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血压和血糖都比较低,经常头晕。请问这样的情况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有没有彻底的根治办法呢?
热心网友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一定水平而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严重者可昏迷。多数低血糖病人的血糖降低是逐渐出现的,如果能及早发现症状,可以不经特殊治疗就很容易地纠正过来。 低血糖多出现在糖尿病患者中,但非糖尿病病人亦可出现低血糖发作。低血糖病因有很多,如:应用胰岛素及磺脲类降糖药物过量;因神经调节失常,迷走神经兴奋过度,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的功能性低血糖症(功能性低血糖症,常见...
热心网友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一定水平而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严重者可昏迷。多数低血糖病人的血糖降低是逐渐出现的,如果能及早发现症状,可以不经特殊治疗就很容易地纠正过来。 低血糖多出现在糖尿病患者中,但非糖尿病病人亦可出现低血糖发作。低血糖病因有很多,如:应用胰岛素及磺脲类降糖药物过量;因神经调节失常,迷走神经兴奋过度,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的功能性低血糖症(功能性低血糖症,常见于中年女性,体形较胖者,受精神刺激后或餐后2~3小时发作,病情较轻的,在进食后即可自行缓解);胃大部切除手术后,由于食物迅速进人空肠,葡萄糖吸收太快、血糖增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过量而引起;因过度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瘤;严重肝病;垂体前叶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所致的器质性低血糖症;有的人在持续剧烈运动时(如长跑),也会出现低血糖症。饮酒、高热和对食物、药物发生反应等也可引起。 低血糖患者一般先有饥饿感,后有乏力、四肢麻木、情绪不安、面色苍白、头晕、呕吐、心慌、胸闷等症。严重时,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吐字不清、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出现抽搐、惊厥、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昏迷等。 在日常生活中,你要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及剧烈运动,可适当调整饮食内容及用餐时间,以确保能及时获取足够的血糖和胰岛素。如果你正在使用胰岛素,应严格计算好普通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的用量比例,发现低血糖反应时,应及时调整。对功能性低血糖症,主要应避免各种诱发因素,防止精神刺激,并要尽量掌握发病规律,合理调节饮食,必要时辅以少量镇静剂。对器质性低血糖症应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因此,你应该到医院去做进一步的诊断,看是否器质性低血糖症。如果低血糖是由分泌过量胰岛素的胰腺肿瘤引起,应予手术切除;因严重肝病引起的,应积极治疗肝病等。
热心网友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2.77mmol/l(50mg/dl),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常见的并发症。低血糖早期症状以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较严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缺糖的表现,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病人的低血糖表现可以不一样,但对病人本身本说,每次发作的症状基...
热心网友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2.77mmol/l(50mg/dl),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常见的并发症。低血糖早期症状以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较严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缺糖的表现,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病人的低血糖表现可以不一样,但对病人本身本说,每次发作的症状基本相似,因此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注意识别低血糖症状,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低血糖对人体是有害的,尤其是对老年病人,低血糖的危害更甚于高血糖。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 1、低血糖时,体内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导致反应性交血糖(苏木杰效应),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 2、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病人性格变异,精神失常、痴呆等。 3、低血糖还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统,促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 4、低血糖昏迷过久未被发现可造成死亡。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急症之一,应积极处理: 1、早期低血糖仅有出汗、心慌、乏力、饥饿等症状,神志清醒时,可给病人饮用糖水,或进食含糖较多的饼干或点心。 2、如病人神志已发生改变,应该用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更严重时,可用10%萄萄糖持续静脉滴注。 3、胰高血糖素的应用 有条件可用胰高血糖素1mg肌内注射,但胰高血糖素价格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用拜糖平治疗的病人如发生低血糖则需用葡萄糖口服或静脉应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