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2.5岁,脾气很倔强,你叫他往东,他偏往西,你叫他往西,偏往东,怎么办?

热心网友

  是的。如果能够用道理讲给她听,还是不主张武力。二楼那位可能真是吃亏过的人,所以心情可以理解,未必要按他说的来。  我上次听了一个亲子课,教授说,小孩子2-5岁是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你宝宝现在的表现是很正常的,好多孩子都是这样的。我也经常为此头疼,有时和两岁多的女儿讲道理她根本听不懂,好多科学的方法也都使用了,但是她仍旧很倔强,非要反着来。只有顾不得那么多了,偶尔使用下武力,结果仍然是自己即生气还妥协,因为你实在不忍心看她哭得那么伤心啊!  安静下来好好想想,其实也没必要为此伤神的。每个人都是很有个性的,宝宝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溺爱孩子,也不能事事强求他们和大人一样。还是顺其自然,等他长大后能听懂道理了,再讲给他们听吧。  育儿是一门很不简单的科学,需要我们一生来完成。

热心网友

我女儿2岁3个月,前段时间也会这样。我的方法是开始给她点奖励。她照我的话做了,我就给她点东西或带她出去玩。到她不那么逆反了就改为夸奖她。现在就是不夸奖她,她多数情况也很听话。

热心网友

实质与分析  孩子犯倔,犯拧,不驯服,实质是性格倔强,有主意,与父母的意志发生违背,坚持自己的感觉造成的。  做父母的首先要考虑,自己是否也属于控制欲望很强的人,通常来说,“拧”孩子都有“拧”父母,这里,先天的因素占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不能认为全是孩子的错;但也有父母都很随和而孩子非常倔强的,这种情况就很有可能是后天父母娇惯造成的,那就更是父母的教育不得法占主要原因。对于这两种情况,父母都要注意把握对孩子的评价和态度。  最常见的不正确的做法就是平时对孩子干涉过多。絮絮叨叨的劝告,无端的训斥,会使孩子感到厌烦,而不认真对待父母的指令,甚至把所有指令都当成耳边风,有时还会顶几句嘴,明知自己不对,还为自己辩解,因为他要把握最后对自己的一点点的接受,他才会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在这个时候,他要展示他的最后一点尊严,最后一点权利,因此,他会采取报复的方式。如不向大人让步,从而用来取得更大的势力范围。  如何理解嘴硬的孩子  倔强的孩子让人感到难以管理,难以沟通,会让老师,将来的领导头疼,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影响孩子的学习认知,影响智力和非智力的发展,影响他的人际关系,因为这样的孩子经常让自己处在一个高危的心理环境中生活,随时都会有冲突因他而起,而最终的受害者是他自己。因此,嘴硬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随和的社会性。  但同时,这种孩子也有可爱的一面,他有很大的优势,我们的家长不妨也欣赏一下自己嘴硬的孩子:他们个性强,有自己的主意,执著,坚强,有勇气,有气魄,不怕惩罚,有管理和支配能力,想坚持自己的主意,控制别人和事物的发展,至少不容易受欺负,这都证明嘴硬不是完全不好。  对策  嘴硬的孩子时常让大人感到恼火,不懂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知道了为什么却不知怎么办。  孩子不同的执拗行为可以有不同的原因和目的,懂得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对症下药,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紧张和冲突,最有效地教育孩子。很多家长惯于用批评,惩罚,说教来使孩子接受错误,其实还有更有效的帮助孩子克服嘴硬行为的方法。具体来讲:  多注意孩子的需求,不能认为这种孩子有的事情是无关紧要的。也就是说,对于这种意志力坚强的孩子,对他提出的每个要求都要仔细分析一下,这样就能避免许多孩子因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与父母发生的冲突。因此,父母要定期与孩子花时间呆在一起,保持理解的态度,经常做一些表示对他们的感情的动作,例如点点头,拍拍肩膀,摸摸他们的头,俯下身问他刚才说了什么等;  对于那些向父母示威的孩子,要和孩子共同商量解决方法,给孩子多一些选择,父母要适时地做出一些让步,慢慢培养孩子理解道理的能力;  家长最好在冲突发生时及时撤离战场,要采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避免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强烈的反应,以致卷入与孩子的抗衡,失去主导的控制,这样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和余地让孩子反省,同时,孩子在试探自己的势力范围的时候突然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战场空空如也,远不如合作好玩得多。  最后,一定要记住,对于孩子的合作表现一定要表现出大加赞赏和鼓励,从根本上鼓励他们与人相融的信心,表现出对他们无条件的爱,这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是最重要的。 对孩子我们做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真可爱的,他们这样的反应正在证明你他们是在成长,这是他们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做家长不仅要庆兴,更应该耐心的加以引导和帮助孩子正确处理,我们做家长的应该以正确的心态来接受孩子的成长过程! 我相信在您的正确而科学的引导下您的孩子一定会茁壮健康地成长的!祝全家幸福快乐每一天!。

热心网友

楼主妈妈不用太担心,很明显小孩的第一反抗期到了,我女儿快3岁了,脾气也倔得很,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否则就是哭,其实这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的必经阶段,不用太过担心,也切记不要经常打骂,以讲道理为主!

热心网友

我想孩子脾气倔强是性格问题,楼上那位不必那么言辞过激。倔强的孩子不服管,喜欢自做主张,但同样很有主见,做事坚持性强是他的优点。如果发展的过分的话,除了孩子性格本身的原因,家长也有很大程度的责任。1、孩子要自己带。这样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更容易惯成小霸王,有了靠山,父母也很难管教。2、尽早让孩子上幼儿园,在幼儿园中,不再是以自我为中心,要服从老师的领导,和睦与小朋友相处,就得懂得退让,当然家长要多与老师沟通,舍得让孩子吃点亏,理解老师管教的出发点。3、多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原则问题,决不让步。即便他哭2小时,也不能让步,否则下次他会哭3小时,4小时,因为你们总让他胜利。并且沉没作为惩罚,比批评更有效,就是坚决不跟他说话。4、小事上则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主尝试,给他碰壁的机会,碰壁后正确的引导他思维的方式,而不是孩子摔倒了就打地板的做法,孩子摔倒后先表示同情问疼不疼,再告诉他走路要小心。5、表扬孩子要就事论事,做好一件事,表扬他真努力,比表扬他真聪明要好的多。

热心网友

以柔克刚   宝宝说“我不要”未必真是我不要。他只是想体验自己的能力,所以聪明的妈妈会给宝宝“戴戴高帽子”,使宝宝得到想要的关注,体验到自己的能力,从而主动的说“我要”。   切忌以硬碰硬,因为宝宝不能够完全理解你生气的原因,他只是因为你的表情恐怖而害怕,并不是一种主动的“我要”。   循循善诱   宝宝在执行妈妈命令的时候,由于语言发展水平的原因,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妈妈可用宝宝能够理解的语言,根据宝宝的期望用具体的事物来解释、描述,使宝宝理解这项活动与自己的关系,从而说“我要”。切忌大话许诺。因为宝宝所关心的事情和能够理解的词语都是非常具体形象的词语,你告诉他要去好玩的地方玩,不如直接告诉他去看小猴子。   声东击西   幼儿的注意力仍处于发展的过程中,所以妈妈可运用自己的表演才能,用另一件事自然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使他暂时忘掉目前所从事的活动,然后再提出要求,这时候,很多宝宝会自然顺着你夸张的表情说:“我要”。切忌拖泥带水。如果你自己仍对宝宝原有的活动念念不忘,并企图以新活动来引导宝宝,宝宝肯定怀疑你的企图,他又怎么可能顺从你呢?   欲擒故纵   宝宝的反抗行为很多时候是没有理由的,只是一种“找找感觉”,是受成人情绪暗示的结果。如果妈妈在这个时候故意顺着宝宝,表现出非常希望他继续从事这项活动的意愿,而妈妈自己则从事另一项充满了神秘的活动,宝宝会察言观色,力求与大人的行为保持一致,努力地争取说:“我要”。   切忌放任自流。让宝宝从事原有活动而妈妈在旁边着急地看表,会使宝宝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很强,从而继续说“我不”。   日积月累   宝宝的倔强脾气是一个发展过程,但是也与家人的教育方式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如果父母对宝宝向来依顺,那么宝宝的倔强就是一种无理的“任性”,一种“要挟”父母的武器,所以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宝宝的规则意识,注意从多方面发展宝宝的自我认知,帮助倔强的宝宝顺利渡过“反抗期”。   切忌没有规矩。家人之间对宝宝的教育立场不一致,父母对宝宝的许诺不兑现,以及对宝宝的要求随意变动,都容易使宝宝说“我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