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常用气象专业术语 1。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为西班牙“EI Nino”的音译。在南美厄瓜多尔和鲁沿岸,海水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增暖现象,因为这种现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则被当地渔民称为厄尔尼诺,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在厄尔尼诺一词已被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那些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的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现象。这种现象一般2~7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为半年到一年半。8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发生频数明显增加,强度明显加强,1982/1983年和1997/998年的事件则是本世纪最强的两次事件。 2。拉尼娜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气象学家用以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从近50年的结果来看,这种现象发生频率少于厄尔尼诺,强度也比厄尔尼诺弱,持续时间大多则大多数为偏长。 3。季风与季风气候 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具有这种大气环流特征的风被称为季风,受季风支配的区域里的气候又被称为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区一般夏季受海洋气流影响,冬季受大陆气流影响,主要特征为冬于夏湿。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有亚洲南部和东南部,非洲东部和西部、澳大利亚北部等。 4。温室效应 地球在接收太阳系短波辐射的同时也不断向外发射长波辐射,大气中一些气体体具有吸收长波辐射,使其重新返回到地面的特性,因而使得地球外逸辐射减少,气温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水汽。甲烷、一氧化氮、臭氧等气体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的能力特别强,因而被称为温室气体。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现代工业的发展、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是造成这些气体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就全球而言,二氧化碳浓度正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 5。全球变暖 近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偏暖,且气温有持续逐年升高的趋势。1998年为1860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比1961~1990年的30平均值偏高0。58℃。至此,全球气温已经连续20年高于正常值,其中最暖的1O年全部发生在1983年以来,而其中7年又发生在1990以来。近年来的气候变暖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日益明显。 (七)常用气象专业术语解释1。厄尔尼诺:厄尔尼诺为西班牙语“EI Nino”的音译。在南美厄瓜多尔和鲁沿岸;海水第年都会出现季节性增暖现象,因为这种现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则被当地渔民称为厄尔尼诺,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在厄尔尼诺一词已被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那些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的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现象。这种现象一般2~7年发生1次,持续时间为半年到一年半。8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发生频数明显增加,强度明显增强,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的事件是20世纪最强的两次事件。2.拉尼娜: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气象学家用以指那些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现象,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从近50年的结果来看这种现象发生频率少于厄尔尼诺,也比厄尔尼诺弱,持续时间则大多数为偏长。3。季风与季风气候: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具有这种大气环流特征的风称为季风,受季风支配的区域的气候又被称为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区一般夏季受海洋气流影响,冬季受大陆气流影响,主要特征为冬干夏湿。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有亚洲南部和东南部,非洲东部和西部,澳大利亚北部等。4。温室效应:地球在接收太阳短波辐射的同时也不断向外发射长波辐射,大气中一些气体具有吸收长波辐射,使其重新返回到地面的特性,因而使得地球外逸辐射减少,气温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水气、甲烷、一氧化氮、臭氧等气体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的能力特别强,因而被称为温室气体。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现代工业的发展、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是造成这些气体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就全球而言,二氧化碳浓度正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长。5.全球变暖:近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偏暖,且气温有持续逐年升高的趋势。1998年为1860年以来的最暖的一年,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比1961~1990年的30年平均值偏高0。58℃。至此,全球气温已连续20年高于正常值,其中最暖的10年全部发生在1983年以来,而其中7年又发生在1990年以来。近年来气候变暖,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日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