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都是自已玩,特喜欢玩棒、棍、电源插头,看到什么就玩什么具体的也没有规律,白天和奶奶一起玩,走东家窜西家。晚上我自已带。在这段时间内,我大部分时间看着他玩,我很想参与到他的游玩中去,请问有必要吗?怎么样和他一起玩?和他玩什么?
热心网友
可以玩的游戏多呀,最重要的是有你们的陪伴,是真正互动的亲子游戏,小到一个小瓶子,把瓶盖打开再盖上,几个小东西放在一起,排成排,排成列,数一数,唱唱儿歌,都可以呀,这些都有益于孩子的智力开发的。
热心网友
一、大动作:主要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促进了宝宝的前期发育。熟习双脚跳跃:在地上放一横置物品(如用积木彻成的长长的小火车等有趣的玩具),鼓励宝宝双脚跃起,跳过横放的玩具。在儿童乐园里鼓励宝宝多玩跳蹦蹦床,荡秋千等游戏;和宝宝一起走直线,以凸起状的广场围栏等为佳。加强宝宝的自我保护能力:用手有意识的推宝宝的身体向前向后仰,开始时对可以宝宝说:妈妈推。熟习了之后可以在安全的条件下(最好是床上)练习,方向可以增加到向左向右倒,可以不告知宝宝妈妈推。锻炼宝宝抱大件物品向前走;端碟往前走,为增加宝宝的兴趣,碟上可放置一些玩具,和宝宝说:我们一起将小白兔搬家到那边。二、精细动作:主要锻炼手的运动能力,附加手指的运用。继续加强玩串珠游戏,可用吸管、细的胶线串,也可以串纸片(将纸撕成小块,挖一细洞)。纸块和洞洞的可以随着宝宝的熟习程度逐渐减小。画画:在固定范围内(可划一个方框或圆框),引导宝宝在方框内划直线,教宝宝控制划线的力度(轻重)和方向(左右)。可以给宝宝玩用手指画画的游戏:让宝宝的手指蘸上颜料,印在白纸上,形成有趣的图案,引起宝宝对手指的观察与兴趣。倒豆豆:将若干豆豆放到一个小瓶子里,教宝宝倒到另外一个瓶子。瓶口可以随着宝宝的熟习程度逐渐减小,豆豆的数量也可以相对应增多。参考《程博士幼童智能开发教程》“手眼协调训练”系列书本,继续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 三、认知能力:鼓励宝宝将认识的东西用言语表达出来。指认物卡,多与宝宝作“这是什么”的对答。 认识圆形,方形,圆形。 比较物体的大小:通过杯子,玩具,碗等宝宝感兴趣的物体来作比较。 巩固对红色的认识:视觉上可以先教宝宝认识红色与非红色,将红色的积木摆成一堆,再将绿色蓝色黄色的积木摆成一堆,告诉宝宝这是红色,另外的不是红色,再问宝宝哪些是红色?如此一来,宝宝就可以很快的分出红色与非红色的东西。认识“1”与多少:1。将积木摆成两堆,一堆是1块积木'另一堆是多块积木,告诉宝宝这是“1”块,另一堆是“多”的;2。再将积木分成三堆,依次是1。2。3。块的,告诉宝宝这是1,这是2,这是3,可以避免很多家长在教宝宝1。2。3时,用数数的方法教宝宝认识,这个方法宝宝会相对学得困难。 插旗子游戏,加深对1。2。3。的认识:再将以上三堆积木依次摆放,用1。2。3的数字制成三面小旗子,与宝宝一起将相应的旗帜插到相应数目的积木上去。如果家长不便制成旗子,可以将写有数字的卡片直接放到积木上。 四、语言能力:用三阶段命名法,与宝宝一起将认识的东西命名。 三阶段命名法:1。告诉宝宝“这是什么”;2。问宝宝“这是什么?”鼓励宝宝回答;3。指令宝宝将“XX”拿给某人。 读画报时,指物讲字。如:嘟嘟熊(手指嘟嘟熊)在打针(手移向针的位置),下次就可以对宝宝发问:嘟嘟熊在干什么?(手由嘟嘟熊的位置指向针的位置),暗示宝宝回答“在打针”。 将常见日用品的用途讲出来,如:杯子用来喝水的,笔用来画画的。再问宝宝:杯子有什么用?鼓励宝宝讲出“喝水”的用途。 和宝宝玩打电话游戏。家长在电话里多发问,形成和宝宝一问一答。(宝宝我是谁?—妈妈;宝宝乖不乖?—宝宝乖;宝宝叫什么名?等等。)继续练习三字儿歌。如拍手歌:“小朋友,拍拍手;小朋友,点点头…”鼓励宝宝做动作表演,或者家长做动作,宝宝念儿歌。 四、社会行为:尝试让宝宝体会遭到拒绝;任性等不良情绪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尝试拒绝宝宝,培养宝宝体会成人情绪。但是宝宝的正常的要求尽量满足,以免宝宝情绪受到伤害,如果拒绝,家长要对宝宝讲出拒绝的理由(妈妈累了,宝宝自己玩)。 培养宝宝的时间观念,如:宝宝,给你玩三分钟电话,3、2、1,好,完了,宝宝将电话放下,不要再玩了;此方法也可用于很多喜欢玩水,洗澡不肯起来的宝宝(宝宝,妈妈让你在玩五分钟就要起来,5、4、3、2、1,好时间到了,宝宝要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