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刚买的可爱的小鳖,现在天气越来越冷,请教如何让小鳖安全过冬呢?
热心网友
养鳖莫忘“五稳” “稳”是提高温室养鳖成活率的关键。1.温度稳 众所周知,从养鳖这几年的发展速度来看,最根本的措施是采用了加温方法,取消了鳖的冬眠期,从而长年恒温生长,达到了12个月、10个月,甚至两年3期快速上市的目的。养鳖在30℃—31℃的水温比28℃—29℃时生长快,但是在27℃—32℃之间波动的温度,却不如稳定的28℃—29℃。笔者在京山的一个养殖公司对45个池子实施(水循环加温法)统计中发现,温差大小不同,其死亡率有明显差异。所以,如果有条件可持续稳定在30℃—31℃最好,若条件够不上,就宁可保持稳定的28℃—29℃。当然,其生长速度肯定是慢一些,但成活率却能得到保证。2.水质稳 笔者在湖北走访了几百家养鳖场发现黑、绿水均能养好甲鱼,鳖对稳定的水质需求甚于水质清新的需求。在所见的养殖场,黑色水、绿色水、褐色水、泥底浑浊水以及新水都能养好甲鱼,其关键就在于一个“稳”字。当然“稳”是关键条件之一,而不是全部,长期水质严重污染等不利鳖生长的环境又另当别论。绿色水是一致公认的最佳养鳖水区,但在没有光照的温室里,褐色水也能表示出水体的肥、活、嫩、爽程度。这是两种采用比较普遍的水色,只要相对稳定,都是能养好甲鱼的好水。在黑色水体中,一些有害微生物也能被抑制,而甲鱼适应稳定的黑色水后,摄食旺盛,生长快速,养殖出的甲鱼肥满度好、体表亮泽、体质健壮、抵抗力强、发病率低。3.饲料稳 甲鱼对饲料要求必须质量、风味稳定。它一旦习惯了某种饲料,就不能随意改变,若作随意改变就会少吃或不吃。同时也要求饲料投喂要有三定:定时、定量、定点。这样既有利于建立稳定的条件反射,保证足够多的营养,又可避免不必要的应激。当然稳又是相对的,根据鳖的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营养成份及适口性不一样,我们大致要在稚鳖、幼鳖、成鳖、亲鳖几个生长阶段作适当的饲料调整。4.环境稳 除水环境外,外界诸多环境的不稳,都会使甲鱼受到影响。如大棚养甲鱼的天气变化,阴雨、大风对其摄食都会有明显影响,又如本来养在黑暗环境的鳖,突然受到外面的强烈光照,摄食也受影响;还如饲料台的升降不稳,或者从水下投料改为水上投料时,也会影响鳖的正常摄食;再如一直比较安静稳定的环境突然出现巨响,尤其是突然看到影子的晃动,包括人员的出现,也都会影响甲鱼摄食。经常如此,不但影响生长,更重要的是会产生应激,降低免疫力和抗病力,影响甲鱼的成活率。5.管理稳 饲养管理是个日常工作,是天天直接跟甲鱼接触的工作,所以更需稳定。投料次数要稳定,时间要稳定,方式要稳定,巡池检查要稳定,甚至饲养管理的记录都要稳定,天天记好。 。
热心网友
乌龟的饲料及喂食 乌龟食性较广,稻谷、小麦、豌豆、小鱼、虾、昆虫、蜗牛等均吃,其中最喜欢吃的食物是小鱼、蜗牛、玉米和稻谷。人工饲养时,为满足乌龟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避免因饲料单一而生长发育不良和产生厌食症,应采用多种饲料,如动物性饲料中的鱼虾、蜗牛、河蚌等和植物性饲料中的稻谷、小麦、玉米等。要想让乌龟充分地消化这些饲料,在投喂饲料之前,须先将玉米、豌豆等压碎,浸泡2小时左右,其他大块食物也须先切碎,然后才投喂。还须注意的是,在乌龟生长的不同时期,应根据其生长特点投以含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 乌龟的生活与气候关系密切,每年4月初开始摄食;6一8月摄食活动达最高峰,增重速度最快;至10月气温逐渐下降后其来食量开始下降,当气温降到10摄氏度以下时,则停止摄食,进入冬眠期。所以喂食时应根据乌龟的生长特点来进行,一般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1)定时。春季和秋季气温较低,乌龟早晚不大活动,只在中午前后摄食,故宜在上午8一9时投喂饲料。从谷雨到秋分是乌龟摄食旺季,时值盛暑期,乌龟一般中午不活动,而多在下午17一19时活动觅食,故投食以在下午16一17时进行为宜。定时可使乌龟按时取食,获取较多的营养,并且还可保证饲料新鲜。 (2)定位。沿着水池岸边分段定位设置固定的投料点,投料点的食台要紧贴水面,便于乌龟咽水咬食。定位投喂饲料,目的是让乌龟养成习惯,方便其找到食物,同时便于观察乌龟的活动和检查摄食情况。 (3)定质。投喂的饲料应该保持新鲜,喂食过后,要及时清除剩残食物,以防饲料腐烂发臭,影响乌龟的食欲和污染水质。 (4)定量。饲料的投喂量视气温、水质、乌龟的食欲及其活动情况而定,以当食欲及其活动情况而定,以当餐稍有剩余为宜。一般每隔1一2天投食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