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使用的是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科书第六册(2002年11月版).其中第五课<古诗三首>中有这样一首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的题目印的是: “惠崇<春江晓景>”,我感到很奇怪,因为我小的时候背过这首诗,题目是“<春江晚景>”,到这怎么成了“晓景”呢?我向老师请教,老师也觉得不对劲,可是也说不清.我又查了好几本我读过的古诗书,上面没有一个写的是晓景,我想请问大家,是不是有两个版本,或者是哪一种书上印错了.请你们给我解释一下,好吗?

热心网友

没有印错,这是苏轼题在好友惠崇画的一幅画上的诗歌。在画面上,后人很难分清是朝阳还是夕阳。《惠崇春江晚景》的诗题还有一种说法:《惠崇春江晓景》

热心网友

我记得我当时学的是《惠崇春江晚景》!!

热心网友

惠崇《春江晚景》

热心网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热心网友

没印错,这是苏轼题在惠崇画上的一首诗。后来人们很难分清是朝阳还是夕阳,所以就有了两种说法

热心网友

正确题目应为《春江晚景》

热心网友

我记得是《惠崇春江晚景》。

热心网友

作者:苏轼 作品:惠崇春江晚景 内容: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zyk.chy-bjed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