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平时要多读一些高考满分作文,分析他们如何立意,如何安排结构,如何驾驭语言,多加揣摩学习,由此也可以知道阅卷老师喜欢喜欢什么样的作文,就朝着写这样的作文努力。另外还需多读一些好的散文以及其他类的好文章,积攒一些对生活的看法,借助文章帮着自己更好得理解生活,使自己思想深刻起来,另外需要多积累一些典型事例,名言警句,运用到自己文章中,既可做议论文的论据,又可使文章文采斐然。除了多读,还要多写多练多修改,写作过程中有些技巧,如下: 一、浩浩话题,善取当中一“瓢” 近年考的话题作文,对所给 的“话题”规定了一个写作范围,但这个范围较大,可写的内容很多、很广。有的同学直接以话题当成文题,往往导致两种偏向:要么只对话题作肤浅的图解、扩写;要么泛泛而谈,不着边际,这样的作文当然得不到高的评分。要防止这两种倾向,应在全面理解话题、材料的基础上来个“大题小作”,于浩渺水面取一瓢饮,从宽泛话题中只取一点来写。这样,也就不难拟出一个范围适中、能体现内容方向的题目。大题小作,最直接的办法是寻找文章构思的凝结点。有了一个凝结点,就有了构思全文的生发点、支撑点和中心点。凝结点或为具象,或为抽象,前者如莫泊桑《项链》中的“项链”、鲁迅《祝福》中的年终“祝福”大典;后者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之心”,亦即作者的忧乐观。 二、无论写啥,不离一个“真我” 在高考作文中,将一个怎样的自我展现在阅卷者面前,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有的同学知识面太窄,作文中缺少高中生应有的文化熏陶;有的作文缺乏“钙质”,不见当今学子应有的胸襟抱负,反倒充斥着嗲声嗲气;有的作文暴露了人生观、价值观的迷误,诸如“弃诚信,要金钱,诚信哪有金钱重要”、“一些人好心助人却不得好报,都是良心惹的祸”、“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就再不用为考试发愁,我就可轻易知道别人的隐私”等;有的为博阅卷老师“同情”,打上高分,虚拟家庭、亲人的不幸,或者自我作践,声称自己失去了双臂,考场上用脚在写作文。凡此种种,都值得注意。“作文如做人”,“从水管里流出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这虽是老生常谈,却是必须记取的至理箴言。 三、倘若“无米”,勿忘“粮库”两座 有的同学苦于“无米之炊”,于是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作。其实何尝“无米”?18个春夏秋冬、6000多天的生活经历,就该是一座不大不小的“粮库”,就看你是否珍视、利用。去年,某考生的一篇《握住我的手》,便是取材于高考前夕,写同寝室一位同学因极度紧张而颤抖、呕吐,“我”牺牲自己的睡眠为之烧水、拿药,并陪她一块儿睡,“紧紧握住她的手,让她感到有一颗心在温暖她,有一股力量在支撑她”,直到她安然入眠。文章写得十分感人。 退一步说,要是搜尽枯肠也“无米”作“炊”,可别忘了,你还有另外一座贮备丰足的“粮库”。这就是我们朝诵夕读的文科课本,从小学到高中24册语文几百上千篇课文,还有思想品德(政治)、历史及人文选修读本中的 大量的“粮食”。历年高考作文都可从相关课文中找到大量材料。如前年写的“诚信”,《曹刿论战》中曹刿与鲁庄公“何以战”及“必以信”、“必以情”的问答,讲的就是国君要讲诚信,要取信于民;《出师表》中“遂许先帝以驱驰”,讲的是诸葛亮信守承诺、鞠躬尽瘁、鼎力为蜀;而《桃花源记》中渔人未能再次进入桃花源,则是因为他违背了“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约定,亦即违反了诚信的原则。去年的“心灵的选择”,相关课文尤多,例子俯拾皆是,就看会不会用、能否用活。《内蒙访古》中,关于王昭君,作者仅以深沉的几笔写了她的墓冢,而某考生“心有灵犀一点通”,他的《昭君的选择》以富于想像力的细节,将昭君出塞前的复杂心路历程刻画得细致入微,成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满分美文。 四、扬“我”所长,打造一二“亮点” 作文贵有特色。近年的高考佳作,已远不只是中规中矩的“议论文”、“记叙文”,而多是见解深刻、手法多变的杂文,构思新颖、意境优美的散文,或故事有趣、行文曲折的小小说,乃至寓、戏剧等纷纷亮相,佳作迭出。多数考生虽暂时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准,但如能使文章有一两处精彩亮点,也会明显提高档次。如一篇《“诚信”漂流记》,写“诚信”被那个“聪明”的年轻人抛入江水后连连呼救,“快乐”、“荣誉”、“金钱”等等都不予理睬,读来尚不怎么出色,但下文却爆出一个亮点:正当“诚信”近乎绝望之际,一位银须老翁撑船赶来。他是谁?是时间老人!于是作者慨叹:“只有时间才知道诚信有多么重要,多么可贵!”这一神来之笔顿使满纸生辉,令人不由得刮目相看。 写好作文的方法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总之要多读多写多修改,选定自己擅长的文体,反复训练,相信自己一定会写好得! 祝你成功! 。
热心网友
作文别丢冤枉分 一、跑题扣分挺冤枉 写作很一般的考生如果能得43分,一跑题顶多得30分,弄不好只能得二十几分。2002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而个别考生的作文内容却写了“互动”、“真正的情谊”、“知音难觅”等。这些内容显然与“心灵的选择”话题不符,属于跑题作文。我们分析考生之所以写这些内容,是他们不按话题来构思内容、确定文意,而是按引出话题的材料来构思立意,使得文章跑了题。所以在高考作文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引出话题的材料要读,但不能以此构思文章,要严格按“话题”构思内容,确定文意,要围绕“话题”说话写文章。当你的写作提纲拟好后,先别忙着下笔写作文,这时再看看自己文章的内容是否紧紧扣住作文“话题”,所写内容是否在“话题”范围之内。 二、漏写标题扣分挺冤枉 不写标题,按评分规定扣2分。很多考生写作文时有这样的心理:先写正文,等写好正文以后,再根据文章的实际内容定个合适的标题;现在想的标题不美,等正文写成以后,再想个漂亮的标题。出于这些心理,考生往往先写文章,后填标题。多数考生后来填写上标题,可有的考生是顾后(正文)而忘前(标题),有的考生是时间不够用而没来得及写标题。考试时,请考生一要合理使用时间,做到充分有余才好。二要细心检查,留心文章标题。三要给自己提个醒,可以在草稿纸上写几个提醒文字。 三、字数不足扣分挺冤枉 近年来,全国高考作文的文字数量一般是不少于800字,考生要严格按照这一要求去写作。按评分规定,每少50字扣1分,但又不可以此类推,文字残缺过多,按残篇处理。按残篇扣分往往较多。高考作文残篇的作文很少,字数不足的作文偶有出现。有些考生认为作文内容完整就行,缺少点文字没什么,结果被扣掉1—2分。考生写足800字,不仅仅是文字数量多少的问题,也是文章思想含量大小的问题,命题者规定文字数的下限,是从多方面考虑的,是科学的。考生为了避免文字不足的扣分,必须按文字数量的要求写作(高考试卷上也有文字数量的提示)。 四、写字潦草出现错别字扣分挺冤枉 高考评分规定,又草又乱的文字读不懂时按错字算,每写出3个错别字扣1分。考生在高考时一定要将汉字写规范、工整,不可潦草,不可散乱。将汉字写规范工整,是一个人语文基本素质的体现,是一个人语文水平具体表现的一个方面。有人要求考生在考试书写上要做到“三清”、“三不”,我认为很有必要重提一下。“三清”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是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自造字、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热心网友
平时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