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22个月,她不会跟其他小孩抢东西。当别的小孩跟她抢的时候,她会马上让给别人。她也最见不得人家小孩哭,别人一哭,她就赶紧把东西让了。哪怕她非常不情愿。平时我们一向教育她要与别的小孩和睦相处,鼓励她让东西。可是后来发现她在把东西让给别人后,尤其是把自己心爱的玩具让出去的时候,她很受伤害,会低头不语,长久不吭气。或呆呆地站在一边不声响。看的我也很伤心,我很怀疑我们是不是不应该这样教育她。
热心网友
教育孩子忍让是好事,不过要告诉她原因,让她形成一种内敛的性格,但是并不是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也许等她大一些了会更明白些。家长可以非常温和的和她沟通一下。
热心网友
第一,你的宝宝还没有完全学会怎么和别的孩子交流。第二,你的宝宝开始有自我意识了,也就是知道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不是。第三,她的这种自我意识,在你的错误引导下,在朝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第四,宝宝虽然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和自己的意识。你所做的,其实就是在代替宝宝思维,让宝宝失去自我,跟着你的想法走。所以,我的建议是:第一,多带宝宝出去玩,让宝宝自己和别的小朋友打交道,你离她远一点,不要代替她去做任何决定。第二,如果还出现她不情愿但是又把玩具送出去的情况,你可以建议(注意,是建议)她与那个小朋友约定一个时间,到时间就请那个小朋友归还玩具。因为玩具是你女儿的,不是他的。第三,赞扬和鼓励宝宝的善良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赞扬和鼓励是有原则的,并不是非要牺牲自我的利益去帮助别人。所以,可以带孩子和别的孩子一起玩玩具,也可以让他们交换玩具。不管怎么做,你都只是引导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但决定权在你的孩子,让她自己决定怎么做。
热心网友
你的情况我想可以这样试试:1、正如楼上朋友所说,多与她进行必要的道理甚至是儿童化语言的沟通。而不是以长辈的口气不允许她做这做那,过分的制约她。2、平时,只要她想做的事,只要不危险太大、或危害他人,放心并鼓励她自己去做。(培养自信心)3、学会分享别人的快乐,当她把东西让给别人时,别人会高兴,但此时她能想到,别人的快乐是自己的帮助才有的,能从中体会到自己被他人尊重、认可、能在同伴中树立更高的威信和地位,她就不会有委屈感了。从而明白,爱别人也是爱自己,让她在人际交往中得到这样的感觉,她会成长的很好的。4、有时也有意安排别人分东西给她的情节出现,这样,她才会明白,这原来,是一种大家相处的合作的方式之一。与别人交换的是一分快乐,结果大家快乐。总结:以上从两个方面引导:(1)肯定人的正常需求,不过会约束。(2)在交往中体会给予是快乐的。我想能做到这样,她就不是你所说的“逆来顺受”的人了。而是一位具有一定素养的好孩子。
热心网友
你可能平时对孩子要求太高了,管太多太细了。我的父母从小对我管的太严厉,他们自己却没有意识到,原因是他们认为他们尽全力满足我的任何物质上的要求,就认为很宠我,事实上他们也尽全力培养我,带我学琴,书法,游泳,武术。他们很疑惑为什么这么宠我,我还是很懦弱。(你把孩子定义为逆来顺受), 而实际上我稍有点错误,就会遭到很严厉的批评,象批评成年人一样。比如我饿了,想先吃饭,没有向我父亲说,就先吃起来了。我父母会很严厉批评我说:“一个女孩,一点教养都没有”。后来他们发现我胆小,懦弱,没有自信,就更严厉批评我,甚至打我。你女儿很象我小时的情形。我现在也是母亲,我不再对我对孩子管的过细,只教他道理,不会过分责骂他。我认为你可能对孩子批评是责骂,你却以为是批评。
热心网友
你有一个非常乖的女儿,真是太可爱了!最可贵的是那么小,她就有颗善良的心!你这样教育从目前看应该没什么问题,也许下次她把玩具让出去的时候你可以鼓励她和别人一起玩.适当培养她的交际能力,让她从做好事中也得到乐趣,她肯定会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