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全庵桃花 作者: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2.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做用。
热心网友
首句化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的句子,指自己隐居来避世,,“又”的意思是指时间的匆匆易逝,转眼之间自己隐居生活又过去一年;桃花在诗中的作用是:因为《桃花源记》中渔人就是跟随桃花找到桃源里,发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而最后渔人背信弃义告诉了太守,让世人知道了这个地方,所以诗人用桃花来表现自己不愿让朝廷来打扰,不问世事的志向,因此桃花是诗人思想的载体,表达了诗人隐居的愿望,也是本诗主旨的体现吧
热心网友
翻译:了解了意思才能知道题目的答案啊 寻找一处像桃花源那样的世外仙境,以便能躲避像秦朝那样的暴政,看到红艳艳的桃花,才知道又是一年的春天。花儿凋谢,花瓣千万不要跟着随流而去,恐怕个渔郎看见了也会到这里来。 1桃花是褒义作者为躲避元朝统治者,而甘愿隐居;只知道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