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酸雨除可以直接刺激人体的眼、呼吸道、皮肤等部位外,其间接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更严重。河水中的有毒金属如汞、铅等由于酸雨的作用而被引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儿童因饮用酸化的水而发腹泻。曾有科学家认为,酸雨可导致癌症、肾病和先天性缺陷患者大量增加。  更令人担忧的是,酸雨是一种超越国境的污染物,它可以随同大气转移到1000km以外甚至更远的地区。因此,酸雨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局部环境问题。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总排放量的50%,是向其周边国家的酸雨“出口”国。我国目前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约1800万吨,西南、华南地区已形成了世界第三大酸雨地区,并有向华中、华东、华北蔓延的趋势。 要防止酸雨的污染,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的污染排放。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主要是由于燃烧高硫煤(煤中一般含硫的质量分数为0。3%~5%)造成的,因此,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是大力进行煤炭洗运,综合开发煤,硫资源;对于高硫煤和低硫煤实行分产合理使用;在煤炭燃烧过程中,采取排烟脱硫技术;回收二氧化硫,生产硫酸;发展脱硫煤,成型煤供民用;有计划地进行城市煤气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