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热心网友

《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曾“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汉书·食货志》:“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李广生不逢高祖之世,空有一身武力,未得封侯,而“富民候”却能不以战功而取。这二句出自辛弃疾的《水调歌头》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候。作者的意思应该是:暗指朝廷“偃武修文”,放弃北伐,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

热心网友

叹逆境人才壮志多难酬

热心网友

唉 有点凄惨啊!! 时运不济

热心网友

语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搂。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南宋乾道八年,朝廷昏庸,图于安逸,不思抗金。辛弃疾出任滁州令(今安徽滁县),开始了南归后第二个十年的仕途生涯。途中路过扬州写下此词。十年期间,辛弃疾仍未被派往抗金前线,相反,却被委派去平定内乱(农民起义)。辛弃疾内心充满矛盾。他不满意朝廷偃武修文,回想起十年前他的抗金往事,心中怅惘不已,故感叹“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一句是辛弃疾用自己亲身的经历与南归后仍然壮志难酬这一事实,来提醒其好友杨炎正等人放弃从军报国的想法,不如从“万卷诗书”中去学那富民之策,将来为国人做些有益的事业(注:“南山虎”暗指汉代李广射虎一事,李广空有一身武艺,生不逢时而未得封侯;“富民侯”,汉武帝晚年后悔其早年滥用武力,所以封文职官丞相为富民侯,这里只是借用其意)。从词人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出当时爱国志士的处境是何等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