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补血类食物补血类食物有滋补人体之血的作用,宜于治疗血虚证。此类食物多味甘质腻,容易碍胃,故应用时多配用行气健脾的食物,如砂仁、萝卜等。湿证、脘腹胀满者及便稀者忌食。 胡萝卜(黄萝卜、红萝卜) 味甘、性平,归脾、肺经。作用:养血明目,健脾补气化滞。宜于血虚肠燥便秘,脾虚食滞不化。 菠菜 味甘、性凉,归胃、大肠经。作用:养血,止血,润燥。宜于血热吐血、便血,血虚肠燥便秘。虚寒证、腹泻以及尿路结石者忌食。 龙眼肉 味甘、性温,归心、脾经。作用: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宜于脾虚证兼有心悸、失眠、健忘等。湿证、热证、气滞证、胃腹胀满、食少便稀者忌食。 荔枝 味甘酸、性温,归脾、肝经。作用:补脾养血,生津止渴,理气止痛。宜于虚寒胃痛,腹痛、腹泻;气滞胃痛、腹痛,呃逆。热证、阴虚火旺者忌食。 葡萄 味甘酸、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宜于血虚便秘,脾虚食少,脾虚水停以及湿证。外感表证者(感冒)忌食。 花生 味甘、性平,归肺、脾经。作用:补血,化瘀,止咳,止呕。宜于瘀血胃痛,血虚便秘,反胃呕吐。湿证、气滞证、腹泻者忌食;不宜与香瓜同食。 花生油 味甘、性平。作用:滋补,润肠。宜于肠燥便秘。腹泻便溏者忌食。 乌贼(墨鱼) 味咸、性平,归肝、肾经。作用:养血滋阴。宜于胃病吐血,肠病便血及胃肠道出血引起的贫血。 黑豆 我国古时向来认为吃豆有益,尤其是黑豆可以生血、乌发,黑豆的吃法随各人之便,产后可用乌豆煮乌骨鸡。 发菜 发菜色黑似发,质地较发粗而滑,内含铁质,所以能补血,常吃又能使发乌黑,妇女产后也可用发菜煮汤做菜,作为补血之用。 咸萝卜干 萝卜干本来就是有益的蔬菜,所含的维生素B,极为丰富,铁质含量很高,是第一级的养生食物,咸萝卜干既咸且爽,吃起来别有一种风味,营养又多,其铁质含量除了金针菜之外超过一切食物。 补血类食物对血虚证也有治疗作用。。
热心网友
红枣、桂圆
热心网友
生活中有许多随手可得的补血食物。 补血食物以含有铁质的胡萝卜素为最佳,有的人以为常吃蔬菜类才会变成贫血。专家指出这是错误的观念,植物性的食物,不但含有铁质,胡萝卜素及其他养分,还有易于消化吸收的优点。以下介绍几种有关专家推荐的常见补血食物。 金针菜金针菜含铁量最大,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20倍,还含有维生素A、B1、C,蛋白质等营养素并有利尿及健胃作用。 龙眼肉龙眼肉就是桂圆肉,因为所含铁质丰富而且还含有维生素A、B、葡萄糖、蔗糖等,能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等症,孕妇和产妇吃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之类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咸萝卜干萝卜干维生素B、铁质含量很高,是高级养生食物,既咸且爽,吃起来别有一种风味。 黑豆我国向来认为吃豆有益,尤其是黑豆可以生血、乌发。黑豆的吃法随各人之便,孕妇可用乌豆煮乌鸡。 胡萝卜胡萝卜即红萝卜,日本人称作人参,含有维生素B、C,且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所以用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 菠菜是有名的补血食物,含铁质的胡萝卜素相当丰富,可以算是补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 。
热心网友
吃些含铁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鸡蛋、羊肉、牛肉、鱼、黑木耳、牛奶、豆类和绿叶蔬菜等,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预防缺铁性贫血,保证血液的输氧功能。补血菜谱猪肝瘦肉粥原料:鲜猪肝50克,鲜瘦猪肉50克,大米50克,油15毫升,盐少许。制法:将猪肝、瘦肉洗净,剁碎,加油、盐适量拌匀;将大米洗干净,放火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加入拌好的猪肝、瘦肉,再煮至肉熟即可。用法:每日1剂或隔日1剂,1次或分2次吃完,可长期食用。菠菜猪肝汤原料:鲜菠菜200克,猪肝100克,油15毫升,盐少许。制法:将菠菜洗净,切碎;猪肝切成小薄片,用油、盐拌匀,备用;锅中加清水500毫升,煮沸后加入菠菜及猪肝,煮至猪肝熟即可。用法:喝汤,食菠菜及猪肝,每日1剂,1次吃完。可长期食用。芝麻花生糊原料:黑芝麻、花生仁(连衣)各若干,白糖15克。制法:将芝麻、花生仁洗净,炒熟后研成粉末,每次各取15克,加入热开水120毫升至150毫升,调成糊状。再加入白糖调味即可。用法:趁温食用。每日1剂,1次吃完,可长期食用。但出现腹泻者应停用。黑枣桂圆糖水原料:黑枣20克,桂圆肉10克,红糖25克。制法:将黑枣、桂圆肉洗净,加清水500毫升,再加入红糖,煮熟或隔水炖40分钟即可。用法:趁热饮糖水,食枣及桂圆肉。每日1剂,l次吃完,可长期食用。功用:养血补血。适用于各种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