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的夯实度

热心网友

土壤的夯实系数一般必须保证0.94以上

热心网友

相对夯实度(Rc)是回填的现地土壤干密度和土壤夯实试验所得最大乾密度相比较。如: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汇编第三十条(夯实度)  夯实度应表示为土体干容重及从标准夯实试验而获得之最大干容重之比值。夯实度的应用:在路基、管道、房屋等回填基础中都有用到。如石油管道埋设的规范规定:(4)回填时要严格三级夯实,一级夯实度为95%。管中以下,二级夯实度为75%,管中至管顶150mm以下,三级夯实度65%,二级以上400mm,其余为自然夯实。 又如在“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监理员手册中就有提到d)夯实度不小于0。95。 3-1篇槽部分  3-1-1基槽(坑)   a)基底土质符合设计要求,无浮土。  b)外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上下平直,保宽度一致。  c)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3-1-2三合土层  a)白灰质量:发过、过筛。   b)灰土比:3:7。  c)湿度适度。  d)夯实度不小于0。95。  e)回填层厚度不大于15cm(人工夯)。  3-1-3 石块砌筑层  a)石料质量:质地坚实,无风化、无裂缝,表面无泥垢、无水锈、无起复。  b)砂料质量:级配符合要求,含泥量小于5%。  c)转角处、交接处、洞口处最上一皮用较大石块。  3-1-4毛石基础  a)交缝及厚度在20cm-30cm,砂浆饱满,无通缝。  b)石块间较大空隙:先填塞砂浆,再用碎石块嵌实。  c)第一夜石块:坐浆、石块较大,大面朝下。  d)转角处、交接处、洞口处最上一皮用较大石块。  3-1-5砖基础  a)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b)砖质量,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c)砂浆质量: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d)防湿层位置:正确。 。

热心网友

建筑基础是没有“夯实度 ”这个词的,因为基础是不用夯实的。你说的是地基处理里的“夯实度 ”。地基处理就是当建筑地基有问题或者不均匀时,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经过人工处理以后,才能使用做地基。例如地基土全部或局部太软(有时是局部太硬),不能直接使用作地基,就要进行地基处理,用别的材料做一个垫层,改善地基性质,这叫换土垫层。使用的换土材料有砂、碎石、素土、灰土、矿渣等等。这些材料不能直接倒进去就用,因为它们是散体的,不密实,经不起压力,受压以后就会收缩密实,造成不均匀沉降,使上面的房子受破坏。因此在填筑这些材料的时候,要在每填入一定厚度(如20-30厘米)时,采用夯、压、振动等方法使其密实,在达到规定的密实度以后才能再填筑下一层。这些填筑材料经过夯、压、振动等方法处理以后的密实度就是你问的“夯实度”。对于换土垫层所填筑的密实度,国家是有具体规定的,而且要经过环刀法或贯入法等方法检测证明达到国家规定的密实度以后,才算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