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根据记忆,各省级行政区名称如下(记得中学时是34个):黑龙江:得名于那条著名大江黑龙江,清朝鼎盛时包括外兴安岭、乌第河以南的黑龙江上游两岸广大土地;吉林:满语,沿江的意思,其实在清朝鼎盛时期,吉林远比今天的大--包括整个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下游以东--包括俄罗斯远东重镇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和萨哈林岛(库叶岛,日本称桦太岛)及黑龙江省东南的一部分等;辽宁:清称奉天,民国时改名,原得名于辽阳和宁远,后解释为"辽地安宁"之义;北京:顾名思义,"北方的京城";天津:津是渡口,得名于明时的卫所天津卫;内蒙古:就不用我说了吧,区别于外蒙古;河北:得名于位于黄河以北;河南:得名于位于黄河以南;山东:得名于位于太行山以东(古义山东还包括今河北一带);山西:得名于位于太行山以西;安徽:源于两个皖南重镇安庆和徽州;江苏:得名于江宁(今南京)和苏州;浙江:得名于江名;上海:即"海上",得名于地理位置;陕西:得名于陕州,而位于华西,处在中原偏西;甘肃:得名于甘州和肃州;江西:得名于相对地理位置,因在江东(今苏南一带)以西;广东:宋时广平东路的简称;广西:宋时广平西路的简称;海南:得名于地理位置,古时的"天涯海角"。湖北:明时属湖广府,得名源于位于洞庭湖以北;湖南:明时属湖广府,得名源于位于洞庭湖以南;四川:得名于地形,原义为四座大山;云南:意为彩云之南,得名于偏远的地理位置和古代传说;贵州:得名于古地名;重庆:南宋时一个皇帝曾在这里分封,后登极,"喜庆双重",故名;新疆:"新的国土"(其实汉时就属中国,但清末1883年才建省,故名);青海:得名于青海湖;西藏:得名于藏族,因地理位置靠西;香港:一说得名于香江,又说得名于芸香之港;台湾:原称夷洲,后称琉求。而"台湾"其实原指今琉求群岛(现属日本),后来被日人吞并,我国即改称琉求为台湾,而称原台湾为琉求。

热心网友

长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