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为年轻的母亲,对女儿的教育问题一直感到困惑。女儿今年3岁了,可胆子却越来越小。在家,或在父母身边时,表现很活跃,话也很多。可要是我和她爸爸不在时,就很沉闷,有时爷爷奶奶和她说话,她也是不理。为了改变她的性格,我和她爸爸经常带她去不同的场合,有什么活动,都带她去,可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其实女儿自己也知道,如果别人和她说话,她不理睬,是不对的,别人会生气的,可她就是做不到。每次出门前都答应的好好的,可一出去就变卦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热心网友
一是多给孩子一些与外人接触的机会,一开始最好是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二在任何场合都不要强迫孩子叫人,表演等等。三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他胆小,更不能轻易地说他是一个胆小的孩子。第四在家庭教育中不要太追求完美,允许家庭成员有一些小小的过错。在家庭中倡导幽默。(
热心网友
还是让爸爸教育的好
热心网友
人的性格很难改变,只能改善,就是说如果她性格内向的话,只以使她没那么内向,但不会变成外向的,所以你一开始不要对她要求太高,你带她出去,如果她有所改变,你要及时表扬她,另外,你可以和幼儿园的教师沟通一下,让老师创造多点机会让她在班上表现自己,改善她的内向程度,我女儿就是这样,她现在三岁八个月,比起以前已经大有进步了
热心网友
我觉得你好像有点太急躁了。小孩也有不同的性格,大人改变性格都很困难,更何况小孩了,她很难主动改变。所以要有足够的耐心。另外,我觉得你不要老跟她谈这个问题,尤其在出门参加活动之前不要谈,否则会给她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会让她觉得不是出去参加有意思的活动,而是去干一件她不愿意做的事情(如跟别人说话)。而且你经常要求她跟别人交流,反而可能强化了她不愿交流的心理,造成心理的阴影,使她感觉不到交流的快乐,只不过是你在勉强她而已。你可以提供交流的机会,并顺其自然,慢慢长大的她会感到交流的必要和快乐的。
热心网友
建议看看本人免费电子书《自然教育原理和应用》 孩子胆小基本上要算上父母的责任。其他人的责任,你想怪罪,可是不能够解决任何问题。
热心网友
其实,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数都跟生活经历有关。有的家长和老师经常用一些刺激性语言吓唬孩子,本来是想让孩子听话老实,没想到却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还有的家长虽然意识到吓唬孩子不对,却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当孩子表现出胆小或害怕时,过分地关心和爱护,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千哄万哄,想借此打消孩子的恐惧心理。 我们许多家长和老师常犯这样的错误:“别怕,有妈妈呢!”“再哭,大狗熊来咬你了!”这恐怕是很多做母亲的口头语。事实上,这样做适得其反。不但不能让孩子胆子变大,反而会助长孩子的恐惧心理。因为家长这样做只是让孩子暂时回避了他所惧怕的事物,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为什么怕,怕什么的问题,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孩子又会旧态复萌。长此下去,还会影响到孩子以后性格的发展。男孩表现为胆怯、退缩、自卑、孤僻及人际关系障碍;女孩则表现为过分害羞、娇气、依赖大人,难以承担生活中的职责。 孩子胆小,有恐惧心理,不仅会在生理上受到影响,造成睡眠不好,消化功能紊乱心律不齐等,而且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胆小的孩子呢? 首先,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家长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增 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尤其是当孩子主动表现出勇敢和其他正常而胆大的行为时,家长更该及时鼓励。 其次,家长应该多创造自然、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处在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中。不要采取强制手段,命令孩子去干什么,而要积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生活能力。 再次,培养幼儿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经常带孩子到朋友家、热闹的地方玩耍,让孩子在与他人交往中体会生活的快乐。与周围人群的良好关系对于祛除幼儿胆小、怕生心理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