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广州五仙观,看见一个高约3米的石碑对联,上联是“羊去石存遗踪宛在”(同治辛末孟冬月立),可惜下联的那块石碑一直都没有找到。日前在五仙观修复首期工程中,负责广场修葺的工作人员竟然在观门石麒麟附近的地下发现了埋藏着的下联碑石。 据介绍,碑石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断裂成几块,拼凑起来也不完整,只有“瑞”、“垂荫有年”5个大字,中间缺了3个字,落款有“……将军书”的字样,也不完整。但是这些碎块并没有受到腐蚀,保存完好,仍然有修复的可能。一群长年居住在惠福路的老街坊表示,石碑下联不完整实在有些遗憾,希望能早日恢复对联原貌。一游客黄先生饶有兴致地在石碑前当场对出下联“瑞雪丰年垂荫有年”,但不知是否正确。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黎显衡等不少专家表示,希望媒体能征集一下下联内容,看看是否有市民保留了当年石碑对联的照片或历史资料并能提供给相关部门,使石碑下联能重新以完整面目面世。
热心网友
羊去石存遗踪宛在瑞临仙佑垂荫有年广州又称“羊城”,简称“穗”,许多人都知道这与衔穗五羊有关,但未必知道传说中五只神羊的最初落脚处是在五仙观。五仙观从周至宋曾经多次迁建。现存于惠福西路的五仙观是明代洪武十年(1377年)布政使赵嗣坚建的。后殿保留有早期建筑的遗风,是广州市保存较好的明代木构架建筑。 传说两千多年前周夷王时期,广州连年灾荒。五位仙人骑五色羊、手持五色谷穗降临,将谷穗赠给当地人民,祝愿此地“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留下五羊化为石头,“羊城”因而得名。为了纪念五仙赐谷,人们就在其降临处建造五仙观。
热心网友
羊去石存遗踪宛在瑞与穗共垂荫有年
热心网友
羊去石存遗踪宛在瑞来否逝垂荫有年否,音pi,不吉利.
热心网友
羊去石存,遗踪宛在;瑞留仙逝,垂荫有年。羊去石存,遗踪宛在;瑞恒仙渺,垂荫有年。
热心网友
羊去石存遗踪宛在瑞铭史载垂荫有年我来凑个数
热心网友
羊去石存遗踪宛在瑞至祥生垂荫有年
热心网友
瑞临谷丰垂荫有年广州又称“羊城”,简称“穗”,许多人都知道这与衔穗五羊有关,但未必知道传说中五只神羊的最初落脚处是在五仙观。五仙观从周至宋曾经多次迁建。现存于惠福西路的五仙观是明代洪武十年(1377年)布政使赵嗣坚建的。后殿保留有早期建筑的遗风,是广州市保存较好的明代木构架建筑。 传说两千多年前周夷王时期,广州连年灾荒。五位仙人骑五色羊、手持五色谷穗降临,将谷穗赠给当地人民,祝愿此地“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留下五羊化为石头,“羊城”因而得名。为了纪念五仙赐谷,人们就在其降临处建造五仙观。
热心网友
羊去石存遗踪宛在瑞来仙驻垂荫有年
热心网友
羊去石存遗踪宛在善来瑞留垂荫有年
热心网友
羊去石存遗踪宛在瑞来气生垂荫有年说明:瑞代表人丁和吉祥,气代表风水和香火。这样可否?谨供参考。
热心网友
受楼上的启发,我觉得下联莫非是这样的吧——瑞降穗长垂荫有年1、民间有“天降瑞,谷长穗”的俗语。不能排除提联者将民间俗语巧妙嵌入联中的可能。2、“降、长”与上联之“去、存”对仗很工。3、这“长”与后面的“垂荫”更有呼应关系。仅此浅见,供大家斟酌。
热心网友
羊去石存遗踪宛在瑞在祥余垂荫有年或羊去石存遗踪宛在瑞留祥驻垂荫有年上下有转折意思,虽然上如何,但下尚在也。
热心网友
羊去石存遗踪宛在瑞之穗共垂荫有年1)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故称广州为“五羊城”、“穗”2)赪茎素毳,并柯共穗之瑞。——《曲水诗序》。”
热心网友
如果此联是历史上的大家手笔,第三字我想应当不会是“福”字. 理由是:上联的"羊去石存遗踪宛在"还有点咏古览胜的味道,下联虽用瑞字开头,但"瑞降福升垂荫有年",笔锋一转就成了家门口常见的祈福用联,反差太大,而且"去存"在联中是主要动词,与"降升"的平仄不调,古人就算放得再宽,这一点是决计不会容忍的. 此意见当否,欢迎学人指教!
热心网友
羊去石存遗踪宛在瑞降福升垂荫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