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爸爸的母亲)2003年得了脑瘀血,去世了。而刚刚我的奶奶的姐姐也是因为这样去世。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病?怎样预防呢?
热心网友
脑出血的预防与治疗 主持人:你好观众朋友,这里是《我爱健康》周末版的直播现场,欢迎您的收看。今天我们要谈的是关于脑出血的话题。脑出血应该是大家并不陌生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一般发病比较急,如果救治不当,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统计数字显示,直接死亡率甚至高达38%~43%。近几年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是逐年上升,并开始有了年轻化的趋势。那么如何预防并及时治疗脑出血呢,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两位神经外科...
热心网友
脑出血的预防与治疗 主持人:你好观众朋友,这里是《我爱健康》周末版的直播现场,欢迎您的收看。今天我们要谈的是关于脑出血的话题。脑出血应该是大家并不陌生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一般发病比较急,如果救治不当,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统计数字显示,直接死亡率甚至高达38%~43%。近几年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是逐年上升,并开始有了年轻化的趋势。那么如何预防并及时治疗脑出血呢,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两位神经外科专家,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脑出血这个话题。这两位专家都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位是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荣耀教授;这位是副主任医师吴春明博士,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两位的专业背景。 刘荣耀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市一级重点学科神经外科的学科带头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大连市及辽宁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曾多次获省、市政府科技进步奖多项,发表论文18篇,在脑肿瘤、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疾病的显微手术方面和神经外科疾病的急救方面经验丰富。目前已经完成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二百余例,特别是开展了脑室内窥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吴春明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曾在国外杂志发表论文5篇,对于脑神经外科的显微外科解剖等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擅长脑肿瘤功能性神经外科、脑肿瘤、脑外伤及脑血管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主持人:欢迎观众朋友参与,方式有三种:热线电话、登陆天健网、发手机信息。欢迎两位专家。提起脑出血,挺多人都会感觉这种病防不胜防,据说,脑出血已成为造成咱们国家城市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了。目前它的发病率是怎样的呢?刘教授:脑出血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另两种是肿瘤和心血管疾病。脑出血在我们国家属于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根据目前统计资料来看,脑出血的年发病率是每10万人中有81人。大连地区人口大约在500万左右,按这个比率来算,大连地区每年有将近5000人患脑出血。脑出血的直接死亡率达到38%~43%,这样算,每年大连地区有将近2000人死于脑出血。脑出血患者中有90%都有高血压病史,从心血管研究来看,高血压脑出血中1/3~2/3都有高血压病史,如果高血压患者不进行长期降压治疗的话,最后都会得脑出血。最新统计表明,高血压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10年以后有半数以上都会得脑出血。高血压是造成原发性脑出血的最重要原因。 主持人:脑出血是不是就是脑内的血管破了?吴博士:脑出血就是脑实质内的出血,可以理解为颅内血管破裂出血。脑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脑出血是指脑动脉出血。 主持人:这种疾病的发生是怎么引起的呢?它的发病和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关系吗?吴博士:脑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期的高血压,还有动脉硬化,其次还有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血液病等。它和我们的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高盐的饮食、高脂的饮食、低钾的饮食都容易引起高血压脑出血。另外和生活习惯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不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没有规律,也容易引发脑出血。 主持人:那么对于这种疾病我们有没有预防的办法呢?刘教授:有的因素是不可预防的,比如说年龄,通常50~60岁之间多发脑出血,而且近些年脑出血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再比如说性别,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还有民族,据调查,西方国家脑出血发病率明显低于亚洲国家,另外,北方地区多发;此外还有遗传因素,高血压是遗传性疾病,所以也是不可避免的。可以预防的因素有:1、消除紧张情绪,生活有规律,适当的体育锻炼。2、降压治疗:建议高血压病人家里备血压计,随时了解血压情况;要坚持有规律地服用降压药。3、冬季及季节交换时易发病,注意保暖。4、经常喝茶和使用刺激性食物对脑血管有保护作用。5、饮酒适度,不酗酒。脑出血除了由高血压引起,还有劳累过度、情绪紧张激动等因素。 主持人:可以说脑出血一旦发作,就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那么我们能不能及早地发现一些症状,尽量减小损伤呢?刘教授: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前通常是没有预感的,绝大多数都是在白天发病,但也有在睡眠时发病的,发病很突然,有些病人会出现头晕、头疼、肢体麻木、说话不流畅等症状,但不是所有病人都会有这些症状。还是提醒大家,要重视早期预防。 主持人:一旦身边有人出现脑出血的症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吴博士:1、在3~6小时内将病人送往有治疗能力的医院。 2、保持安静,有利于止血。 3、车速要慢,头部要有人保护,抬高30度,尽量避免或减少震动。 4、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扣、腰带,随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热线:中山区王女士,我父亲今年72岁,从50多岁就开始有高血压了,去年走路时摔了一跤,当时未发现异常,但现在讲话越来越不清楚、走路也不稳,是不是有些脑出血?吴博士:有可能是高血压脑出血,有可能是慢性压膜血肿,这种情况是后者的可能性大一些。建议患者到医院做CT,看看是什么性质的出血,诊断明确以后治疗才能有的放矢。 热线:甘井子区李女士,我母亲今年70岁,一直高血压,刚才听专家说,脑出血大部分是因为高血压造成的,很担心,母亲只有血压挺高时才吃药,平时很少吃药,会有危险吗?长期服用降压药有没有副作用?刘教授:服降压药必须是长期的、有规律的。高血压这种疾病是治不好的,目前我们只能通过吃降压药来控制。任何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只是有大小之分。降压药通常是对脂代谢、糖代谢有一定的影响,建议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每年进行一次系统的身体检查。 (休息)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看我爱健康周末现场直播。今天我们的话题是《脑出血的预防与治疗》,我们的嘉宾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荣耀教授和副主任医师吴春明博士。刚才我们谈到了脑出血的早期预防与急救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谈谈入院治疗的问题。对于脑出血这种疾病,到医院之后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呢?吴博士:主要是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的神经细胞通过一系列措施得到恢复。今年来,脑出血手术的效果和脑出血后意识状况分级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公认。我们来看一下脑出血后意识状况分级情况: 现在的观点是: 1级病人适合保守治疗,2级和4级的病人适合手术治疗,3级病人最适合手术治疗,临床证明3级病人采取手术治疗的效果比保守治疗要好得多。刘教授:是否采取手术也取决于医生的水平。 主持人:手术治疗也是分好几种的,那么老百姓通常都希望做微创手术,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用微创手术呢?刘教授:目前的手术方法主要有:1、颅骨钻孔血肿抽吸术;2、开颅血肿清除术;3、显微手术;4、脑室内窥镜手术。这几种手术各有不同,手术适应症也是不同的。我在临床中也遇到一些情况,家属要求给患者做微创手术,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包括有些医生也认为任何脑出血都能通过微创手术来解决,这是不对的。我们可以结合一些X光片来分析一下。并不是所有的脑出血病人都适合接受微创手术。我们根据患者的出血部位、范围、年龄、身体状况和出血原因采取的手术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可以说手术方法的选择还是比较复杂的,没有一种万能的办法来治疗脑出血。目前我市在脑出血治疗方面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刘主任:刚才我介绍了大连地区脑出血的发病情况,应该说脑出血病人还是比较多的。大连地区脑出血治疗水平可以说是参差不齐。我们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辽南地区最早的神经外科,到现在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对脑出血的治疗开展比较早,积累了很多经验。目前我们已经完成脑出血微创手术300多例,直接死亡率小于10%,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最近我们又开展了脑室内窥镜下血肿清除,这种手术方法不仅具有以往微创手术的优点,还有直视下和手术过程中可以随时止血的优点。 主持人:脑出血患者经过治疗后最关心的就是恢复的问题了,有不少患者治疗之后还有些后遗症,比如肢体偏瘫、麻木,就回家自己慢慢恢复了,这种做法对吗?吴博士: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现在的康复医学,尤其近几年发展得比较快。康复医学是个比较复杂的学科,需要很多科室的参与和配合。早期康复治疗从发病就应该开始,后期还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和器械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另外还要提到高压氧舱治疗,效果很好,但是必须控制血压和肺部感染。 热线:甘井子区陈女士,我奶奶今年73岁,10年前患有脑出血,当时在医院进行了保守治疗,现在已经不能讲话,思维也不清楚,走路困难,问现在有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刘教授:可以说没有太好的办法了。要控制现有的状况不继续发展,例如控制血压等,尽可能进行康复。 热线:金州区林先生,家里老人今年67岁,去年脑出血后出现半身不遂,是否有恢复的可能?吴博士:这要看病人是不是完全的偏瘫。如果不是完全的偏瘫,通过一些力量训练等还是可以恢复一些功能。现在认为,发病后3个月内进行康复效果是最好的,通常应该在半年内接受康复治疗。刘教授:据统计,70%的脑出血患者通过康复治疗可以恢复到生活自理的水平,还有25%的患者需要照顾,另外5%的患者可能会呈现植物状态。随着治疗水平和康复技术的提高,呈植物状态的患者已经很少见了。能够恢复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 热线:沙河口区王先生,我父亲去年得了一次脑出血,在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问得了一次脑出血还能再得脑出血吗?刘教授:治疗只能是针对脑出血,但是病根还在,也就是高血压,病根还在就还有可能出现脑出血,还是要小心。 热线:中山区陈女士,我家属今年53岁,今年3月得了脑出血,手术后进行过高压氧舱康复,现在已经出院了快半年了,还是走路不稳,问现在在家里还需要哪些锻炼?刘教授:现在在家里应该做一些肢体的力量锻炼,促进在现有基础上的改善。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到长春路医院直接找两位专家进行咨询。感谢两位专家。感谢您的收看。
热心网友
脑出血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脑实质内的出血称为脑出血。一是脑出血的病因。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二是脑出血绝大多数(80%)发生在大脑半球;少数(20%)发生在小脑或脑干。因出血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完全一样。目前,脑出血治疗主要是一些支持治疗,如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体温及预防癫痫等,疗效一般很差。 1. 脑出血超早期止血治疗 通过超早期...
热心网友
脑出血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脑实质内的出血称为脑出血。一是脑出血的病因。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二是脑出血绝大多数(80%)发生在大脑半球;少数(20%)发生在小脑或脑干。因出血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完全一样。目前,脑出血治疗主要是一些支持治疗,如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体温及预防癫痫等,疗效一般很差。 1. 脑出血超早期止血治疗 通过超早期止血治疗,可使早期血肿扩大最小化,甚至可预防早期血肿扩大。初步试验证实,氨基己酸治疗早期止血无效。重组活化Ⅶ因子(rFⅦa)已被批准用于血友病的治疗,rFⅦa只作用于出血部位局部,但不激活全身性凝血过程,且半衰期短(2.5小时),故有可能成为脑出血超早期治疗的一个理想制剂。目前正在进行将该制剂作为超早期止血治疗药物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排列试验(NovoSeven脑出血试验)。超早期止血治疗可能会成为脑出血标准治疗以及提高急诊室和重症监护治疗水平的手段。 2. 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 尽管有一些关于脑出血外科干预的随机临床试验,但并未得出治疗有益的结论。最近一项回顾性、高选择性研究表明,在神经系统查体有加重、但脑干反射完好的患者中,22%术后功能恢复较好。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大型、随机试验(STICH试验),评价在脑出血发病后72小时内进行开颅手术的疗效。 3. 调节炎症反应 Argatroban可有效抑制纤维蛋白结合及凝血酶释放,已经成功地用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血性卒中和血管闭塞性疾病患者的抗凝治疗。 动物模型显示,脑出血6小时内应用该制剂可以减少血肿周围水肿,目前正在策划该制剂及其他抗炎策略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试验。
热心网友
应是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引起脑内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平时一定要控制血压,这是最重要的,这种病有家族性、遗传性,所以要勤量血压。
热心网友
脑出血,简单地说就是人脑内的血管破裂出血。突发脑出血的人多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病,预防脑出血谨记如下事项:稳血压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定期检查,确诊后就应坚持服药治疗。 调情志保持乐观情绪,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戒烟酒酒和烟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酒。 ...
热心网友
脑出血,简单地说就是人脑内的血管破裂出血。突发脑出血的人多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病,预防脑出血谨记如下事项:稳血压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定期检查,确诊后就应坚持服药治疗。 调情志保持乐观情绪,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戒烟酒酒和烟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酒。 择饮食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 避劳累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防便秘大便燥结,排便用力,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也可做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按摩。 不蹲便蹲便时下肢血管会发生严重屈曲,加上屏气排便,腹内压力增高,可使血压升高,就有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而坐便不会引起血压升高,可减少脑中风发生的机会。 防跌倒老年人多有脑动脉硬化,血管壁较脆弱,跌倒后会发生颅内血管破裂的危险。因此,行动时要特别小心。 动左手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多用左手,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锻炼大脑的右半球。医学研究表明,脑溢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防范脑溢血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帮助右脑半球的功能正常发挥。 饮足水要维持体内有充足的水,使血液稀释。平时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特别是晚睡前、晨起时,饮1~2杯温开水。 适寒冷寒冷天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重先兆中风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有的突感肢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明,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