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答: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的改善,超重和肥胖的人增多,40岁~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糖尿病的也逐年增加。许多Ⅰ型糖尿病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往往在健康体检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对于年长、体胖而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病人主要依靠营养治疗,通过控制饮食来减轻体重,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加热能消耗量,必要时用药物治疗。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 1。控制总热量:要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体重、年龄、性别和体力活动情况来确定总热量,原则是使病人体重略低于或维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一般老年人,每日摄入热量在1500~1800千卡,胖人宜减少到1200~1500千卡。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60%左右,相当于主食300~400克。粗杂粮中的糖类分解较缓慢,适于糖尿病人。还应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每日可吃瘦肉类(包括鱼、蛋和大豆制品)150~200克,牛乳250克。 2。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要充分:高纤维食物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有利于平衡血糖。因进食量减少可引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故宜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类含果糖较多,血糖控制不好时最好免食。可另外口服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片(丸)来补充。 3。防治并发症:糖尿病时脂肪代谢紊乱,血脂高,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快。食物中必须控制胆固醇含量,一般不超过300毫克/日,相当于每日一个鸡蛋。少食或不食动物油脂及含胆固醇高的动物脏腑类食物。糠尿病病人还易并发肾功能不全,要经常检查尿蛋白。 。
热心网友
正确的营养饮食治疗应协调三大物质比例,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55%,蛋白质15%~25%,脂肪30%~35%。饮食应以优质蛋白质即动物蛋白(牛奶、鸡蛋、瘦肉)和粗纤维食物(蔬菜)为主。水果并非都不能吃,除了哈密瓜、香蕉等含糖分高的水果外,其它一些含糖量少、水分多的水果,如苹果、杏子、不太甜的西瓜、橙子都可以适当食用。糖尿病人常认为吃饭后血糖升高,才需要服药,如果不吃饭则不需服降糖药。这种认识误区所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不进餐不服药有可能会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而危及生命。 正确的作法是当病人很少进餐或不进餐时,不应按平时的剂量服用口服降糖药,应及时去医院就诊,由医生来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也不能随便停药。但食量正常的患者,进餐后应按时服药。有些病人去医院检查血糖时,因早餐未按时服用降糖药,结果检查餐后血糖发现很高。而医生复查血糖就是为了了解病人目前的服药方案能否良好控制血糖。如果不按规定服药,测出来的血糖值就丧失了真正的意义,医生就无法判断目前的治疗方案合不合理,甚至还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复查血糖当天也应按时服药。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吃水果,只是要有选择,宜吃桃、梨、橘子、柚子等含糖低的水果;不宜吃香蕉、柿子、红枣、山楂等含糖量高的水果。每日水果摄入不超200克,并计入总热量,保持总热量恒定。吃水果后注意检测血糖。 要改正一些饮食习惯,如别吃糖果;别抽香烟;少喝酒,更别空腹喝酒;别用动物油;少吃油炸品、动物内脏、脑、墨鱼、鱿鱼、蚝、蛋黄、奶油、蛋糕等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忌暴饮暴食;忌狼吞虎咽,应细嚼慢咽,这有利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饱腹感;少吃盐;少吃瓜子、花生、核桃、松仁等热量高的坚果。。
热心网友
一楼说的不对,关键是不能吃高脂食品,比如油炸,坚果,肥肉
热心网友
当然就是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