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姐姐问J---集团军和方面军、军区是什么关系??集团军的级别多高??

热心网友

集团军最低,方面军次之,军区最高。

热心网友

自80年代开始,就有谣传说要取消所有的大军区。加上“战区”和“前线”的出现,军区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呢?它们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一个可能就是后勤支援。1999年夏天,解放军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合成后勤规范。”那么,合成后勤支援是怎样构成的呢?是否在各大军区统一执行?  目前,根据可靠的消息,解放军陆军有七个直升机部队。这七个直升机编制被配置给了“军区和集团军。”沈阳军区有一个“心理战部队,”各军区还有特种部队。那么,这些部队是从属于什么样的指挥控制系统呢?他们和军区,集团军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军区和集团军之间的关系是很值得研究的。在毛时代,精锐的集团军是不受军区指挥的。现在的集团军归谁指挥呢?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有关解放军将一些师编制成为旅的做法。这就出现了更多的问题等待回答。开销有多大?有多少个师被改编成旅了?是否都要编成旅?有多少旅装备了新型武器?  四、装备  另一个问题就是解放军的装备。众所周知,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型号很多,大的到坦克大炮,小的到小型武器和制服。这就给后勤支援,训练,安全,部件管理,维护带来了种种的麻烦。  (谈到小型武器和基准战斗单位的问题,请见发表在“军参”的“美国国防大学学生眼里的中国陆军。”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解放军的步兵缺乏起码的步兵反装甲武器。)  另一个问题就是新型的5。8x43毫米87式自动步枪带来的种种问题。87式自动步枪的败笔确实给中国的陆军造成了退步。(1。部件多,不利于实战。2。枪短,两点式瞄准系统不精确,要借助于瞄准镜。3。后置式三十发弹夹影响了卧倒射击。)中国陆军需要十多年的时间给所有的部队装备5。8毫米武器,以代替自朝鲜战争就开始使用的7。62毫米轻武器,包括自动步枪和班用轻机枪。与此同时,有的部队使用56式自动步枪(AK47),有的部队使用81式自动步枪,有的部队使用74式轻机枪,都是7。62毫米。很明显,给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陆军换上一种全新的,未经实战考验,完全异类的弹药是不明智的,光是后勤补给就是个巨大的问题。  五、中国陆军的合成作战能力  要实现合成作战,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可靠,保密,耐用的通讯手段。很明显,解放军为此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十年前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所有这些都局限于上级指挥机关。战术电台呢?有多少?部署的最低单位是哪一级?是不是所有的连级指挥员都有战术电台呢?多少排级指挥员有战术电台?班长配置了没有?是否有同步加密和解密能力?他们还要使用密码本吗?难道中文就没有人能破译吗?  美军的战术电台都有高频同步加密和解密的能力,并且装备到了战斗班,换句普通话就是说,说的是人话,送出去的是密码,接收到的也是密码,听到的却是人话。  (谈到此,建议读者看看影片《与风对话》“THE WIND TALKER”。此影片是描述二战太平洋逐岛战时,为了防止日军监听海军陆战队基准单位和上级之间的通讯联络,海军陆战队招募了美国的纳瓦哈印地安人作为通讯兵,他们使用部落语言进行通讯联络,对日军有效的封锁了消息。)  经过数十年对通讯设备的改良,中国陆军是否具有了足够的战术通讯能力呢?上级指挥员是否能有效的使用通讯手段具体指挥排和班呢?如果是这样,中国陆军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  如果解放军的通讯手段达到了这一步,中国的陆军作战单位就需要无数的战术电台,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这也就同样使解放军在电子战的状态下更加脆弱。中国陆军清楚这个问题,问题是怎样更好的保护自己。  美军的步兵班不但有战术电台,而且正在装备手掌式互联网电脑。这样一来,班一级的战斗单位不但清楚知道自己的位置,战役环境,而且各级指挥机关也清楚地了解班一级战斗单位的位置和所处的形势。  正如我的语录所言,战争的本质就是混乱。如何最大限度的控制混乱就是赢得战役胜利的关键。上级指挥机关和总指挥部了解班一级最具体的战局在现代化“高科技”战争中成为关键,这样,计算机甚至可以自动调配坦克支援,空中支援,地面支援。  有一张官方图片也很有趣。图中为解放军演习部队的指挥中心,一排电脑,士兵在电脑上操作。但仔细观察一下,所有的电脑都是白色的。问题1,军用电脑的功能是否和民用的一样呢?问题2,计算机的色彩。问题3,计算机到底是怎么和战术行动一体化的呢?  对照一下美军的军用笔记本式电脑。A。防水,防磁,防震。B。绿色。C。体积小。D。电池的使用时间是民用笔记本电池的三倍。  使用计算机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源。放开电池不谈,解放军的后勤部队在战场条件下是否能源源不断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援?有足够的发电机吗?有足够的技师来使这些不听话的发电机正常工作吗?另外,象夜视仪(NVG),激光瞄准装置都需要电池。那么有没有可能提供不同型号的充足的电池支援呢?有没有大功效的电池提供给正常的训练呢?这些都是解放军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师和旅以下战斗单位的标准问题。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中国陆军真是对合成作战有严肃的态度的话。比如,你是一个师长,下属有步兵团和坦克团,你将要在开阔的平原上作战。这样,你就需要把装甲部署在一线,这就意味着你要把步兵和坦克结合在一起。如果步兵没有装甲车辆,你还是要把步兵安排在其它机动车辆上以跟上坦克的前进速度。接下来,你到了预备进攻阵地,然后开始进攻。进攻到了一个城市,你就要重新组织作战部署,将步兵部署到第一线,坦克部队作为火力支援。在一个快速进攻的战役中,一天中你要组织,再组织,组织,然后再组织。  举这个例子的原因还是针对“标准化”而言。再比如,你是一个步兵营长,你的上级命令你把一个连配属给一个坦克团。那个坦克团也要送过来一个坦克营配属给你。在发起进攻之前,你和坦克营长只有一个钟头的时间重新组织搭配坦克连队和步兵连队。那么,这个坦克营装备了什么样的坦克?性能如何?装备了什么样的炮和炮弹?坦克上的机枪和你步兵的是否用同一种弹药?你还要给他们吃饭,那么坦克营的人数是多少?坦克的重量是多少?宽度是多少?55顿的坦克会不会压塌你前进通道上的桥梁?或者这些坦克是35吨的?  你需要了解所有的一切,可能还要更多。如果一切装备,指挥系统都是“标准化”的,做这一切将会很简单。自二战结束后,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几乎天天都在做这件事。步兵和坦克部队之间相互知道对方的要求和状态。即便是这样,就是人员问题,当天的出勤率,多少辆车辆能正常使用,运兵车的状态等等就够头疼的了。以上所有还没有涉及象坦克部队和步兵的电台是否能顺利通讯,轻武器的弹药是否可以交替使用等等的问题。时间不允许你到一个新组合的战斗编制去慢慢适应。  六、再谈合成作战:标准化,最后还是标准化。最关键的一环。  比如,在解放军组织旅的编制时,俄制SA-15地空导弹系统的部署就是一个问题。是否是把一个营的地空导弹部队部署给作战部队?如果是,那么后勤支援最为关键。同时还要训练人员,保证训练标准,保证所有的SA-15单位都在做同样事情。但是,这里有个很大的矛盾。那就是地空导弹部队在平时不会和地面作战部队驻防在同一营地。即便每次都是同样的部队相互搭配支援,每次行动时他们仍然还需要熟悉对方。在驻地和野战的操作是不同的。那么实际地面作战部队指挥官对地空导弹了解多少,在战时又怎样根据需要使用地空导弹部队呢?  另外一个做法就是给每个步兵营配备两个SA-15单位。那么师级指挥部又是怎样安排部署的?无论是集中使用还是分散使用SA-15,这都是一个永远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军队经常重新组合的原因。支援火力在重新组合的时候可能集中使用,在下一次重新组合时又要分散使用。  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特种部队集中起来,在野战情况下进行训练。被分配给地面作战部队的机会越多,从驻地到执行野战指挥的进程就越顺利。但是,野战训练对设备的磨损极为严重,可以说是极端的严重。到目前为止,解放军的做法是把这些设备留在驻地,以保持完好的状态。  七、地面作战部队的地位  自从1927年以来,解放军的地面部队就占据着主导地位。最近,有消息说解放军要组建一个“地面作战部”的建制来协调合成作战能力。这就意味着地面部队主导地位的削弱。这样,海军,空军和二炮部队也就和陆军具有了相同的地位。其实,这个机构的建立对陆军合成作战能力不利。一个新的机构对已经进行中的合成作战行动将是一个阻碍和拖延。  中国在七十年代末取消了单独的防化部队,工程兵,通讯兵部队,炮兵,装甲兵等兵种。主要原因就是各兵种之间的掣肘。每个兵种都在为自己争更多的好处,就是一个简单的演习,也要层层扯皮上报到最高指挥机关。最后,各兵种的办公机构统一被规划到了总参作战部的领导下。独立的地面作战部也同样会影响到合成作战的能力。  中国军事观察家们普遍认为解放军对合成作战讨论的多,实践的少,表现也不是很出色。其中原因不是很清楚。到底是因为惧怕变化还是思想落后?也许是两者兼有?但思想落后又不太可能。从总参,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的出版物看来,不是这个原因。这些出版的著作清楚的显示他们对美国陆军的FM100-5很了解。他们谈到了在天空,地面,海洋,互联网的“多层次战争。”也许军方上层比较了解,而基层比较闭塞落后。如果思想落后是实际情况的话,那么拒绝和反对变化的倾向就有可能发生。这也许是改革的关键问题,让中层和基层指挥员了解他们的应该做什么,然后让他们认识到合成作战的可能性和意义,并且让他们明白这种新的战术将不会刺激他们的神经。  八、合成作战的可能性  很明显,解放军正在发展一个合成化的指挥,控制,通讯的组织结构。同时,军方也在为合成作战做着规划。这个主导思想也许基本完成了,但是还没有发展到怎样把一个野战排配属给一个坦克连那么具体的程度。就从一个官方的训练记录片来举例来看,解放军在合成作战能力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影片的主导思想似乎是这样的。不同的作战部队同时出现在一个作战区域,在同一时间圆满完成各自的任务,看起来这好象就是“合成作战,”其实合成作战不是这样简单的。在这个影片中,没有看到任何一个营级或连级的先头挺进部队呼叫空中支援并指导战斗机施行地面打击的行动。早在1940年,德国国防军就开始这样做了。到了1945年,欧洲和太平洋战区几乎所有的参战国部队也都开始这样做了。  这让我想起了美军在进军巴格达路上的一段插曲。当时有英国战地记者跟随一支有一个连兵力的美军先头部队,电视在通过互联网直播。当这个连队前进到一处高速公路边的政府办公建筑群时受到了抵抗。先头部队集体隐蔽,发射了几枚“标枪”式步兵导弹。但抵抗仍然继续,但只听见枪炮声,看不到对方的火力,因为自始至终在一旁都有两名狙击手在瞄准着建筑群。步兵这时呼叫坦克支援,不到二十分钟,三辆M1A2坦克出现在建筑群前方,两辆坦克实施正面炮火打击,一辆从侧后进入了建筑群。但那辆从侧后攻入的坦克很快又退出了战斗,显然对方有反坦克武器。这时,电视上出现了步兵排长手持电台呼叫空中支援的画面。不到三十分钟,只听空中战机轰鸣,步兵后撤了一百多米,躲到了高速公路的另一面。大地颤抖,几声巨响之后,电视画面显出那处建筑群变成了一片废墟。之后,坦克再次进入。二十分钟后步兵进入打扫战场。这是一次印象比较深刻的合成作战的实战画面。  小结  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同时做着许多事情。解放军正在努力提高军官和士兵的教育程度,准备把三年兵役期限改为两年(两年的期限严重的影响了部队的质量),贯彻实施“现代高科技的局部战争”理念,把野战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的过渡更好的结合起来,取消所有的商务经营,还要设计台海开战的紧急计划。所有这一切对任何一个国家,对一个军队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干扰。象美国的陆军一样,中国陆军是最保守的力量,但他们也许正在努力寻找着在现代化战争条件下的新位置。 。

热心网友

集团军低于方面军,方面军属于军区。西方国家没有叫方面军叫集团军群,苏联的方面军又叫驻外军队集群。集团军就苏联来说大于师小于方面军。就美国来说大于军小于集团军群。就中国来说土地更革命时期:军委总部 方面军 军团 军抗日时期:军委 八路军新4军 解放战争时期:军委总部 野战军 兵团 军。90年代:军委总部 军种战区 集团军舰队军区空军省军区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