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经学、晋清淡、唐乌龟、宋鼻涕、元糊涂、清邋遢”是什么意思?

热心网友

楼主是不是看了蔡东藩的《唐史演义》才有此问呢?想必“唐乌龟”三个字弄得崇尚盛唐的人很尴尬吧…… 汉代崇尚儒学,有很多大学者在朝为官。因此很重视儒学经典。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学在汉代就发达起来,以致形成了穿凿附会的谶纬之学。西汉末年,经学主要分为“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两类,互相攻击,致使朝政日非。东汉章帝开了个“白虎观会议”之后,古文经学占了上风,谶纬之学才有所收敛,但无论“古文”还是“今文”,经学都是偏离了儒家学说的主旨而将“天人感应”无限夸大的虚妄学说。 晋代士大夫推崇黄老和佛教学说,喜好玄谈,其实就是整天不干正事,研究。那时人们以能清谈作为一个人有文化的重要标准。 要解释“唐乌龟”,首先要解释什么是“乌龟”,传说乌龟与蛇杂交,所以“乌龟”就成了“戴绿帽子”的别称了。蔡东藩认为,唐朝从建立之初就与宫廷丑闻联系紧密,并贯穿始终。例如,唐高祖所以晋阳起兵是因为糊里糊涂地“玷污”了隋炀帝的两个妃子;李世民登基之前,曾占了李元吉遗孀的便宜;武才人背着唐太宗向太子李治献殷勤,这才有了后来的武则天;至于唐玄宗霸占自己儿子的妃子杨玉环的故事就更是家喻户晓了……蔡东藩认为,唐朝的“乌龟”丑闻是唐朝一系列政局变动的重要原因。 其他几个比较好理解:“宋鼻涕”指的是宋朝积贫积弱,被人打得“涕泗横流”;“元糊涂”指的是元朝人分四等的野蛮政策;“清邋遢”指的是近代清政府丧权辱国,与列强勾结的丑态。 总之,这几个调侃的评语是想告诉人们:大家认为十分强盛的几个王朝,其实都是半斤八两,一般的黑! 至于为什么没有明朝,我想那是蔡东藩的明朝情结在作怪吧。不信请看他的《明史演义》,满篇阿谀之辞,严重歪曲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