抗的措施对变形在抗剪应力之下。它通常地作为"对倾吐的厚度", 或抵抗。黏度表示机油是稀还是稠。较稠的机油流动性较差,会导致大量的能量损失在克服润滑油内部阻力上,但它能够在机件表面形成较厚的润滑膜,适合在较高温度及重负荷下使用。反之,较稀的机油形成的油膜较薄,但流动性佳,阻力小,适合在低温,低负荷下使用。一般,温度每升高20度,机油黏度就会降低一半。
热心网友
黏度是流体的分子内摩擦力的外在表现,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动能增加,运动速度增加;分子的间距加大,摩擦阻力减小,黏度当然下降了。现在我国润滑油的黏度大多以40℃时的运动粘度(不是黏度)表示,单位是mm2/s(平方毫米每秒)。
热心网友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润滑黏度的分类: 一SAE(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国际标准组织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sation)国际标准组织 SAE分类用于汽车市场,而ISO标准则应用于工业上。目前,SAE有下列主要分类:OW,5W,10W,15W,20W,25W,20,30,40,50,60(W表示冬天的意思,凡是有W的机油,适合在冬季使用,既能在夏天使用,又能在冬天使用的机油,如15W-40被称为多级油,是全天候使用的机油。)注:一般-20度选用“5W”牌号为宜,-20—0度用“10W”,-15—5度用“15W”,-10—10度用“20W,高于10度用30、40。(只供参考使用) 举例来说,某一品牌的润滑油为API SJ/CF 15W50,其解释为: API:美国石油协会。 SJ/CF:汽车发动机标准/柴油发动机标准。 SAE:汽车工程协会。 15W50:润滑油黏度范围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