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爸最近老是失眠,去医院看了说是神经衰弱,有什么偏方么

热心网友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性的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生理障碍。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心理是形成本症的致病心理因素。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可继发于躯体因素、环境因素、神经精神疾病等。本症是因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担心失眠的所谓原发性失眠症。其症状特点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早醒、多梦,醒后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或社会功能。 通常失眠的发病时间为每周至少发生...

热心网友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性的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生理障碍。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心理是形成本症的致病心理因素。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可继发于躯体因素、环境因素、神经精神疾病等。本症是因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担心失眠的所谓原发性失眠症。其症状特点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早醒、多梦,醒后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或社会功能。 通常失眠的发病时间为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月以上。 为了区分失眠的不同时间阶段,将失眠分为入睡困难、睡态不稳、早醒三种形式。入睡困难表现为躺在床上后30分钟甚至1-2小时时还难以入睡,翻来覆去、急躁不安、心慌不适,等到入睡时,已是深夜了。睡态不稳表现为睡眠表浅,多梦易醒,醒后也能再入睡,但每晚要醒3-4次以上,睡眠效率低,为此每晚要少睡20%的时间,而正常人一般不超过5%。由于夜间多次惊醒,而影响睡眠的质量,故出现睡眠不足的症状。早醒表现为尚能慢慢入睡,但一觉醒来才睡2-3小时,以后则反复不能入睡,离清晨还有2小时或更早时就醒了,且不能再入睡或似睡非睡、反复做梦。由于夜半醒来,要等到天亮才能起来,如果此时家里人都还在酣睡,失眠者的心情会更加烦躁易怒。许多失眠情况都是由于身体的某些部位不适造成的,以下介绍几种: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塞)、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癫痫、偏头痛等。2.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3.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睡眠,常常是短而破碎,只有肾透析或肾移植才能有效解决。糖尿病、尿崩症、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尿频,也可以干扰睡眠。4.过敏性疾病,也常常干扰睡眠,如皮肤瘙痒、鼻阻塞、使睡眠无法进行。5.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病、肠炎、痢疾等造成腹痛、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也明显干扰睡眠。6.循环系统疾病,特别是心衰、心绞痛、高血压、动静脉炎等都可引起失眠。7.骨骼、肌肉、关节的炎症和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也不同程度地引起睡眠障碍。在这些疾病中,失眠多表现为伴发症状,疾病治好了,失眠一般也能康复。对老年人的健康更为重要。在睡眠的准备、姿势和习惯方面还要注意有以下几种禁忌:1. 忌临睡前吃东西:如果临睡前吃东西,肠胃等又要忙碌起来,这样加重了它们的负担,身体其它部分也无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响入睡,还有损于健康。2. 忌睡前用脑过度:临睡前则做些较轻松的事,使脑子放松,这样便容易入睡。否则,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时间长了,还容易失眠。3. 忌睡前情绪激动: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4. 忌睡前说话:因为说话容易使大脑兴奋,思想活跃,从而影响睡眠。5. 忌睡前饮浓茶、喝咖啡:浓茶、咖啡属刺激性饮料,含有能使人精神处于亢奋状态的咖啡因等物质。睡前喝了易造成入睡困难。6.忌久卧不起:中医认为“久卧伤气”,睡眠太多会出现头昏无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7.忌当风而睡: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时间长了,冷空气就会从毛细管侵入,引起感冒风寒等疾病。常用安眠药不仅会引起抗药性,而且容易造成肝损伤。科学家们发现,食物与睡眠有一定的关系。美国的一位医学博士认为,若在睡前稍吃一点催眠食物,更容易入睡。现推荐几种仅供参考:1. 牛奶:牛奶中含有色氨酸,这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睡前喝一杯牛奶,其中的色氨酸量足以起到安眠作用。饮用牛奶的温饱感也增加了催眠效果。2. 核桃:核桃是一种滋养强壮品,可治神经袁弱、健忘、失眠、多梦和饮食不振。每日早晚各吃些核桃仁,有利睡眠。3. 桂圆:性味甘温,无毒。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医失眠健忘、神经震弱等。中医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等梦的方剂“归脾丸”就有桂圆肉。4. 莲子:莲子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心烦梦多而失眠者,则可用莲子心加盐少许,水煎,每晚睡前服。5. 食醋:劳累难眠时,可取食醋1汤匙,放入温开水内慢服。饮用时静心闭目,片刻即可安然入睡。 失眠者皆有夜晚睡不着而白天却感到精神不振的体会。这样不但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会引发其他疾病,很不利于健康。因此,失眠者切不可依赖于安眠药物,而应加强自我调理。 首先,要了解自身的睡眠周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睡眠周期,选择最合适的睡眠时间及方式,以养成规律性的生理时钟。其次,每天做中等量的运动,但勿在晚上做。适度的运动可以缓和交感神经系统,是改善睡眠障碍的良方。再次,选择合适的晚餐食物。晚餐应多吃清淡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睡前喝杯加蜂蜜的牛奶,也有助于安眠。除此之外,如果有条件,每晚临睡前洗个热水澡,以帮助自己建立规律的睡眠周期。按摩也可以促进睡眠。失眠者可躺在床上,放松身体。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失眠有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几种如下:1. 保健疗法: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2. 饮食疗法:取大枣,小麦,冰糖,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纳入冰糖烊化顿服,每晚1次。3. 药粥疗法:取大枣,元肉,大米,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4. 填脐疗法:取酸枣仁,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1日1换。5. 敷足疗法:取朱砂,加浆糊适量调匀,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敷于脚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6. 足浴疗法: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热心网友

音乐还我甜美梦乡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夜里尽做些奇怪的梦:像什么被恶人追赶呀、与疯狗搏斗呀,再不就是从悬崖上坠落……等到一觉醒来,只觉得心慌气喘,两腿发软。  经这一夜的折腾,白天可就苦了,工作时,精力不集中,不是走神就是犯困;与人交谈,缺乏热情,反应迟钝,差错不断。回到家里更是见什么烦什么,家务活懒得碰。  家人担心我健康有问题,陪同去医院做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医生解释说:是紧张、...

热心网友

音乐还我甜美梦乡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夜里尽做些奇怪的梦:像什么被恶人追赶呀、与疯狗搏斗呀,再不就是从悬崖上坠落……等到一觉醒来,只觉得心慌气喘,两腿发软。  经这一夜的折腾,白天可就苦了,工作时,精力不集中,不是走神就是犯困;与人交谈,缺乏热情,反应迟钝,差错不断。回到家里更是见什么烦什么,家务活懒得碰。  家人担心我健康有问题,陪同去医院做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医生解释说:是紧张、劳累造成的,回去好好休息,放松心情,自然就好了。  放松心情,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啊。为让我轻松,家人用尽心思陪我散步、打球、看电影,替我做家务。可这些办法非但没有让我轻松,反而因内疚更觉心累。  听人说音乐有助睡眠,美妙的音乐能营造美丽的梦乡,让人夜有好梦。于是,我从女儿那里找来几盘歌曲磁带,放在晚上临睡前听,以求做个好梦。现在想起来,我多么愚蠢:在临睡前听歌让家人感觉别扭不说,自己则被歌星唱的感动得一塌糊涂,前七年、后八年的事一起涌上心头……结果,这一夜更觉疲惫。  然而,音乐就是音乐,虽然第一次听让我吃了苦头,但后来,却实实在在地让我尝到了甜头。在女儿的那几盘磁带中有一首歌叫“两只蝴蝶”: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亲爱的你张张嘴/风中花香会让你沉醉……那优美的旋律让我从此放不下。我利用空闲时间学会了这首歌,接着又学会了另外几首好听的歌。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掌握了这些歌曲,她们便和我的手机、电脑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可以在上班的路上哼几句,以解路远的急躁;可以在工作间隙哼几句,以放松紧张的神经;还可以在洗衣做饭时哼几句,把琐碎的家务活变成“愉快的运动”。  我喜欢上了听歌、学歌、唱歌,到了周末,也能怀着一份兴致随女儿一起收看电视音乐节目,间或伴女儿哼唱几句,竟然博得了家人的喝彩。原来,家庭关系是可以这样融洽的。  因为听歌、唱歌,与同事间的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以前,除了工作,跟旁人总无话可说,感觉人与人之间冰凉如水,隔阂如山,心情因此很抑郁。现在不同了,大家坐在一起,谈论当红的歌星,欣赏优美的音乐,哼唱同一首曲子,房间里充满了欢乐、和谐的气氛。原来,同事间是可以这样亲善的。  心情舒畅了,工作顺利了,晚上想不睡个好觉都不成。这要感谢音乐,是音乐还我甜美梦乡。

热心网友

对失眠者的十点建议  以下建议,只能适用于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轻度失眠者。如因疾病导致严重失眠,或长期睡眠困扰而患失眠症者,需要找医生进行治疗。   1.首先建立信心  对生活中偶而遇到失眠经验,不必过份忧虑,相信自己的身体自然会调节适应。人的身心弹性甚大,本文中曾引述案例,连续200小时不睡者,仍能保持身心功能正常,一两夜失眠自不会造成任何困难。偶而失眠之后,如不担心失眠...

热心网友

对失眠者的十点建议  以下建议,只能适用于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轻度失眠者。如因疾病导致严重失眠,或长期睡眠困扰而患失眠症者,需要找医生进行治疗。   1.首先建立信心  对生活中偶而遇到失眠经验,不必过份忧虑,相信自己的身体自然会调节适应。人的身心弹性甚大,本文中曾引述案例,连续200小时不睡者,仍能保持身心功能正常,一两夜失眠自不会造成任何困难。偶而失眠之后,如不担心失眠的痛苦,到困倦时自然就会睡眠。失眠之后愈担心会再失眠的事,到夜晚就愈难入睡。   2.安排规律生活  避免失眠的最有效方法,是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入寝与定时起床的习惯,从而建立自己的生理时钟。有时因必要而晚睡,早晨仍然按时起床;遇有周末假期,避免多睡懒觉;睡眠不能贮储,睡多了无用。   3.保持适度运动  每天保持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运动,藉以灵活身体各部器官。惟剧烈运动,睡眠前应尽是避免,有人想藉睡前剧烈运动,使身体疲倦而后易睡,是错误的。   4.睡前放松心情  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份劳心或劳力的工作。即使明天要参加考试,也绝不带着思考中的难题上床。临睡前听听轻音乐,有助于睡眠。   5.设计安静卧房  尽量使卧房隔离噪音,而且养成关灯睡觉的习惯。   6.使睡床单纯化  养成睡床只供睡眠用的习惯;不在床上看书,不在床上打电话,不在床上看电视。因为在床上进行其他活动时,常常破坏了自己定时睡眠的习惯。   7.睡前饮食适度  睡前如有需要,可适度进食;牛奶、面包、饼干之类食物,有助于睡眠。过饱对睡眠不利;而咖啡、可乐、茶等带有刺激性的饮料,尤不利于睡眠。   8.饮酒不利睡眠  不少人对酒产生误解,误认饮酒有助于睡眠。固然,酒后容易入睡,但因酒所诱导的睡眠不易持久。酒气一消,容易清醒,醒后就很难入睡。而且酗酒者容易导致更严重的窒息性失眠。   9.忌服安眠药物  失眠者切忌未经医师处方,即自行购用安眠药物。即使明天要大考,一夜失眠也不一定影响成绩。而安眠药虽能使人入睡,但第二天药后的副作用,反倒对人身心不利。   10.失败后的作法  如以上建议不能生效,建议你仍保持定时上床的习惯。如实在无法入睡,即起床做一些最不令人烦心的活动。此时不宜使身心过劳。如想用伏地挺身之类活动,企图使自己由疲惫而睡眠,效果将是适得其反。

热心网友

怎样睡个安稳觉——世界睡眠日关注失眠症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姜长青通常,人们习惯地认为成人每天应该有8小时的睡眠,但实际个体差异相当大。有的人可能睡够4~6个小时就能满足生理需要,健康人群中大约有10%属于这种情况,15%的人睡眠超过8个小时甚至更多,总人口的平均睡眠时间大约为7.5个小时。  有些人睡眠时间不长,但一觉醒来感到舒适满足,另一些人睡眠时间虽然不短,但不...

热心网友

怎样睡个安稳觉——世界睡眠日关注失眠症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姜长青通常,人们习惯地认为成人每天应该有8小时的睡眠,但实际个体差异相当大。有的人可能睡够4~6个小时就能满足生理需要,健康人群中大约有10%属于这种情况,15%的人睡眠超过8个小时甚至更多,总人口的平均睡眠时间大约为7.5个小时。  有些人睡眠时间不长,但一觉醒来感到舒适满足,另一些人睡眠时间虽然不短,但不是多梦,就是易醒,睡了一夜总觉得没有睡醒,困倦异常。所以临床上在判断一个人睡眠的好坏时,应同时考虑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睡眠分期与节律  睡眠共分5期,每晚8小时的睡眠中,每90分钟左右各个睡眠期循环一次。其中前四期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或称慢波睡眠(SWS),最后一期为快速眼动睡眠(REM)。  SWS是从朦胧入睡开始,随后睡眠逐渐加深,一直到熟睡的整个过程。此期脑电呈慢波,眼球没有活动,故称非快速眼动睡眠。按睡眠时的脑电图模式,此期又分为4期。  入睡期:是清醒和睡眠之间的转换期,人很容易醒来,约占睡眠总时间的10%。  浅睡期:此期容易觉醒,入睡困难者,常自行惊醒,约占整个睡眠期的50%。  中睡期:此期意识消失,不易觉醒,在每个睡眠周期约延续1小时左右。  深睡期:此期睡眠深,觉醒相当困难,在每个睡眠周期中约持续30分钟,然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  在整个睡眠周期中,SWS与REM有规律地交替出现,两种不同时相睡眠各出现一次为一个睡眠期。每个周期历时70~90分钟,入睡后必须先经过SWS阶段,才能进入REM。  睡眠剥夺实验  睡眠剥夺实验,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人为失眠。了解睡眠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包括心理的和生理的机能紊乱,有助于临床上认识睡眠不足的后果。  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国外有一位生物学家,因为一向睡得比较少,所以他认为睡眠并非人体的生理需要,只是人的一种习惯。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正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让自己为研究对象,让几位助手严密地监视他,不让他睡觉,也不让他打盹。他想睡的时候就立即提醒他。实验进行了10个昼夜。这位生物学家坚持了240个小时不睡觉。在体验中,虽然没有发现身体出现什么疾病,但他的精神状态却发生了显著变化。注意力变得很难集中,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实验结果有力地说明,如果一个人没有睡眠,身心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  进一步的实验是选择性睡眠剥夺。观察者只要发现睡眠中的受试者出现眼动或脑电变化时,立即将其唤醒,就可以选择性地终止REM。剥夺REM在短期内并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受试者或许会出现轻微的焦虑不安、急躁、易激惹等表现,但当剥夺时间较长时,有出现幻觉和恐怖感的报道。  怎样判断失眠症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质和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在失眠者中,以入睡困难最为常见,其次是睡眠表浅和早醒,有些表现为睡眠感觉缺乏,通常以上情况并存。  失眠持续的时间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仅仅几天的短暂失眠是一种正常现象,诊断不宜扩大化。以下是确诊失眠症的具体标准,供参考:  1.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  2.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  3.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  4.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5.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  失眠症与安眠药  安眠药的使用是极为广泛和随便的,目前这种倾向有增加的趋势。  对于应用安眠药引起药物性睡眠的脑电研究证明,药物睡眠不同于生理睡眠,其中突出的是REM的比例显著减少。安眠药引起的药物性睡眠表面上似乎满足了睡眠时间,实际上却使患者长期处于较大失眠时还严重的REM剥夺状态,而REM对人体来说是SWS所不能取代的。安眠药使用者的自我感觉也表明了这种情况,服药后虽然整夜入睡,但REM严重不足,因而早晨醒来仍然昏昏沉沉,好像没有睡够。对于通常的失眠症患者来说,安眠药虽有助于睡眠,但不应常规使用,使用期最好不要超过21~28天,并选择半衰期较短的药或间断给药(每周2~4次),以减轻白天的镇静作用。  长期使用安眠药会使机体产生依赖性。药物依赖者一旦得不到引起药物依赖的药品,就会产生戒断症状,在安眠药物中以速可眠、眠尔通、安眠酮等产生的药物依赖性较为严重,尤其是安眠酮的滥用已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后果。为此,临床医生和失眠者必须重新认识睡眠和失眠症,重新评价安眠药的作用,慎重使用安眠药。  失眠症的心理与行为干预  治疗失眠症首先应强调睡眠卫生,特别是一次性或短暂失眠可望通过这些措施得到解决,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1.保持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准时上床和起床,白天不午睡(包括节假日)。  2.睡在床上的时间不要超过睡眠障碍之前的时间。  3.停止饮用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的物质,如咖啡、浓茶、酒精等。  4.定时进食,晚餐不宜过饱。  5.避免入睡前阅读带刺激性书刊。  6.在入睡前做放松活动,如按摩、推拿、静坐等。  7.卧室内环境要舒适,温度适宜,避免噪音、亮光。  8.如卧床20分钟不能入睡,应起床,等想睡时再睡。  9.早晨起床后要坚持体育锻炼。  失眠症病人最突出的特点是极易对睡眠产生恐惧,当夜晚来临时费尽心机地思考如何尽快入睡,同时害怕失眠,造成内心冲突,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一种办法是顺其自然,采取能睡多少就睡多少的态度。  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还包括放松疗法、生物反馈技术、认知-行为治疗等疗法,具体实施可在临床医生和心理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信心”治失眠症为什么治疗失眠症,忠者必须树立坚定信心?医师在临床上接触到的失眠症患者,绝大多数是屡经转医,他们找这位医生看过几天之后,感觉疗效不太满意,随着就去找另一位医生去治疗。如此反复易医的治疗方法不仅会增加疾病的治疗难度,并且也会影响到病人的精神情绪和治疗的信心。凡是屡经易医的失眠症病人,医师皆告诉病人:治病必须要有信心。并且建议病人最好固定找一个大夫治疗。观察表明,专人负责的治疗方法,可明显的提高疗效。  失眠的治疗,可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不管是失眠还是顽固性的“失眠症”,正确对待失眠现象,是治疗失眠的基础。对失眠的治疗,不能操之过急,要有充分的信心和作好打“持久战”的精神准备,因为一般人的失眠,都不是一两天,而是持续了一段时间的,也可以说具有了习惯的某些特征的。大家都知道,要改变一个习惯,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在治疗开始以后,就要准备症状有反复,决不能因为疗效有起伏波动就失去信心,也不要因为试一两个晚上没见效就放弃治疗或者另觅地方。因此,治疗失眠症时患者必须要有坚定的治病信心。否则的话,很难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