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意境的角度结合红楼梦来鉴赏这2句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只分析这两句!

热心网友

楼上几位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我们还应该能读出字里行间的隐藏的东西。红楼梦里很多文字都有暗示的意思,不要当作可有可无的闲笔来看,第5回的判词就是明显的一例。此处湘云出的上联是"寒塘渡鹤影",黛玉对的下联"冷月葬花魂",是整个联诗的高潮部分,虽然就意境上来说,都是凄美、阴冷、孤寂的,但湘云的性格开朗,性格决定命运嘛,所以她的重点就是“渡”,暗示了她最终将会熬过这些阴冷孤独的日子、熬到她人生的转折,而黛玉呢,则明指她将少年夭折,葬送在她的梦想和诗意中。类似的细节很多,比如贾雨村的“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就有暗指黛玉和宝钗的意思,说的是在爱情和理想的追求方面,黛玉是积极的“求”,而宝钗是相对消极的“待”;同样的,第5回的判词中也说到“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同样指黛玉在明处、宝钗在暗处。扯的远了,不过,我就想告诉你,红楼梦里要推敲的地方太多了,如果你不是认真的读了、想了,很多的东西你就错过了。即使没有后40回,红楼梦还是给了我们关于结局的很多启示,同时也带给我们阅读的愉悦。这也正是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反复探究红楼梦的原因之所在吧。

热心网友

史湘云得妙句:“寒塘渡鹤影”,林黛玉沉思片刻,灵机一动,对了个“冷月葬诗魂”。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冷月葬诗魂”!"因又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这时,妙玉从栏外山石转出来也说:“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 寒塘渡鹤影:深夜的池塘掠过白鹤的阴影。 冷月葬诗魂:清冷的月光使诗思销沉。 经过抄检大观园后。贾府日益衰败。史湘云极力掩饰的苦闷和寂寞,林黛玉的孤苦无倚的对景感怀,这两句表现了各自的内心。

热心网友

红楼说百年也说不完,自己说自己的吧

热心网友

史湘云出"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冷月葬花魂".这两句分别代表了这两位女子的心情,史湘云是个父母双亡的孤儿,只寄居在大哥大嫂之下,生活环境比较孤清,且当时的处在中秋之时,天气微寒,便依境思身,感慨凄凉;而黛玉也与史湘去差不多身世,母亲早逝,亦寄居于祖母家中,联系黛玉葬花时的诗句便可将她寓为"花魂".一个"寒塘""鹤影",一个"冷月""花魂",都是暗寓身世凄凉.

热心网友

两人都是借诗说事哪!

热心网友

出自《红楼梦》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云于中秋月夜荷花池畔凹晶馆联句吟诗,史湘云得妙句:"寒塘渡鹤影",林黛玉沉思片刻,灵机一动,对了个"冷月葬诗魂"。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冷月葬诗魂'!"因又叹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语。"这时,妙玉从栏外山石转出来也说:"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 虽然后世对句中是"冷月葬诗魂"还是"冷月葬花魂"争论不休,但抛开字眼不谈,就句子本身来说以中秋残荷冷月之景表达心中的落魄哀婉之情甚为切合,反复体会实在令人神伤不已,窃以为是黛玉风骨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