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摘:突然曝出的26亿元国债窟窿一度让华夏翻牌陷入尴尬境地,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华夏证券重组过程中形成的。中信建投证券随即上报给国务院,但到目前为止,仍不清楚将如何处置。 华夏证券一位人士表示,主要原因是一些分支机构擅自卖出客户的国债,其中涉及到济南、兰州和上海等地数家营业部。在华夏证券危机爆发后,资金链极度紧张,在客户讨债,而总部又不能补上的情形下,很多为总部融资的营业部就将客户存在华夏名下的国债予以透支。 “当时华夏证券为了执行证监会的指令,补足挪用的保证金,在没有任何正常融资渠道的情况下,命令下属分支机构通过高息融资的办法弄钱。很多营业部经理为了完成总部下达的指标,通过各种渠道弄来资金,包括从关系很好的朋友那里融资。但是,到了最后,甚至有营业部经理还受到生命的威胁,只好用此下策。”华夏证券的一位人士直言,“说实话,其它没有出现的窟窿谁也不敢打包票。” 这部分亏空最终应该由国家来“埋单”。按照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只有个人的资金可以得到90%的赔付,而那些挂在机构名义下的资金最终颗粒无收。“证券公司没有任何融资渠道,要填补保证金,只能将风险转嫁到机构身上。”华夏证券的一位债权人颇为无奈。
热心网友
我觉得很正常,另外券商肯定也有怎样那样的问题,只是没有暴露吧了,好在国债利率一路走低,形成的风险不是太大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央行在10月底要警告的原因!否则到时再集中捅出来会出现金融风险的!
热心网友
券商是中国证券市场最黑暗最邪恶的产物之一
热心网友
银行里卖的记帐式国债安全么?会不会被挪用?
热心网友
法律不健全、执法不力、处罚太轻、下不为例是屡教不改的根本原因。犯罪代价极其低廉,何乐不为呢?!!
热心网友
26亿元,很正常!其它券商的丑闻没有暴露,一旦捅出来会更吓人的!
热心网友
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