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割地、赔款数额、通商口岸及列强获得的其他特权等方面列表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异同点

热心网友

《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比较①从割地看:《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些具有战略地位的大片领土割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演出了瓜分狂潮的丑剧。②从赔款看:《南京条约》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给日本的赔款白银2亿两,加上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这样数额的赔款是空前的。清政府为支付巨额赔款,大借外债,帝国主义列强争作中国债主,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③从开放的通商口岸看:《南京条约》开放5口;《马关条约》新开的4口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最远到达西南的重庆。④《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是前所未有的,它加剧了帝国主义向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⑤《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列强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并以《马关条约》为界,分为以商品输出为主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帝国主义阶段。相同点: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本质相同,都是为实现列强掠夺中国财富的目的。不同点:①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向中国倾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料。一些国家的商人还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②《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除继续向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外,还通过奴役性的贷款,在华开矿修路,投资建厂,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