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中国在研制歼8II时,用6架歼6从中东某国换回了一架米格23,大家猜猜这是不是真的,如是真的,这个某国是那国啊?
热心网友
你不会以为是伊拉克吧。
热心网友
60 年代中,和苏霍伊,雅科夫列夫设计局一样,米格设计局也想用在机身上加升力发动机的方式来改善起降性能。他们搞了一种原型机来验证这个想法,该机机体侧面看上去和 MiG-23 一样但有三点不同:用三角翼,机身中部有向下的小发动机,进气道入口处用半圆调节锥(和法国的幻影机一样)而不是用竖板调节,该机代号 MiG-23-01,1967 年 3 月首飞。试飞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西方给该机的别名叫“非教徒”(faithless),米高扬等人也确实对她丧失了信心,关键是那台小发动机只在起降时有用,在飞行时没用,它不但占据了机体内用来放燃油的空间也使得机身下不能放挂架。最后此型被放弃了,苏霍伊设计局也停止了类似的 Su-15 改型的发展,只有雅科夫列夫继续研制后来搞出了 Yak-38 舰载机。 MiG-23DPD“非教徒“在前机身安装了两具升力发动机,进气口为半圆形并有进气锥。1967 年 3 月首飞 在停止了三角翼+升力发动机的原型机后,设计师们集中全力发展采用变后掠翼的 MiG-23-11 原型机。当时从 MiG-21 所用的发动机改进而来的 R-27 发动机已经做好,1967 年 4 月 10 日变后掠翼原型机首飞成功(机翼设定在 16 度后掠角)。在两天以后的第二次试飞中,试飞员就成功地飞了所有的三种后掠角。试飞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试飞员在他的试飞日志上大书:“哇!从 16 度角飞到 72 度角!这是第一次!棒极了!”根据在试飞中发现的问题,重新设计了机翼(增大了机翼面积。),改良后的原型机试飞了 97 次,极为成功。1968 年 11 月 6 日米高扬签发了试飞总结报告,该机迅速通过国家鉴定,被批准大批量生产。。
热心网友
秘密
热心网友
应该是埃及中国曾经用歼7换过埃及的米格21,用来研究,可能会副赠米格23,不过一定是秘密的
热心网友
伊拉克以前在中东是苏联的前哨之称,如果谁有米格—23只有伊拉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