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你好,其实呢,疾病的东西很难说好,可大可小的。我本人还是建议到医院看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医治。希望你早日康复。

热心网友

保护好自己的脚  ●市第二医院冯尤健  我曾诊治过一位70多岁的老干部,只因脚趾背部被鞋磨损出黄豆大伤口未及时就诊,导致伤口逐渐扩大,最终形成趾部坏疽,足部和小腿的缺血性坏死,只好把下肢股骨下三分之一截去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糖尿病患者对足部疾病未及时治疗引起的严重后果。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足部感觉迟钝,容易发生损伤;因血管病变,引起缺血、缺氧,而且糖尿病病人汗液中的葡萄糖为细菌...

热心网友

保护好自己的脚  ●市第二医院冯尤健  我曾诊治过一位70多岁的老干部,只因脚趾背部被鞋磨损出黄豆大伤口未及时就诊,导致伤口逐渐扩大,最终形成趾部坏疽,足部和小腿的缺血性坏死,只好把下肢股骨下三分之一截去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糖尿病患者对足部疾病未及时治疗引起的严重后果。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足部感觉迟钝,容易发生损伤;因血管病变,引起缺血、缺氧,而且糖尿病病人汗液中的葡萄糖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非常容易继发感染。在上述因素作用下,使患者足部干燥、角化、肌肉萎缩、足部慢性溃疡、足趾足跟坏疽,从而形成了糖尿病足。它是糖尿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多发生于年龄大、病程长而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糖尿病足有一些早期信号,比如下肢感觉异常、麻木、发凉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下肢触觉、痛觉及温度觉逐渐消失,深度的感觉消失可造成足部骨、关节的损伤及破坏。由于痛觉减弱或消失,有些微小的创伤不能及时被发现,从而使伤口迅速扩大,造成足部感染、溃疡、甚至坏疽。  许多糖尿病患者开始认为起个小水疱没关系,不经消毒、不请医生即自己随便挑破,结果感染化脓,蔓延扩大,发展为严重坏疽!还有的病人认为,鸡眼、胼胝很多人都有,随便将它剪掉或用小刀挖掉就行了,结果同样严重。最终许多病人都需要截肢,甚至死于严重的坏疽。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故糖尿病人应提高警惕,对于脚上出现的微小创伤、水疱、鸡眼、胼胝、皲裂、甲沟炎等千万不能自行处理,一定要找医生处理,必要时需要住院治疗。

热心网友

糖尿病与足保护治疗 多种方法对症选择  糖尿病足从脚癣、足部溃疡、感染到足坏疽,临床表现不一,其治疗也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要想准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首先就要对患者进行认真的检查,进而准确分级。  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可分为神经性、缺血性和混合性三种,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目前存在许多分级系统。常用的是基于足病自然病程的简单分级系统:一级:低危人群,无神经和...

热心网友

糖尿病与足保护治疗 多种方法对症选择  糖尿病足从脚癣、足部溃疡、感染到足坏疽,临床表现不一,其治疗也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要想准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首先就要对患者进行认真的检查,进而准确分级。  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可分为神经性、缺血性和混合性三种,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目前存在许多分级系统。常用的是基于足病自然病程的简单分级系统:一级:低危人群,无神经和血管病变;二级:高危人群,有神经或血管病变,加上危险因素如胼胝、水肿和足畸形;三级:溃疡形成;四级:足感染;五级:坏疽;六级:无法挽回的足病。该分级系统同时在区分神经性病变和神经-缺血性病变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据此分级系统选择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的一般治疗包括:(1)支持对症治疗:包括限制活动,减少体重负荷,抬高患肢,以利于下肢血液回流。(2)严格控制血糖。  局部处理包括清创和局部外用药。清创应广泛,包括清除所有失活组织、胼胝及感染严重的组织,去除感染骨及骨性突出物以减少溃疡处压力。局部外用的药物种类很多,包括抗生素、生长因子、中药以及胰岛素敷料。这些措施有助于缩短创口愈合时间,减少感染发生率和截肢率,提高生活质量。  缺血性足溃疡对于这类患者,内科治疗包括静脉滴注扩血管药物和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如丹参、前列腺素E1、西洛他唑、654-2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高压氧能提高肢体经皮氧分压,且在治疗后数小时仍保持较高水平。高浓度的组织氧可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及毒素产生。细胞因子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具有强大的血管新生作用,不仅促进中小动脉的再生,还有利于毛细血管的血管吻合枝形成。高压氧和局部生长因子的联合应用对于促进伤口愈合有更好的效果。如果病变较严重出现足坏疽(5级糖尿病足)应考虑行血管再造术。目前主要有经皮气囊血管成形术(PTA)和分流术(BGP)以及血管旁路手术等。  神经性足溃疡治疗时主要包括营养神经治疗和改善足部的承重分布。弥可保、爱维治等营养神经药物可促进神经细胞核酸及蛋白质合成、促进轴索再生和髓鞘形成。矫形鞋或足的矫形器可以改变足部的压力,全接触塑型鞋(TCC)对神经性溃疡的愈合有效,一般需要根据患者情况特制,如果不合适会加重足部的病变。对于难以愈合的足部溃疡,可采用自体皮瓣移植,将足背或足底的皮瓣移植到糖尿病足前端的缺损区域以促进局部结构重建,适用于中等面积大小的皮肤溃疡,要求患者无慢性感染、病变未累且骨骼及无其他严重疾病。具有活性的人皮肤类似物是难以愈合的足部溃疡的最新治疗手段,dermgraft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合成的组织类似物,具有表皮和真皮,取材于新生儿包皮和胶原的角化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是人皮肤替代产品。该物质含有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且无免疫原性,临床使用方便,尤其适于门诊使用,目前已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用于下肢静脉溃疡和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  Charcot关节糖尿病足部关节损伤是神经病变和机械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应主要防治关节的畸形和由于足部承重不均而导致的足部溃疡。主要是休息,制动治疗通常需要2~3个月直到病变完全修复。由于糖尿病患者有潜在骨质疏松的可能性以及足部骨质损害,给予二磷酸盐治疗可能对Charcot足的骨质损害有预防作用。严重的关节病变可考虑关节固定术和矫形手术。应建议患者长期穿着合适的特制鞋和鞋垫,防止足部的畸形和产生溃疡。  其他治疗对于合并感染的病人,应尽量在局部处理前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根据药物敏感实验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在未知病原菌的情况下,可根据经验选用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对于足趾坏疽者,准确找到坏死与正常组织界面后,应行截趾术。而对于足大部坏疽者(糖尿病足6级)为了挽救生命,应尽早行截肢手术。在选择截肢平面的时候,在不影响伤口愈合的原则下,要尽量保留患肢术后功能,并为术后安装假肢提供更好的条件。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母义明 病因 莫忘血小板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晚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中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肢端动脉血管狭窄闭塞、末梢神经病变以及感染等因素造成,而对于血小板在糖尿病足中作用的研究报道不多,为此我们测定了48例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数量(BPC),以期发现血小板在糖尿病足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病例选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为治疗组,所选患者均达到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足部破溃感染21例,足趾坏疽6例,足部皮肤红肿青紫5例,足部疼痛、麻木、皮温减低经彩色多普勒证实足背动脉血管狭窄血流减弱16例。随机抽取同期同龄段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各30例做对照组。我们记录了每个人MPV和BPC的测定值,糖尿病足患者在住院后24小时内取血后给予西洛他唑(商品名:培达)50mg~100mg/次口服,2次/日,其中有12例在治疗2~3周后复检。结果发现,糖尿病足组MPV比正常人组和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均明显增大,而后两者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糖尿病足组BPC比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和正常人组明显减少,后两者虽然没有显著差异,但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的BPC比正常人组有增高的趋势。12例糖尿病足患者经西洛他唑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BPC明显上升,而MPV没有变化。  经过以上研究,我们认为除了人所共知的糖尿病足的三方面主要原因外,血小板对糖尿病足的发病也有一定作用。本研究提示,糖尿病足患者BPC减少,说明血小板被大量消耗,也就是说血管狭窄同时可能伴有血栓的形成。在给予西洛他唑治疗后BPC明显增高也证实了这一点。西洛他唑是强烈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以十分有效抑制血小板聚积,防止血栓形成,减少血小板消耗。  MPV的增加,一方面说明新生的血小板数量增多,另一方面也说明血小板功能增强。一般认为,血小板数量减少,平均体积增大是血小板破坏增多,生成及释放加速,生成率低于破坏率的重要标志。在血栓性疾病中,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塞患者都可以看到上述变化十分明显。因为大体积血小板内部含有更多的糖原、腺嘌呤核苷酸和磷酸盐,血小板第3因子活性强,所以大体积血小板的聚集能力、代谢和功能均更活跃。近年国外学者已考虑是否把MPV作为预测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指标,因为在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PV增大。相反,体积小的血小板功能弱,例如在尿毒症患者MPV减小,血小板聚集能力差,所以尿毒症患者更容易出血。  本研究显示,糖尿病足患者MPV增大,说明血小板功能很活跃;血小板数量减少,说明血小板消耗很多,可能有血栓形成,所以造成肢端坏疽。因此,抗血小板、抗血栓治疗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决不能忽视。西洛他唑是强效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同时它还有扩张血管作用,因而它十分适合糖尿病足的治疗。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曹凤林郑少雄 初筛 摸摸足背动脉  糖尿病足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治疗难度大,预后相对差,医疗花费高。早期发现和干预糖尿病血管病变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上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技术不断进步,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使我们对血管病变的认识越来越直观和清晰。但这些检查医疗花费大,有些还是有创检查,不便普遍应用于临床。足背动脉搏动的检查是简单的触诊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患者足部血管病变的检查手段。这种检查经济、无创,简单易行,只需要病人脱下鞋袜,医生伸出手去认真触摸,立刻就能初步判断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是否严重。为我们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足背动脉按走行不同分为5型(如图所示)。Ⅰ正常型:足背动脉为胫前动脉的延续,在两踝之间下降,经距骨、舟骨及中间楔骨的前方,达第一跖骨间隙,于此分成第一跖背动脉和足底深支,占82.82%。Ⅱ足背动脉细小或缺如,跗外侧动脉口径较一般为粗,明显弯向外侧,达第二跖骨间隙,占5.95%。Ⅲ腓动脉穿支代替足背动脉,穿支与胫前动脉间有细支相连,形成动脉环,占3.67%。Ⅳ足背动脉行程极度弯向外方,为趾短伸肌所掩,在足背表面摸不到足背动脉的搏动,占5.77%。Ⅴ足背动脉行程向内弯曲,占3.79%。  足背动脉一般在第一、二跖骨之间通过,少数偏向内侧或外侧,所以医生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腹延其走行轻轻触摸。如果在第一、二跖骨之间没有摸到,可以在足背内、外侧仔细寻找。  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是容易查出和统一认识的。对动脉搏动强弱的感知需要医生反复练习和细心体会。先在正常人足背反复体会,然后去触摸有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经多次比较不难体会什么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需要注意的是触摸时指腹按压足背的力量要适中,不可过强或过轻。  糖尿病足的周围血管病变主要是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与非糖尿病足患者的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相比病变广泛、病情严重,血管造影检查通常发现患者血管狭窄是广泛存在的,累及多个部位,多伴有心脑血管病变,因此,糖尿病足患者的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反映。  我院糖尿病中心对467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足背动脉搏动检查发现,糖尿病患者中约25%的患者足背动脉搏减弱或消失。将这些患者与搏动正常组继续进行比较后发现,搏动减弱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病程、腰围及腰/臀比值、收缩压、肌酐、尿素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吸烟率、合并冠心病率、合并脑血管病率等多个指标均明显高于足背动脉搏正常患者。这说明足背动脉搏的检查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患者足部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也能够反映患者动脉硬化、血管病变的情况。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与其他仪器检查相比,足背动脉搏动检查结果不够客观准确,可由医生的经验不同、患者的血管走行变异、血管病变部位和程度不一等原因导致判断误差,因此足背动脉搏动检查不能取代其他仪器检查,但作为临床筛查糖尿病血管病变,特别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足背动脉搏的检查应当推广和普及。   解放军306医院糖尿病中心刘彦君  ●链接● 别忘了告诉患者……  根据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范丽风等人对530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有3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对选择、穿着合适鞋子的知识了解不足。经过对110位患者进行糖尿病足预防护理教育干预9个月后发现,教育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显著提高,日常护理行为明显改善,足部皮肤病理性损害也明显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综合教育不仅有利于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治疗达标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可见,很多看似简单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因此,每位医生在面对糖尿病患者时,有些话应该不厌其烦地讲给他们:  ●请选择圆头厚底且带有鞋带或尼龙搭扣的鞋子。  ●最好在下午或傍晚去买鞋,买来后先要进行短时间试穿。  ●应选择白色或浅颜色袜子经常穿着,以便保护足部并及时发现足部损伤所致的渗血、渗液。  ●不要穿太紧和有洞的袜子。  ●应坚持每晚用温水洗脚,并在洗脚后检查双足、涂擦润肤霜。  ●不要用热水袋等热源进行足部保暖,以免烫伤。 高危人群  首先,糖尿病伴有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都是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另外,吸烟、过度饮酒、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受教育程度及经济收入等均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和预后有关。  糖尿病足患者的吸烟率接近40%,吸烟可以加重动脉硬化,从而使溃疡容易形成,嗜酒的患者神经性溃疡发生率更高。  男性更容易患糖尿病足,大约占糖尿病足患者的6成。这可能与男性患者吸烟、过度饮酒以及更容易患动脉硬化有关。  糖尿病病程长、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严重的患者更容易患糖尿病足。这与患者神经血管病变重、肌体免疫力更差、合并肾脏病变时低蛋白血症等都有关系。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大多数糖尿病足的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许樟荣等人的调查发现糖尿病足患者60岁以上的患者占61%,小学及初中文化的患者占53.6%,一半以上的患者月收入低于1500元。因此,高龄患者、低文化、低收入也是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