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就看你有几个加号了,如果只有一个或两个的话我建议不要用降糖药,注意饮食就可以了,控制七分饱,补高蛋白,一些矿物质,维生素等。糖尿病在我国家叫“终生带疾”,是人类第三杀手,而且是悄悄的杀手,意思是说,糖尿病会阻碍人体所需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蛋白)合成,使三大营养物质永远不够,吃多喝多拉多体重减少,人就像一盏油灯一样,慢慢耗,直到油耗完为止,而且最容易出现并发症,在中国100%死因不是因为糖尿病,而...

热心网友

就看你有几个加号了,如果只有一个或两个的话我建议不要用降糖药,注意饮食就可以了,控制七分饱,补高蛋白,一些矿物质,维生素等。糖尿病在我国家叫“终生带疾”,是人类第三杀手,而且是悄悄的杀手,意思是说,糖尿病会阻碍人体所需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蛋白)合成,使三大营养物质永远不够,吃多喝多拉多体重减少,人就像一盏油灯一样,慢慢耗,直到油耗完为止,而且最容易出现并发症,在中国100%死因不是因为糖尿病,而是死于并发症,尿毒症,冠心病等等。外国不一样,在外国这个病一般都可以经调理而控制其发展。我恰恰是做保健品这一行的,当然我不是要你卖我的产品,我也不是营养专家,不会也不敢向你推荐我的产品,你最后还是听听医生的建议,结合自己的病情,再了解了解我们的产品(美国货,价钱当然是贵的)。

热心网友

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单验方 单方治疗糖尿病为中医药重要特色之一。其用法简单,药专力宏。用之得当可收到较佳效果,深受患者推崇。今举要如下,供病友在医生指导下参考使用。1.人参方 人参益气生津,善治消渴,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人参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作用。临床常用单味人参或配伍它药治疗糖尿病。其用法可根据下列情况选方:(1)人参鸡子饮:人参粉...

热心网友

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单验方 单方治疗糖尿病为中医药重要特色之一。其用法简单,药专力宏。用之得当可收到较佳效果,深受患者推崇。今举要如下,供病友在医生指导下参考使用。1.人参方 人参益气生津,善治消渴,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人参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作用。临床常用单味人参或配伍它药治疗糖尿病。其用法可根据下列情况选方:(1)人参鸡子饮:人参粉3克,1个鸡子清(鸡蛋清)调服,每日分1~2次服。治消渴乏力明显者。(2)人参饮:人参10克,加水1000毫升,煎40分钟至500毫升。2~3日内多次代茶饮,最后晚上睡觉前连渣吃下。能生津止渴,适于糖尿病见疲乏无力、口干口渴者。(3)人参粉:可用人参干燥后研为细粉。人参粉每次1克,每日1~2次,温水冲服。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和预防并发症。2.黄连方 自古就有单味黄连善治消渴的记载。现已经证实,黄连的有效成分小檗碱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可根据下列情况选方:(1)黄连丸:黄连250克,洗净(用无灰好酒浸一宿),取出晒干,研为细末,制成水丸或蜜丸。每次服6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善治糖尿病消渴、饮水无度、小便频数。(2)三消丸:用上好黄连洗净,干燥研为细末,切冬瓜肉研取自然汁,调成膏子,阴干为末,再用冬瓜汁浸合成饼。如此七遍,最后用冬瓜汁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每服30~40丸,分次服下,用冬瓜汁煎大麦汤服下。善治消渴饮水不止、骨蒸潮热者。(3)普济黄连丸:黄连、栝楼各150克。上药捣为末,生地黄汁和剂,捣匀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饭后牛乳下,日2次。治消渴、饮水不知休、小便中如脂、口干口渴。3.天花粉 古代医家称天花粉为“消渴之圣药”,治渴之要药。现临床常用作散剂、汤剂、丸剂来治疗消渴。用法有以下几种:(1)千金栝楼粉散:深掘大栝楼根削皮至白处,切片,水浸一日,干燥研为细粉。每次30克,水煎服。(2)圣惠黄连丸:天花粉、黄连各等份,共为细末。以麦门冬去心煮烂,烂研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30丸,每日1~2次,餐后服。治消渴不止、心神烦躁。(3)花粉内金丸:天花粉、鸡内金各等份,研为细末,成水丸。每服20丸,温水送下,餐后服。治消渴饮水下咽即小便,膀胱有热者。(4)栝楼浮萍丸:栝楼根、干浮萍各等份,共研细末,牛乳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饮服30丸,日3次,治虚热消渴效佳。4.地骨皮饮 地骨皮50克,加水1000毫升,慢火煎至500毫升。留置瓶中,频频饮服。有滋阴退火生津之效,治疗虚热消渴效果好。5.白僵蚕煎剂 现临床用白僵蚕单方水煎治疗糖尿病有很好疗效。用法是:(1)白僵蚕研粉每次4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2)白僵蚕6克,乌梅肉20克,煎水饮,治疗消渴烦闷、急躁易怒。6.黄柏煎剂 黄柏50克煎水代茶饮用,治疗消渴食多、饥饿感明显者。7.荔枝单方 《本草》和《普济方》早有“单味荔枝食之,治消渴。”的记载。有人用荔枝膏浸核给小白鼠皮下注射每千克60~400毫克,血糖下降,肝糖原也明显下降。无论是花或果实都有较好的降糖作用。其治疗糖尿病的用法有:(1)单味荔枝花15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代茶饮,频服之。(2)单味荔枝核,烘干研为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10克,温水送服。或加工成浸膏片,每片0.5克,每次5~10片,每日3次,口服。 转自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100053) 副主任医师 倪青 以上供您参考,必要时还请找中医咨询后再运用。

热心网友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是古代没有“糖尿病”这个病名,中医学将具有多饮、多食、多尿,久则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称为“消渴”。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现代中医学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病。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精髓,远至宋代,上、中、下三焦分型论治“消渴”的格局即已形成,并由此产生了“三消”分治的辨治方法。随着中医学不断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越来越...

热心网友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是古代没有“糖尿病”这个病名,中医学将具有多饮、多食、多尿,久则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称为“消渴”。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现代中医学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病。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精髓,远至宋代,上、中、下三焦分型论治“消渴”的格局即已形成,并由此产生了“三消”分治的辨治方法。随着中医学不断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三消”分治的观点已逐渐被脏腑辨证的理论所代替,使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根据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分三期论治:  一期为消渴病前期。消渴病尚未形成,但有可能发展为消渴病。该期的主要病机特点是“阴虚”。形成阴虚的原因主要是禀赋有亏、贪食甘美、过度安逸,可表现为阴虚肝旺、阴虚阳亢、气阴两虚。一期病人多有形体肥胖、头昏乏力、口甜等症状,但因尚未化热,所以往往没有消渴病“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  二期为消渴病期。此期消渴病已经形成,但尚未出现并发症。此期的病机特征是“阴虚化热”,即病人在一期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加之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因外邪侵袭,或因过食辛辣燥热,或因劳累过伤,均可化热化燥伤阴,持续耗气伤正,从而可转化为阴虚燥热、肝郁化热、湿热困脾、热伤气阴等证候。  三期为消渴病并发症期。其主要病机特征是气血逆乱、血脉不活、经脉瘀阻,可逐渐出现皮肤、肌肉、血脉、筋骨、神经、五脏六腑等各种急慢性病变。临床上对急性病变分为轻、中、重三度,对慢性病变分为早、中、晚三期,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由于消渴病的慢性病变主要伤及各个组织器官,往往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因而,早期防治尤其重要。病人可根据自身的症状特点,如在口渴喜饮、多食多尿的基础上出现视物模糊、胸闷心悸、心慌气短、心前区闷痛、头晕健忘、神疲乏力、肢体疼痛、手足麻木、肌肉萎缩、下肢及颜面浮肿、性欲减退或阳痿、闭经,甚至出现严重心律紊乱、肾功能不全、脑梗塞、脑出血等,应中西医结合强化治疗。其中,中医治疗多采取调整脏腑、补虚泻实、标本兼治、平衡阴阳等治疗法则,同时辅以针灸、推拿、内服、外治等综合治疗方法,往往可以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治疗糖尿病,从脏腑病机论治,认为上焦宜润肺养阴、生津止渴;中焦宜清胃泻火或清胃润燥,以治消谷善饥;下焦宜滋补肝肾、育阴清热,使水火相济、阴平阳秘。从标本虚实论治,认为消渴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正虚之中,以肾虚为本,痰湿、血瘀为标;肾虚之中,阴虚为常,火衰为变。从“三消”轻重论治,认为标实证轻,本伤病重,消渴病出现传变(并发症),病情更重。此时,常需滋阴补肾、益气健脾、化痰逐瘀、活血通络诸法并用,方可取得好的疗效。  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原则上常宜滋补,慎用攻伐及寒凉药物,根据病程长短,因人施治,实行个体化治疗,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