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下当时(春秋时期)的传统文化好吗?对当时的文化自己很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热心网友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动时期.这是把握这一时期文化特点的基础.从文化上看,西周建立起来的反映奴隶制社会特点的东西都地要求变革,社会上的各种势力都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于是就出现了"百家争鸣".说这一时期的传统文化,我不知该怎样理解你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还是这一时期的文化对后来的影响,还是这一时期对前期文化继承了多少.从这一时期来看,社会文化的变革还是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人们都在寻找一种能够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文化,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提供复古,进取.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文化主张回归自然,此外还有墨家\法家等等.他们最终的希望都是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热心网友

春秋时期鲁国的史官把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按照年月日记载下来,一年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编写,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称为“春秋”。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孔子编订的《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襄公十四年(公元前841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的起止年代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大体相当,所以历史学家就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始于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的那一年(公元前770年),止于公元前476年战国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