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作者是夏天敏
热心网友
析《好大一对羊》 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写一个扶贫、助贫的故事:一辈子穷得叮当响的德山老汉突然时来运转,刘副专员要和他结成对子重点帮助他家脱贫,送他钱、衣物和一对珍贵品种的外国高级羊,饲养这对高贵的绵羊使它们生儿育崽就成了帮他脱贫致富的法宝,成为他一家人为之忙碌、奋斗、献身的头等大事。然而,巨大的幸运带来了巨大的苦恼,美国高级羊来到贫瘠荒寒山区立刻就水土不服,不吃不喝、闹起思想情绪,弄得德山一家绞尽脑汁想遍办法也伺候不了。日子,因“扶贫羊”的到来,搅得过不下去。为让这对羊怀胎下崽,德山老汉每日奔波吃尽苦头,路却一步步越走越艰难,直到最后小女儿为割青草喂羊被沼泽吞没。 扶贫、助贫可说是人人熟知老掉牙的事,写不好就会流于俗套,就会类乎于通讯报道一览无余。但夏天敏独具慧眼,一写就让这一题材熠熠生辉,焕发出非凡的光芒。 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谁都知道是一件紧迫而又光荣艰巨的政治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全中国人民的一种庄严承诺。它得到了全国人民上上下下的热烈支持。然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制度、体制、人员素质、思想观念和具体方法存在诸多的问题,一事不慎,一环出错,便会引发许多难以预料的畸变,结出苦涩之果,导向相反的境地。《好大一对羊》展现了一种古怪荒唐的现象——一个当代“羊吃人”的故事,那就是在官本位猖獗,长官意志盛行非正常的情况下,扶贫变成了添乱,助贫变成了灾难,天大的好事酿出了天大的祸患。 最高尚的事业却引出了最酷烈的后果,导演这出由喜剧演变为悲剧的元凶是谁?不知道。到哪里去找一个刽子手加以惩治以谢天下?不知道。饱受折磨摧残该控诉谁?不知道。你分明看到现实在将德山一家推入绝境,使其不能自拔一天比一天更悲惨,这中间你可以指责许多人,从刘副专员到乡长、村长,包括村民中的舆论……你可以诅咒这恶作剧式的扶贫方式,可以痛恨权势与官场,可以谴责村民和媒体卑鄙的诱导,可以怨命不好,可以责骂造化欺人,你说得出这其中有官场冷酷的威慑让人无法抗拒,有乡村干部的愚昧在狐假虎威助纣为虐,但你绝对找不到一个实实在在的责任人,由他来承担罪过,平息冤情。 这是一种何等悲惨的情景啊,有苦无处诉,有冤无法伸,打掉了牙还要往肚子里吞。创巨痛深,却找不到解救办法。读这部小说,它会抓住你的心让你惊骇,缠住你的魂让你悲悯,还会粘住你的思,让你思索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和因果关系,从而反思我们自以为熟知其实是习焉不察的社会人生。 假如小说直接就告诉我们谁是悲剧制造者,谁是杀人凶手,一切就简单化了,小说也就平淡平庸了,作家并没有对这一切进行评判解说,他只是躲在后面不动声色地描述过程展现事件,让人物和故事按自己的生活逻辑推进演化。让我们看到羊比人金贵,人命比羊还贱,官贵民贱,低层生活之艰辛,看到社会的严酷、生存的严酷,人被现实异化,变成一种不会自作主宰、自己当不了自己命运主人的可怜虫。 小说抓住脱贫羊、样榜羊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深挖细掘,故事越来越复杂,矛盾越来越深化,从中发掘出一桩扶贫好事却引出一连串深重痛苦,揭示它所造成的对人性、生命的扭曲、戕害和精神迷失。它以罕见的才情、超凡的力度,展现了生活隐秘的真相,帮助人们清醒地认识社会现状,深刻地理解我们的处境。 夏天敏关心苦寒山区的父老乡亲,以批判的眼光对现实生活保持了一种必要的警觉,所以他才能从当今脱贫致富的热潮中看出问题,发现荒诞。活生生的人物、沉甸甸的思考,构成了《好大一对羊》特殊的艺术魅力。这篇小说从题材到内容,从情节到细节都是夏天敏自出机杼,独创、原创的。我非常欣赏小说替被侵害者与被侮辱者代言,为悲惨命运者伸冤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