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阶段(10年)1.目标在综合信息网络平台下,形成信息管理、信息通信、信息服务子系统,实现交通信息双向交互;实施交通指挥、控制,达到减少堵塞时间、降低交通事故、出行便捷及保护环境的目的。 2.措施初步建设以下各系统:1)城市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按城市GIS数据库、信息网络、车辆管理信息等分步建设,不仅为ITS系统提供直接相关的动、静态信息,同时也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各项信息服务。2)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该系统由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及信息发布三部分组成。信息采集:实时采集交通拥挤、事故发生、道路施工、气候变化及停车泊位等信息。信息处理、分析:采集的各项信息经交通信息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信息发布:将经过整理的实时信息及分析后的预测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有线广播、电子显示屏、net网,车载器向出行者及驾驶员发布。3)微波接入网系统该系统与交通管理监控系统及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联网,提供开放式联网支持,通过车载单元(微波标识卡)和路边单元(微波天线及其控制器)有效地采集交通数据,提供信息及交通控制。4)网络下的电子收费系统该系统是车路间信息通信系统,通过微波通信技术实行不停车收费。该系统将在全区域内实现收费路网“一卡通”。5)多式联运管理服务系统该系统采取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交通方式的运费、管理、服务系统联网,为客、货运输提供联运服务,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 3.目的该阶段的目的是信息通信网络化,建立信息通信平台,实行人、车、路之间相互传递实时、准确信息。 4.阶段任务该阶段需要同时完成以下任务:1)ITS相关部门在信息平台建设中,要统一规划,联合攻关;2)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信息产业的开发和产品研制;3)加快智能车辆的研制生产,以适应ITS发展对汽车技术提出的要求;4)有指导性地抓好示范工程;5)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三)成熟阶段(10年)1.目标以ITS的发展推动信息化社会的进程,创立新产业,开拓新市场。 2.措施1)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并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现有水平;2)在城市综合交通实现规划、管理、运营智能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国各交通方式的综合运输规划、管理运营智能化;3)城市交通结构趋于合理,公交运量占较大比重;4)完成车间通信系统;5)成批生产电动汽车、环保车辆及智能车辆;6)建立社会化信息服务系统;7)形成ITS新产业。3.目的1)建立一种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智能化运输综合管理系统;2)实现科教兴国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3)推动人类迈进信息化社会。 四、结 语 本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我国ITS发展的框架设想,计划用5个5年计划的时间实现ITS的发展目标。设想必定会存在主观臆想或脱离实际,仅作为抛砖引玉,引起大家讨论。设想虽然对其中的技术关键没有过多涉及,但技术问题也非常重要,是一只到达设想彼岸的船。因此,也望相关专业的同行一起讨论,共谋大计。 我们一直认为在技术上,我们国家绝不比其他国家落后,虽然在发展ITS的基础条件上远不如发达国家,但只要坚持“两弹一星”的创业精神,一定会实现工业化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