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580999是认沽权证,所以券商(经过批准)发行时,只要向有关部门存入一笔资金,他就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卖出相应数量的认沽权证,暂时不存在成本问题(只管收钱,不需付出);等到进入行权期,如果当时“武钢股份”的价格低于3.13元,他就要按3.13元的价格买进相当于他当初发行数量的“武钢股份”股票,这个差价(3.13-行权时的武钢股份”股票价格)与他现在卖出认沽权证的成交价相比较,如果后者大于前者,他就盈利了。(为了简化说明问题,此处未考虑履约担保资金的利息和各项运作费用)。
热心网友
这时的成本价就是成效价,创设的权证暂时还无成本而言。
热心网友
书生
热心网友
成本价=时时成交的市价。只要有人买,券商就按市价卖出。这即是券商趋之若鹜的原因。等权证到期时,只要有卖的,券商必须买。买卖之间的差额即是券商的利润。香港证券市场即如此。
热心网友
哥们你要看清大势,现在国股有与港股都有哪么大的差距,打开香港股市行情你可以看一看,香港几毛钱一股的股票有上百家。WTO的加入各种游戏规则都待结轨,各种利好无非是政府和机构做出来套中小投资人的圈套,现在这种股市混乱的格局在逐步的规范,绝对不是投资股票的好时机。强力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