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学”是什么?
热心网友
何谓显学?顾名思义,就是显赫一时的学说、学派。一位知名的经济学家曾总结道,原始社会的显学是巫术,所以巫师在那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实即便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封闭的部落里依然如此;欧洲中世纪的显学则是神学,罗马教廷拥有生杀予夺之大权,布鲁诺就是被其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的;而在中国的帝制时代,显学则是孔孟的儒家学说,国家选贤任能的科举考试使用的也是其经典的“四书”、“五经”;十七八世纪的欧洲,显学则是哲学,物理学家牛顿、笛卡尔,数学家莱布尼茨等都以哲学家自居,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更是公认的哲学大师;到了20世纪,尤其是进入70年代,欧洲的显学是经济学;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异军突起的显学也是经济学。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整整100年的时间,高悬于国人头上的两把利剑就是“亡国亡种”,与之相对应的显学就是探讨、研究中国如何“救亡图存”的学说、理论,如哲学、历史、文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传统国粹自然也是研究和实践的一大方向。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陈寅恪、蔡元培、梁漱溟、冯有兰、熊十力、陈垣、胡适、陈独秀、鲁迅、老舍、金岳霖、沈从文、钱钟书、巴金、梁实秋、徐志摩、郁达夫等人就是代表,其中没有一个是经济学家。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显学也是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处于主流地位的也没有经济学的立足之地。 中国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家成为社会的显学,认真算起来只是从1992年确立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以后。所以,目前经济学家的异常火爆就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粮食、商业及供销系统的惟我独尊一样,都是“时也,命也”,跟个人的努力、才华没有任何关系。与经济学家打的交道多了,我经常在恍惚中看见他们的神色——矜持,儒雅中遮掩不住的自傲,就像在物质极度匮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卖食品、卖生活物质,尤其是卖肉的脸上显露的一样,当然他们毕竟是文化人,表面还是温文尔雅的。 一个行业的催生靠的是天时与地利。经济学成为显学,天时就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千年未遇之变局,是市场经济的框架之确立,今天经济发展的水平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地位高低、价值大小、有没有话语权的最重要因素。地利,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靠摸着石头过河完全无法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也无法有效地提升一个区域、一个城市,乃至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则国家的发展战略与走向,中则区域经济与城市经营的提升,小则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都离不开经济理论的指导,加之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不仅登堂入室,而且纷纷进入政府成为国家的行政首脑,更大大地推动了这一波浪潮。。
热心网友
著名的学说、学派
热心网友
显学,就是影响广泛、地位显赫的学问。“显学”一词出于《韩非子》,书中有这样一句“世之显学,儒、墨也”,意思是说儒家和墨家的学说是当今世上影响广泛、地位显赫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