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也许并不恰当。只不过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词。比如:穿小鞋 带高帽……这些词是怎么来得?能不能收集一些这些词汇并总结一下。或者介绍一个有关网站。谢谢!
热心网友
流传在民间的俗语,亦称口头语,都是有其缘由的,探索这些俗语的来源,颇富趣味。 “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沙锅即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作熬制中药或冬季煲汤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极易破碎,而且一碎就会一裂到底。“打破沙锅问到底”实际应为“打破沙锅纹到底”,即裂纹直到底部,后来竟变成“问到底”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说,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年龄大的“老叟”,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后来,“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慢慢地转换了语音,变成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意思是说三个普通人的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三国蜀汉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没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其意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人们说来说去,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的俗语。“八蛋”为“八端”的谐音。古时的“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为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即忘记了做人的根本。那些忘记“八端”的人即被骂为“忘八端”,时间一长,竟被转音成“王八蛋”了。
热心网友
一般俗语也是有书籍典故的,也有一些文人的创意。
热心网友
就是大家生活中积累出来的,得到了大众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