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受过骗吗?---联合举报广西的骗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大连"全球南国春"披着化肥外衣搞传销 编者按 “投身神圣的事业”、“发展新型农业”、“小投入大产出”......在这样一些高尚的谎言蛊惑之下,200多人“踊跃”加入了一个以买卖化肥为名的传销组织,干起了拉人头收会费的传销“事业”,其中的多数人血本无归。该案的一个特殊之处在于,传销组织已经从原来的化妆品、保健品等传销的“传统项目”发展出传销化肥等新名堂,更具有迷惑性和隐蔽性。报道这样一个案例,或许可以让困顿者清醒,让执法者弥坚。 在大连市西岗区长江路一带,一批人以所谓的“全球南国春事业”(以下简称“南国春”)为名从事传销活动。在半年多时间内,受骗群众达200余人。经过大连市工商局经济检查分局的艰苦侦查,去年12月29日终于揭开了大连市第一起化肥传销案的黑幕。 “南国春”列入传销黑名单 62岁的江波是瓦房店市农民。去年5月,她将家中的粮食和几头猪全卖了,共筹得3000多元钱,到大连市内西岗区加入了“南国春”传销组织,满以为可以狠赚一把,谁知事与愿违,钱没赚成,反而落得家里无米下锅,只有靠亲朋接济生活。一家人三天两头吵嘴打架,好端端的家被非法传销害得摇摇欲坠。 去年6月以来,大连市工商局经检分局不断接到像江波这样的受害人的举报,诉说他们受所谓的“全球南国春事业”之骗,进行传销,害得有家难回的遭遇。工商执法人员进行了明察暗访,将“南国春”等34家企业和个人列入传销警示名单,并进行周密部署,准备将传销分子一网打尽。 夜晚擒获“南国春”传销骨干 工商执法人员经过长时间侦查,终于摸清了“全球南国春事业”非法传销组织大连团队总负责人郝某及其他几名骨干的藏身地点、活动规律、通讯联络方法等重要线索。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晚上,郝某等30余人刚刚聚集到西岗区长江大面馆屋内,即被工商执法人员当场查获,并在现场查获大量用于非法传销活动的宣传品及相应用具。经查,在大连从事“南国春”传销的人员有200余人。 传销化肥声称“发展新型农业” “南国春”化肥传销是一个新型传销案例。大连市工商局经检分局副局长孙清波告诉记者,从去年初至今,工商局查处的传销案例中,大多数产品涉及的是保健品和化妆品,而“南国春”头目传销化肥的主要目的是为拉拢更多的人加入传销队伍。在发展下线的过程中,非法传销分子往往以“发展新型农业”、“卖化肥是为帮助更多的人致富”等口号来欺骗广大下岗职工。 三种形式编织发财梦 落网骨干的交待笔录和查获的资料证实,这一非法传销组织主要设计了3种传销层次来编织入会人员的发财梦。一是“乡代理”,入会者交900元购买“南国春金卡”,每次按销售总额的14%奖励,每期最高发放广告费9000元。二是“县代理”,交300元购买“南国春银卡”,每次按购销总额的13%奖励,每期最高发放广告费3000元。三是“地区级代理”,交100元购买“南国春优惠卡”,每次按购销总额的12%奖励,每期最高发放广告费1000元。 与所有骗术一样,为了诱使人们尽快加入“南国春”传销组织,传销头目精心设计了一个让人心动的骗局: 第一步:介绍工作,将人骗来。一些从偏远山区被骗来的传销人员,为了挽回损失,遂以打工或做生意为名,开始骗亲戚朋友,甚至连父母、夫妻、兄弟、姐妹也不例外。 第二步:掏空钱袋,将人套牢。传销骨干以“投身神圣的事业”、“小投入大产出”为名,使被骗者深信不疑,接下来就要交保证金,先掏空来人钱袋,并将身份证扣下,让其不愿走,想走也走不了。 第三步:业务培训,落入陷阱。交了保证金,要进行业务培训,可上课的内容却是发展下线,如何再骗人来。久而久之,一些人就会失去理智,深陷其中。 工商机关认为,“南国春”是个地地道道的传销组织,其实质是拉人头收会费,而红利实际是从交纳的会费中抽取的。另外,能够获利分红的是位于“金字塔”顶端的人,而面广量大的一般传销人员根本分不到红利,即使分到也是很少的一部分,远不及其投入的血汗钱。据调查,从事“南国春”化肥传销的绝大多数人不仅赚不到钱,反而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