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赋税有直接税和间接税之分。所谓直接税,就是原意要谁缴纳就由谁来缴纳的税(自注:如个人所得税)。所谓间接税,则是这样一种税,虽然表面上是对某人征收这种税,但实际上此人可以通过损害另一个人的利益来使自己得到补偿,货物税、关税便是间接税的例子。规定生产或进口某种商品的人要为该商品纳税,原意不是向该生产者或进口者课征一种特别税,而是想通过他向消费该商品的人课税,因为生产者或进口者可以通过提高售价来从消费者那里得到补偿。 直接税的课税对象或者是所得或者是支出。消费税大都是间接税,但有些也是直接税,当不是对物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课税,而是直接对消费者课税时,情况就是这样。例如房屋税,如果象通常所做的那样,课征于房屋的居住者,便是直接消费税,如果课征于修建者或所有者,便是间接税。 车马税以及所谓财产税,也都是直接税。直接税不能转嫁,间接税可以转嫁

热心网友

在税收学关于税收的分类上,可以根据税收的实际承担者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非直接税)。 所谓直接税,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人和实际负税人为同一主体的税收。以所得税为例,谁取得应税所得,谁就是税法上纳税义务人,即纳税人被预先设定用自己取得的所得承担税收。直接税原则上没有对税法上的纳税义务人将自己实际承担的税收转嫁给他人作出预先设定。 所谓间接税,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纳税义务人和实际负税人为不同主体的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因为从表面上看,税法上所规定的纳税义务人是从事生产销售的厂家、商家以及劳务服务提供者,但真正要承担税收的却是产(商)品以及接受服务的消费者。一是因为厂家在向批发商转移商品产品时已在货款中加进了相当于自己应纳税收的那部分价款。而批发商又是以高出完过税的价格将商品转批给小零售商。所以消费者从小零售商手中购买的商品是已完过税的消费品。二是提供劳务服务的经营者,同样是以含税的价格向接受劳务服务提供劳务服务。可以肯定的说,间接税中的大部分实际担税者并不是税法上的纳税义务人,而是广大的消费者。由此可见间接税是对税收转嫁作了当然性的预先设定。。

热心网友

sanyue说得非常透彻 ,让我长了见识。

热心网友

也就是说以税额为税基纳的费。比如以增值税纳的教育费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