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施利芬伯爵于1833年2月28日生于柏林,他的父亲是位普鲁士将军。他最初专攻法律,后从军。1853年作为一名服役期限一年的志愿者加入第一禁卫枪骑团。1854年12月调服正规军,并被任命为少尉。1858-1861年,在军事学院学习。1865年毕业后加入总参谋部。 “施利芬计划”假设德军面临两线作战,即东线和西线。因为俄国不可能很快击败,所以他计划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大量兵力,迅速通过比利时和荷兰,以侧翼的移动击溃法国。考虑到俄国的原始铁路系统会造成蜗牛般步伐的动员,他只在东线安排10个师以推迟沙皇部队的前进,直到法国被压倒为止。这一战略计划还包括一支十万人的英国远征军“和法国人协同作战”在内。 在进攻法国时,他计划以距离巴黎178英里的德国边境城市梅斯为枢轴。由重兵(79个师)组成的右翼,将以闪电战经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后面马上由战时后备军之类的第二后备军跟上来。由8个师组成的较小的左翼,将留在法德边界。象一扇巨大的旋转门一样,德国人在这个绕着枢轴旋转的运动中,将一直横扫到法国沿海地区,从北面、西面和南面包围巴黎,然后转向东面。 他在退役后继续完善其计划,要求进一步削弱左翼兵力,加强右翼力量。这是因为,如果法军离开他们的洛林要塞,将左翼德军赶向莱茵河,这样就更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进的右翼将从后面包抄法国人。法军一开始向德国推进得越深,将会发现他们处境越发被动。 他的计划也经常受到批评,因为其计划似乎流于刻板,忽略政治因素,例如比利时和荷兰的中立。而且对20世纪初的后勤保障和部队的机动能力估计也不够现实。此外由于暴露出虚弱的左翼,在执行时还需要统帅具有很大的勇气。当战争真正开始的时候,这个计划在被修改之后付诸实施。但是一些因素导致了它的失败,这些因素包括:德军机动性的缺乏、俄军兵力的增强、法军有效的抵抗,而且计划被施利芬后继者赫姆斯·冯·毛奇违背原意地修改,从而削弱了德军的右翼,最后面目全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没有俄国人的威胁下,一个施利芬计划的变种被德军采用,这次被证明是成功的。 。
热心网友
施利芬伯爵于1833年2月28日生于柏林,他的父亲是位普鲁士将军。他最初专攻法律,后从军。1853年作为一名服役期限一年的志愿者加入第一禁卫枪骑团。1854年12月调服正规军,并被任命为少尉。1858-1861年,在军事学院学习。1865年毕业后加入总参谋部。 “施利芬计划”假设德军面临两线作战,即东线和西线。因为俄国不可能很快击败,所以他计划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大量兵力,迅速通过比利时和荷兰,以侧翼的移动击溃法国。考虑到俄国的原始铁路系统会造成蜗牛般步伐的动员,他只在东线安排10个师以推迟沙皇部队的前进,直到法国被压倒为止。这一战略计划还包括一支十万人的英国远征军“和法国人协同作战”在内。 在进攻法国时,他计划以距离巴黎178英里的德国边境城市梅斯为枢轴。由重兵(79个师)组成的右翼,将以闪电战经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后面马上由战时后备军之类的第二后备军跟上来。由8个师组成的较小的左翼,将留在法德边界。象一扇巨大的旋转门一样,德国人在这个绕着枢轴旋转的运动中,将一直横扫到法国沿海地区,从北面、西面和南面包围巴黎,然后转向东面。 他在退役后继续完善其计划,要求进一步削弱左翼兵力,加强右翼力量。这是因为,如果法军离开他们的洛林要塞,将左翼德军赶向莱茵河,这样就更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进的右翼将从后面包抄法国人。法军一开始向德国推进得越深,将会发现他们处境越发被动。 他的计划也经常受到批评,因为其计划似乎流于刻板,忽略政治因素,例如比利时和荷兰的中立。而且对20世纪初的后勤保障和部队的机动能力估计也不够现实。此外由于暴露出虚弱的左翼,在执行时还需要统帅具有很大的勇气。当战争真正开始的时候,这个计划在被修改之后付诸实施。但是一些因素导致了它的失败,这些因素包括:德军机动性的缺乏、俄军兵力的增强、法军有效的抵抗,而且计划被施利芬后继者赫姆斯·冯·毛奇违背原意地修改,从而削弱了德军的右翼,最后面目全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没有俄国人的威胁下,一个施利芬计划的变种被德军采用,这次被证明是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