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出详细解答
热心网友
当带电云较低时,地面感应出相反的电荷,带电云层之间与地面之间,形成很强的电场,而相对地面来说避雷针是个尖锐物体,根据电场理论尖锐物体的尖端分布的电荷密度大,电场强度大,容易从此处放电.避雷针一根导线和大地相连,导线与地面是一个等势体,它也是放电的通道.如没有导线,避雷针只是电场中一个独立导体,它不会放电了,避雷针就起不到避雷(放电)的作用了.
热心网友
雷电发生时,有可能是带电的云与地面发生放电,而放电往往发生在带电体的尖端,在地面上高楼很容易变成闪电通过的路径。 当闪电是带电的云与地面间发生时,空气被击穿变成导体,有电流通过空气在地面和云之间通过。 高楼上装了避雷针后,带电的云,空气,避雷针,连接避雷针的导线,大地就形成了一个闭合的通路,可以使电流顺利通过,而楼房的墙壁的电阻比导线大的多,有了导线,电流就几乎不从墙壁通过了,保障了楼房的安全。
热心网友
如果没有这根导线,避雷针就会积聚大量的电,这些电会由水或其他物质作导体,将电引至其他地方,而不是地面,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少了这根导线,避雷针就没有用处了。这根导线的作用是将电流引至地面,而使楼顶变得安全的。
热心网友
盛夏时节,气温及其流变化活跃,伏在空气中的云层随气流的变化而急剧翻滚、移动,云层在急剧运动中,与空气反复摩擦而带上了大量电荷,有些云层积累了大量正电荷,有些云层则积累了大量负电荷,由于电荷的感应在地面靠近云层处,也会积累大量的与云层所带电和相反的异种电荷,产生电压。在一般情况下,空气是不导电的。但云层之间、云层与地之间的电荷积累到一定数量时,会产生达几亿伏的电压,强大的电场力就会将空气分子的原子里的电子“拉”出来,成为自由电子,而原子失去电子后成了带正电的离子,这叫做电离。一旦空气被电离,就成了导电物质,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积累的电荷就会瞬息之间通过空气放出,正、负电荷相撞,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以光形式放处,这就是闪电。 如果这种放电发生在地面的建筑物与云层之间,巨大的能量会摧毁建筑物,这就是雷击。纺织建筑物避免遭雷击的方法,就是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针是由一根一端尖细的金属杆通过导体与一块埋在地下深处的金属板相连,它可以使地面上感应出的电荷不断地向空中放处,也可以把空中云层的电荷输送到地下,使建筑物与云层间没有电压,这样就可以避免雷击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