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一、九原是中国最早设置的郡县周代,今包头九原区麻池一带称太原,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赵武灵王占据九原后,始派吏携奴戍边。此史实是《史记》赵世泉记载的。《史记》成书在汉代,是追述赵武灵王至汉代的九原,赵时并未有九原郡,只有云中郡。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国始建36个郡统县的行政机构,同年,秦始皇派蒙恬统30万大军占河南地(今伊克昭盟),至高厥(固阳梅令山),设九原郡,治所九原县。其辖境北至阴山,南至今榆林、神木,西至秦长城,来至今五当河一线。九原郡、县成为我国最早的郡统县的行政建制之一。 九原并不是有九个"原","九"是泛指,是一吉数。改革开放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郊区改名为九原区,使人们早已忘却的九原又回来了,寻觅古代九原文明历史。它位于阴山南麓、黄河北岸、土默特平原与河套平原结合部,环抱草原钢城—包头市。 二、五原,地处河套平原腹地,是一颗有着两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塞上明珠。战国之前,五原地区是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场所之一,到了公元前301年,赵武灵王置云中郡,九原是云中郡的属县,五原为九原郡的西部地,自此,五原始有隶属。战国末年,河套地区被匈奴所占。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九原升为九原郡,五原为九原郡西部地。到汉武帝时,九原郡被一分为二,东部地区改名五原郡,西部地区称朔方郡。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套地区被北方游牧民族争雄割据。公元581年,隋文帝纂周灭陈,统一宇内,建立了隋王朝,废郡置州,五原属丰州,后又改州为郡,五原属五原郡。唐初,五原又为突厥所据。自12世纪始,蒙古部落日趋强盛,五原属中书省大同路云内州西部地。明代270多年间,蒙古草原兵连祸结,战乱不断,五原归属或此或彼。清朝建立后,五原属鄂尔多斯伊克昭盟左翼后旗,乾隆25年,改萨拉齐为理事通列厅,五原属萨拉齐西部地。光绪29年设五原厅。民国元年改五原厅为五原县。 在近代史上,王同春修渠治水,垦荒置田,首开河套大规模发展农业之先河;冯玉祥将军响应北伐,在五原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五原誓师”;爱国将领傅作义高举抗日大旗,率领军民痛击日寇,取得了令敌丧胆的“五原大捷”。 现今的五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居河套平原腹部,是巴彦淖尔盟所辖旗县之一。县境东西最长82公里,总面积2492。9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