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一楼讲的是摩托车市井的叫法。如果你指与电脑有关的电驴子,我想应该是eMule(电驴),eMule 是下载迅速、资源丰富的新一代 P2P 软件,完全遵从 GPL 协议开发,开放源码,永久免费。利用他的卓越特性,我们不但可以与全世界的网友共同分享资源,更可以通过 VeryCD,下载和发布最新的资源,充分享受自由共享的乐趣!
热心网友
电驴子只是一个外号,你应该讲详细些才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发现了电驴子这个你不明白的东西?
热心网友
电驴子 在我们这一带,上了岁数的人们仍然常把摩托车叫做“电驴子”,这是有一番来历的。 说起来, 早年间没有交通工具, 当官的又要“摆谱”, 文官就用人来抬轿, 武将则骑马。后来人们就沿习用牲口来作交通工具。因为骡马价钱太贵, 就归属了富人。富人家用它来驾辕拉套, 使车喝辆, 既方便交通,又显摆威风。牛笨重性慢, 有蛮力气, 耕田拉磨非它莫属,上路驮载则嫌太慢了。而驴价格低廉, 小巧灵便, 脊背平缓, 性情温和, 从不耍小脾气, 无论男女老幼都驾驭得了, 兼又吃得少, 腚上挂一兜草料便可以吃一天, 行走一天。驴之作交通工具优多劣少, 当之无愧, 闲暇时还可以帮帮套, 拉拉磨, 更是深受人们喜爱。 有经济头脑的人们也有用驴来搞“出租”的。在大大小小的城镇和大大小小的村庄骑着毛驴走街串巷, 遇有小脚的老太太、小媳妇出门子、串亲戚, 便走上前去搭讪。问明路径, 谈好价格, 将包袱搭上驴脖, 把人扶上驴背, 轻轻一拉缰绳, 驴儿便“?N?N?N?N……”, 跟随主人欢快地飞奔。一天下来, 除去人与牲口吃喝, 还能剩个仨瓜俩枣, 勉强让家里人们糊口, 也就不错了。山东戏就是个例证。 所以, 后来见到摩托车在乡间土路上“突突突突”地跑, 既能带人又能驮物, 人们很是惊奇。因为它类似于驴子的交通工具作用, 又跑得像兔子一样飞快, 兼之那时人们只知道有电, 不知道摩托车用的是汽油, 再加上最早使用摩托车的是日本鬼子,他们仗着技术先进在中国横冲直撞,杀人放火,有点儿书本经验的“半瓶子醋”便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电驴子”——“电驴”带个“子”字含有明显的贬义。 我最早见到“电驴子”是在六十年代中期。一个想给弟弟讨媳妇而弟弟又瞄准了目标的工人从聊城赶过来。为了显摆他的能耐,不知从哪里借来了一辆摩托车,说是上次回去时赶上大风,自行车骑不动,这次管保再大的风也无忧了。他看村里的人们对摩托车很感兴趣,便更起劲了。他轮番驮着相熟的几个人在大道上奔驰,扬起一阵阵尘土,小孩子们不断拍手叫好,而大人们却撇嘴扮鬼脸。不巧的是,这人竟忘了看汽油表(或者他不懂),得意忘形之余,摩托车因为缺汽油怎么也发动不起来了。他只好狼狈地赶着摩托车,走到10里外的105国道上,截住一辆汽车,向司机要了点儿汽油,悄悄地溜走了。结局当然是,这门亲事没成。 由于党的好政策在农村的落实,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入人心。又经过了近10年的努力,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解决了衣、食、住的问题后,解决“行”就成了当务之急,于是“电驴子”便在农村大兴开来。先是嘉陵50,接着本田125、幸福250,步步飙升,现在又有了电动自行车。这玩艺儿造价低,耗能源少,轻便,无污染,人们称其为“电摩”,这是实际意义上的“电驴子”了。但人们从书本上、电影电视上、进城上府打工的接触中,习惯了“摩托车”的称呼,所谓“电驴子”一词已经快要基本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