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多发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常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请问:出现哪些症状时可以怀疑为患急性肾炎?

热心网友

急性肾炎大部分病人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史,链球菌感染与急性肾炎发病之间有一定的潜伏期,通常l一2周,也可短于1周,最长可达4周,一般认为皮肤感染的潜伏期较咽部链球菌感染为长。也就是说本病发病前2一4周常有上呼吸道炎症如咽峡炎、扁桃体炎等,以及丹毒、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史,急性感染症状减轻或消退后开始出现肾炎症状。肾炎的严重程度并不取决于前驱感染的严重程度。起病时症状轻重不一,除水肿、血尿之外,成人常伴...

热心网友

急性肾炎大部分病人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史,链球菌感染与急性肾炎发病之间有一定的潜伏期,通常l一2周,也可短于1周,最长可达4周,一般认为皮肤感染的潜伏期较咽部链球菌感染为长。也就是说本病发病前2一4周常有上呼吸道炎症如咽峡炎、扁桃体炎等,以及丹毒、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史,急性感染症状减轻或消退后开始出现肾炎症状。肾炎的严重程度并不取决于前驱感染的严重程度。起病时症状轻重不一,除水肿、血尿之外,成人常伴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小儿常见头痛、恶心呕吐、心悸气急,甚至抽搐。轻者可毫无症状,仅尿常规略有改变。约3%一5%的病例病情严重,甚至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为重型急性肾炎。 (1)尿液变化:40%~70%病人出现肉眼血尿;尿色如洗肉水样或如红茶及酱油样,约持续l一2周转为显微镜血尿。镜下血尿多数在6个月内消失,也可持续l~3年才完全消失。发病初期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无尿(全天尿量少于100m1),若超过3天无尿表示病情严重,此时往往出现氮质血症(血尿素氮>7.14mmol/L);表示肾功能受到损害。在疾病的恢复期尿量逐渐增多.可高达2000ml以上,肾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 (2)蛋白尿:急性肾炎病人几乎均出现蛋白尿,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通常随病变轻重程度而增减,蛋白尿较其他症状消失慢,水肿消失后,蛋白尿仍可持续1—2个月,甚至更久才会逐渐消退。 (3)水肿:水肿常为起病首见症状,见于70%~90%的病例,轻重不等。轻者仅为眼睑浮肿,严重时可延及全身,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胸水、腹水等症状。水肿一般在2~3周内开始消退,尿量会逐渐增多。 (4)高血压:急性肾炎80%左右病人可有高血压,血压常为中等程度增高,成人一般为18.7—22.7kPa/12.0—14.7kPa,偶见较严重的可发展为高血压危象,但舒张压很少超过.

热心网友

病因病理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 phritis,以下简称急性肾炎)是起病急,临床上以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为主要表现的肾脏疾病。它属于中医学"风水"、"水肿"等病证的范畴。《素问·水热穴论》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藏府,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腑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对病状的描述,与急怀肾炎相似...

热心网友

病因病理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 phritis,以下简称急性肾炎)是起病急,临床上以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为主要表现的肾脏疾病。它属于中医学"风水"、"水肿"等病证的范畴。《素问·水热穴论》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藏府,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腑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对病状的描述,与急怀肾炎相似。急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学龄儿童最为多见,青年次之。国内有单位统计,20岁以下者占93.78%,其发病率达0.49%。一般男性发病率较高,男女之比为2:1。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提高本病的治愈率显示了良好的前景。 【病因病机】    风邪与寒、热、湿、毒等邪气兼挟侵袭是本病的主要原因,肾元亏虚则是发病的另一因素。过度劳累、汗出当风、冒雨涉水等则为本病发病的诱因。    急性肾炎的病位在肾,涉及肺、脾、肝、甚至于心。其病性是肾虚为本,风挟寒热湿毒等邪为标。病初以实证为主,后期多虚实夹杂,久损不复也可成为虚劳之证。本病病机的转化主要表现在主导病邪的转化和虚实的转化。如初起以风寒为主者,病程中风寒可以化热;初起以风热为主者,病程中热邪可以化毒草生火,或伤阴耗气;风热合湿,可成为湿热火毒,湿热伤及脾肾,火毒灼伤脉络,耗气伤阴,可致阴虚阳亢等等。病程较短者以邪实为主;病程长者,正气耗伤,正虚邪存,难以痊愈。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气滞、血瘀、痰湿等兼挟证。    西医学认为急性肾炎大部分发生于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之后。其他致病微生物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疟疾、乙型肝炎、麻疹、水痘以及肠道病毒感染等,也可诊发肾炎。其发病机理是抗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所致。此外,异种蛋白、肿瘤蛋白等也可引起急性肾炎,但较感染后引起者少见得多。    急性肾炎的病理形态为弥漫或系膜增生性肾炎,炎症轻重不一,弥漫程度亦不完全相同,较轻者4-6周后可完全痊愈;较重者,特别是有新月体形成和重症出血、渗出、坏死型则常需经2-3个月,才逐渐恢复,恢复后还会在肾小球中形成疤痕。一部分急性肾炎患者,即命名其临床症状好转,炎症却可迁延数月,甚至1-2年才能逐渐恢复,其中一部分甚至可发展成为慢性肾炎。 【诊断】 (一)水肿 绝大部分急性肾炎患者有水肿表现,程度可轻可重。在发生水肿之前,病人都有少尿。少数病人可无明显水肿,但有水钠潴留、尿量减少等,由于症状不明显,往往易忽视。 (二)高血压 约2/3的病人有高血压。除水肿之外,它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血压增高往往与水肿、血尿同时发生,常为中等程度,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严重者可发生高血压脑病。 (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多有轻、中度的头痛、头晕、恶心症状,理者烦躁不发甚至视力障碍。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小动脉缩窄、痉挛。 (四)全身症状 成人可无明显全身症状,或仅有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儿童常有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精神不振奋、心悸、气促,甚至发生抽搐。若前驱感染仍然存在,则可有发热等相应症状状。 (五)实验室检查 1、尿的改变 ①血尿:约40% 70%的病人可见到。②尿蛋白:常为十 ++,定量通常为1-3g/d。③尿沉渣检查:可见到多形性红细胞占80%以上,每个高倍视野红细胞至少10个以上。也可见到白细胞、上皮细胞、透明管型及里面粒管型。 2、血常规检查 ①大约一半病人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降低,但严重贫血少见,消肿利尿后血红蛋白即恢复正常;②感染灶未愈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常增高;③血沉增快,一般在30-60mm/h(Westergren法),随着急性期缓解,血沉逐渐恢复正常。 3、肾功能检查 ①血尿素氮、肌酐增高;②对氨与尿酸分泌和葡萄糖吸收功能减低;③血浆二氧化碳含量正常或稍降低,血清钾浓度轻度增高,若少尿持续时间较长,则可中度增高。利尿开始后这些现象即恢复正常。    急性肾炎病人大多有肾功能障碍,尤其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肾小管功能也常减退。但在恢复期,肾小球滤过率及滤过分数增高,血浆尿素氮等也随之恢复正常。只有极少数严重少(无)尿者,才会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4、其他检查 ①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激酶、抗透明质酸酶及抗脱氧核糖核酸酶增高显著者,提示这种肾小球肾炎是链球菌后肾炎;②血清补体测定急性肾小球肾炎绝大部分血清补体浓度降低。C3降低较为显著;③尿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在血液和尿液中出现,意味着体内有纤维蛋白形成和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分解代谢增强。尿FDP测定能更准确地反映肾血管内凝血。有人认出尿FDP浓度能反映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活动性和严重性。尿FDP持续增高,还可说明肾小球内纤维上皮新月体形成的严重程度。此外,尿FDP增高还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有关。    急性肾炎的主要并发症有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继发感染等。急性肾炎在急性期的死亡率为1%-3%,心力衰竭及尿毒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急性肾炎的诊断要点: 1、 起病急,好发于青少年。 2、 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常有水肿、高血压或短暂的氮质血症等表现。 3、 过去无肾脏病史,部分病例症状出现在前驱感染后2-3周。 4、 多数病例预后良好,一般在数月至1年内痊愈。 【鉴别诊断】    对典型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尿液改变即可诊断。对轻症患者或少数以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高血压脑病等为初起症状的不典型急性肾炎,要通过详询病史和全面系统检查,才能确诊。急性肾炎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一)发热性蛋白尿 各种发热疾病都有可能出现蛋白尿及管型尿,有时也有镜下血尿,易与不典型急性肾炎相混淆。但其不伴有水肿、高血压等,热退后尿异常迅速消失。急性肾炎改变多在感染后1-3周出现,并延续较长时间,同时伴有水肿、高血压等,两者临床表现大不相同。 (二)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常见有腰痛、血尿、蛋白尿等与急性肾炎相似的临床表现。但急性肾盂肾炎一般无少(无)尿表现,少有水肿和高血压,尿中白细胞明显增多,有时可找到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增养阳性,抗感染治疗有效等,均可帮助鉴别。 (三)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3-5天出现,潜伏期短,其肾功能呈进行性损害。通过询问病史及理化检查也不难鉴别。 (四)过敏性紫癜肾炎、狼疮性肾炎及继发于全身疾病的肾损害。首先可从病史上及各种全身性疾病的特异表现上进行鉴别。如过敏性紫癜或系统性红斑狼疮在病程中可以出现急性肾炎综合症的表现,但这两种疾病往往伴有明显皮肤损害、关节酸痛或关节炎症状。前者束臂试验强阳性,后者血中狼疮细胞及抗DNA抗体阳性等。通过追询病史和细致全面检查可以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