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说的对 去医院

热心网友

去医院最好

热心网友

宝宝发烧“三宜”“三忌”     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小儿发热,是儿科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低度发热,体温介于37~38.5℃之间,对身体危害不大,对某些疾病,还有助于病体康复,故不必采取特别的降温退热措施。但中度发热(体温38.5~39℃)及高度发热(体温超过39℃)若持续时间过长,则可引起机体的损害,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的影响,故须采取措施,及早治疗,细心护理。  对发热的患儿,家长应如何护理,注意些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要了解发热患儿的"三宜"与"三忌",细心观察,认真护理。  1.宜保持家居空气流通。众所周知,散热,主要是通过对流、传导和蒸发三种机制,故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散热降温。  2.宜多饮水,饮水可补充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饮水后出汗,水分的蒸发,可帮助退热。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热量由尿液带出,加速退热。若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以防感冒。  3.宜选用适当的退热措施。物理降温,是利用物理学散热的对流、传导、蒸发等原理的退热方法,安全、简便而可靠,是首选的退热措施。譬如打开门窗,或利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是利用对流原理的一种方法,所有家庭都可采用。那种发热时不能开窗,不能吹风扇的看法是错误的。当然,不能对着病孩吹风扇。根据热传导的原理,也可采用冰或冷水敷头颈、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退热方法。冰敷时,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用35~40%的酒精或30℃左右的温水拭浴,可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的蒸发,也是一种相当简便的退热方法。酒精拭浴时,要注意不要拭浴头面及胸前。当物理降温方法的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  对发热患儿,还必须注意以下三忌:  1.忌门窗紧闭,衣着过多。门窗紧闭,不利空气流通,衣着过多,有碍热的散发与蒸发,均对退热无益。  2.忌滥用退热药。退热药多有副作用,有的甚至可引起白细胞减低、出血、溶血等严重反应,多用无益。  3.忌退热过快。退热过快、过猛,可致小儿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热应温和,不宜操之过急。  小儿发热,只是各种各样疾病的一个表现。无热,不一定无病,热退也不等于疾病已经痊愈。所以,关键还是在于对原发病的治疗。 。

热心网友

首先不要着急,新爸爸妈妈尤其要不要慌。家里有体温计的,量一下,如果只是在38度以下的低烧,不要急,可以在家中处理:可用方法是:让宝宝穿宽松的衣服,减少衣服,尽量少到不冻到孩子。但决不可吹到风。让宝宝多喝温开水,发烧导致体内水分消耗,需要多多喝水。用冷的湿毛巾敷在宝宝额头上降温。经常用温水加点酒精搽宝宝的身体。让他多休息,妈妈要在身边细心陪伴,观察。如果是有38度以上,你要带宝宝去正规的医院看医生,发烧只是种生病的表现(症状)而不是病因,让医生帮你检查,另外,这么小的宝宝,最好不要让医生给他打针,对孩子不利。也不要乱服用抗生素之类的药,对这么小的婴儿也不好。总之,爸爸妈妈不要着急,为人父母都要经历的。适当的低烧有利于杀死体内一些细菌也是有好处的。一般发烧都是要3天左右时间的,孩子会哭闹,妈妈更要细心、耐心照顾宝宝。祝宝宝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