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奶奶过生日,家人买了个生日蛋糕给奶奶庆祝,孩子居然因此在家里大哭大闹。这样的事时有发生,平时的时候也总是不喜欢听见家人说别人的好(不分男女老少),让家人很是头痛,请教各位应该怎样引导她?

热心网友

 嫉妒是一种自然的情感。  嫉妒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反应。儿童的思维方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反应强烈,自控能力差,还不会理性思考,因此他们会根据外界事物对他们的利弊,做出直接的情绪反应,他们希望独占父母和老师的宠爱,希望能总是处于受表扬的优越者的地位,他们不能分析这种希望能否客观合理,也不会进行自我调节。所以,对儿童来说,嫉妒是一种十分自然的情感。  嫉妒心过强影响身心健康。  尽管嫉妒是孩子的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绪反应,但是如果嫉妒情绪过多过强,时间一久,它就可能成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从而使得宝宝在成长过程种,常会因嫉妒别人的成功而导致自己的苦闷,甚至演变成对别人的仇恨。从另一方面来讲,孩子嫉妒心过强,不仅会影响他的愉快成长,还会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嫉妒情绪过多过强,不应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而应对宝宝进行正确的引导。  嫉妒心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嫉妒心强的孩子往往自尊心和虚荣心也强。由此而发,嫉妒情绪既有许多消极因素,但也有一些积极因素。  消极因素是指,嫉妒心使人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自私而缺乏关心他人;嫉妒会制造矛盾,影响团结,嫉妒会孤立自己,不利于健康成长;严重的嫉妒会变成一种仇恨,而采取报复行动。  积极因素是指,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激励他的竞争意识,使他能积极努力,敢于竞争。因此,嫉妒利用得好,也可以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始动力。  正确排解宝宝的嫉妒  教育孩子积极向上  很多孩子好胜心强,总希望自己处处超过别人,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嫉妒心强的孩子往往自尊心、虚荣心都很强,家长可以适当利用他的虚荣心、自尊心激励他的竞争意识,使宝宝积极努力,这样才能超过别人。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你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别的孩子也希望得到表扬,在大家都努力获胜的情况下,结果可能是这次你胜利了,下次又变成他胜利了。因此,只要宝宝积极表现,那么不管结局如何,都是属于让人喜爱的孩子。而且这样的孩子既希望自己获胜,也能在心理上容纳别人的成功。  帮助孩子克服不足  嫉妒心强的孩子往往是由于自身存在某种方面的不足而导致产生嫉妒情绪,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出自身的不足,帮助他努力克服。如有的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画画画得比自己好而产生嫉妒心,家长可帮助他提高绘画的能力。这样孩子在比较自己和其他孩子的绘画水平时,能够有足够的自信,而不会因为自己没有信心导致嫉妒他人。只要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嫉妒心就会相对减弱。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对待孩子,当然,这种鼓励和表扬是适当的,不夸大其词的,这样,孩子就会形成自信的心理。自信的孩子往往比较乐观,他在对待别人的成功时,心态平和,而且相信自己也会成功。所以,自信心是排解宝宝嫉妒的一剂良药。  引导孩子正确竞争  孩子产生嫉妒心理后,家长不妨把它引导到树立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上来。为此,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别人领先获胜后,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是生气,而是应该激发起自己的斗志,敢于和对方展开竞赛。这次你获胜了,下次我要通过努力超过你,和你比一比。同时家长还要告诉孩子,别的孩子获得成功了,肯定有许多优点值得你去向他学习,你要把对方的长处学到手,这样你也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  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家长首先要自己养成开朗、豁达的个性,不为一些琐事而斤斤计较,如果家长在孩子的面前总是说一些嫉妒的怨言,孩子会以为爸爸妈妈也经常这样,那么嫉妒是一种正常的行为。相反如果家长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豁达的个性,就能减少嫉妒情绪。

热心网友

我觉得孩子周围的人、父母等亲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给孩子好的影响。不要放纵孩子的自私心理。更不能有意无意地引导孩子自私。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忽视。我觉得从小的教育很重要啊。

热心网友

有很多因嫉妒心过强而没有正确引导,身心遭受重创,心理不平衡,长大以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样的例子很多,之所以这样,是父母没有发现孩子这一特点并及时改正引导,所以使孩子痛苦,父母也痛苦,社会和他人也遭受痛苦。所以嫉妒心强会影响身心健康很正确,我很同意第一位回答者的说法,首先是教育孩子积极向上,凡事都要往好的方面想。其次是帮助孩子克服不足,嫉妒心强的孩子就是自尊心特强,一点点小小的挫折就会大受打击,所以只有做到最好,他才会满意,如果引导正确,那么他就会成为很优秀的人才。再者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才会做得更好,特别是嫉妒心强且又自卑的孩子最敏感,要特别重视。有了足够的自信心和别人竞争,就会百战百胜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家长要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孩子的模仿能力最强,要让孩子懂得谦让、宽容、体谅,教导他们这些都是美德,用实例或讲故事的方式去影响他的观念,从而使他改变不良的性格。

热心网友

那就是你们有点溺爱他了!

热心网友

教育

热心网友

平时不要过分宠他,要让他感觉他和其他人是一样的,平等的,没有什么特殊的。他有的是请别人也会有,别人有的是请他也会有,不必嫉妒别人。让他知道好事情应该让大家一起分享,才是快乐了。

热心网友

孩子嫉妒心过强,不仅会影响他的愉快成长,还会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嫉妒情绪过多过强,不应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而应对宝宝进行正确的引导。

热心网友

我同意第一位同志的观点,孩子好比是父母的镜子,自己的缺点(这些缺点平时在我们的行为中也许表现不出来),但在孩子的身上却有所表现,如何改变,就需要我们,以身做责,潜移默化的引导.

热心网友

这个孩很正常的,不过家长要正确引导孩成长,不然的话就会造成孩的思想过激。对于孩子的成长不利。

热心网友

这个很正常撒小孩子的嘛

热心网友

看看第一位回答的人粘贴的文章就清楚.

热心网友

家庭是最重要的教养场所,小孩与父母亲相处的时间也是最长的,但父母亲因缺乏专业及耐心,多数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全盘托付给学校就是一个很大的迷思。我们知道很多根深蒂固的观念跟习惯在家庭中已经养成,终其一生很难改变,而幼儿上学前也是大脑髓鞘化高峰期的前阶段,为人父母者岂能不多加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深入探索自己的宝贝到底具备什么天赋呢? 社会上有一些双薪家庭为了怕苦、为了享乐或有其它原因,而把幼儿24小时托育给外佣或褓母,结果亲情淡泊了,某些不良的习惯养成了,观念受到影响了,除了长相、基因以外,越来越不像自己所生,真是??得深思啊! 有些家长很坚持己见,对小孩的先天特质视而不见,所以难免失望,有时一味怪小孩不听话,有时怪老师不会教,或怪东怪西!其实若正视小孩的先天风格跟智能分布,予以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就不会产生这么多误解。有了先天基因智能评量这个平台,家长因为了解小孩某些先天智能及风格,在家庭教育及与校方的亲职沟通上,一定更能得心应手畅通无阻了。蚂蚁宝贝--儿童早期教育专家 帮您解决培养孩子的六大难题1。怎样知道孩子的潜质?2。众多的培训班,我改如何选择3。同一个专业,同一个老师,为什么我的孩子学的总不如其他的孩子?4。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象我,为什么总不听话,沟通为什么总有冲突?5。孩子应该全盘托付给学校吗?6。孩子的弱项怎么办?众多问题的解答请来电咨询或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