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锂电池放电特性和放电电流有关。放电的安全截止电压一般为2.5V左右。小电流放电同大电流放电比起来实际的输出总能量较高,这个道理很简单,假如电池内阻一定,电流越大,损失在电池本身的能量也越大,这和为什么输电线路要使用高压线一个道理。输送同样的能量,电流越小,损失越小。学过高中物理的人都知道的。况且,大电流放电会导致电池发热增加,进一步导致内阻增大,属于恶性循环的说。  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电流放电会提高电池容量了。电池厂商通常使用0.2C放电电流获得的容量来标称电芯,比如标准电池容量是4400mAH,那么就是880mA电流下获得的容量。  关于过度放电,从锂电池的原理上看不出太大的问题,唯一的可能是负极表面的介质膜会发生明显变化。过放电确实会严重损害电池,其原因可能和实际锂电池的构造以及各部分所使用的材料有关。

热心网友

锂离子电池有一个特性非常不好,就是锂离子电池的时效(或称老化,老外称为aging)。锂离子电池在存储一段时间后,即使不进行循环使用,其部分容量也会永久的丧失。这是因为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从一出厂就已经开始了它的衰竭历程,不同的温度和电池充饱状态,其时效后果不同。以下数据摘自参考文献,以容量的百分比形式列出:  存储温度  40%充电状态    100%充电状态  0度    98%(一年以后)    94%(一年以后)  25度    96%(一年以后)   80%(一年以后)  40度    85%(一年以后)   65%(一年以后)  60度    75%(一年以后)   60%(3个月以后)  由此可见,存储温度越高和电池充的越饱,其容量损失就越厉害,所以不推荐长期的保存锂离子电池。反之,厂家应该像对待腐烂的食物一样将其回收,用户要密切留意电池的生产日期。  如果用户手中有闲置的电池,那么专家推荐的存储条件为充电水平是40%,存储温度低于15度或更低。  而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则几乎不受这个时效作用,长期存储的镍基电池在进行几个深充深放以后就可以恢复其原始容量了。。

热心网友

不用放电,要想放电就用到它开不了机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