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鹰击12--中国的争气弹 回顾中国导弹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中国的导弹技术一直是中国军力中最强的一个环节,这得益与中国航空事业强劲的发展。 为什么中国导弹技术一直保持着如此强劲的势头,这与我国的国家战略特色息息相关。比如马岛之战,阿根廷空军用一枚100万美金的法国“飞鱼”式导弹击沉了英国价值2亿美圆的“谢费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且以战略防御为主,所以发展导弹技术成为中国战略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另外军事界有一个飞行器武器几何论的观点,认为战机机体的威力设为1,其运行速度的增加就会将其威力倍增,而机载雷达的高效使之威力倍增4倍,但是机载导弹的先进性就会将战机的威力倍增16倍,所以阿军落后的军力因为有了先进法国战机配备的更先进的空对舰导弹,照样打的大英帝国找不到北。所以当阿军的飞鱼式导弹用光后,战争立即倒向了英军。 闲话少说,我军的导弹家族中就目前有二大镇家之宝一是东风21型中程战术导弹。东风21型中程战术导弹的绝活是有绝对破解导弹防御系统的本事,平什么?靠的是导弹的高抗干扰性,高机动性,高智能性,高攻击精度和超级的隐身性,这里暗表不再细说。 那么鹰击12就是我军最为自豪的争气弹拉!!!有人认为它是俄军““红宝石”系列反舰导弹的国产化,这是天大的笑话!!!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我军最新的导弹技术水平在某些领域已经领先美国3-5年(比如代号为4171导弹定型任务以完成比鹰击12理论上领先整整一代,微激光抗干扰系统+智能化卫星制导+分离假弹头+主被动二程雷达+末段入水攻击方式,每枚导弹造价380美圆左右)单因造价太高未被量产,但部分技术已被东风31B型导弹使用。 鹰击12较鹰击91比统属中国最新一级的攻击舰艇的导弹,但后者是仿苏型,没有像鹰击12那样具有明显的国产特征。鹰击12运用了中国最先进的激光技术成果,解决了抗干扰性问题,即使在脉冲炸弹的干扰下鹰击12的激光抗干扰系统仍然可以100公里不超过1。5米的误差(鹰击12即使在发射时就受到了敌方的干扰,按其终极射程550公里计算其误差也不过9米,况且鹰击12末段有自动修复程序)。鹰击12分空射、舰射和潜射三种。鹰击12发射后飞想高度为1200米的高空后接受预警雷达的第一次目标锁定参数后,接受系统将参数发送给鹰击12的激光制导控制系统后,鹰击12导弹在电子地图的动态指挥下静默飞行,速度为1。5马赫,高度12-15米。当离攻击目标50海里的时候,鹰击12分离出一枚主动式+微波热制导式空中雷达进行最后阶段制导,同时鹰击12导弹4玫助推导弹点火,导弹以6-8马赫的速度在上空预警雷达的指令下直击目标,攻击最后阶段战斗部脱离,即使敌方的密集阵或导弹拦截,对于每秒1360米?2080米,体积不大与3立方米的战斗部也望弹兴叹。 鹰击12同时具有较强的假弹头欺骗战术,当当敌方在150公里开外发现鹰击12后,敌方用导弹拦截,鹰击12会将其中二枚助推火箭发射进行干扰,只不过在最后的攻击阶段攻击距离缩短为25海里,导弹末端攻击速度降至为3-4马赫。 鹰击12导弹的战斗部为800公斤的超高爆炸药,这是为美国航母量身定做的。鹰击12的潜射型其战斗部更重达1200公斤(这就是为什么鹰击12的潜射型的射程仅有360公里的原因),一枚这样的导弹足以让一艏90000吨的航母遭受灭顶之灾!!! 鹰击12导弹的射程为550公里,但是其燃料部是在发射前通过内置燃料调节器调节后调整其发射射程的,因此内置燃料调节器调节具有很好的调节协调作用,使得导弹在飞行速度、射程方面有很大的变数。 鹰击12导弹的造价在180万美圆一枚,因此军方首批定量只有816枚(不包括潜射型),军方认为如果鹰击12导弹的造价在每枚90万美圆左右方可大量订购。因此鹰击12的总设计师正在考虑鹰击12分离出的那枚主动式+微波热制导式空中雷达的自动回收问题(这台飞行雷达造价25万美圆,鹰击12的激光抗干扰系统造价更达58万美圆,仅这两部分占了鹰击12 造价的46。11%)。因此军方仅仅将首批的鹰击12装到了170导弹驱逐舰号上,168、169也只能装鹰击83反舰导弹了。空军的歼十和093核动力攻击潜艇这些高贵血统的克敌利器才能装备上鹰击12这种我们中国人的争气弹,相信随着鹰击12的闪亮登场,将大大提高我军攻击航母编队的能力。 台媒评论鹰击12:威力超过“战釜”,令人不寒而溧 台“军事家”报道鹰击12甲 -- “军事家”国际版2000 年4 月号总字第105 期第23 页刊登“面向21 世纪的鹰击飞弹”(台湾称导弹为“飞弹”)一文文章指出除了过渡性的C-803 即将服役之外,更具威胁性的远程岸对舰飞弹也已研发多年。   (台湾当局称中国为*** 意在承认仍处在内战状态之下的正统的一个中国)不像前苏联,阅兵展示的武器都是现役或快将投役的,这些秘密武器是针对日本宙斯盾级驱逐舰而来的全新超音速反舰巡弋飞弹(台湾称巡航导弹为巡弋飞弹)。它们是在1990 年代初的海军装备发展会议上,被列为“海军95 计划重点工程”的新世代反舰武器。第一种飞弹被命名为鹰击12 甲(YJ12A),射程远达800 公里之谱,将会装备设计中的万吨级*** 神盾驱逐舰:同期研制的还有打算装备海军航空兵轰6 和歼轰7 机队的鹰击91(YJ91)空对地巡弋飞弹,射程估计与前者接近。     鹰击12 甲在1990 年代初由*** 国务院和*** 军委列为国家计划,由研制海鹰2、鹰击6、鹰击7、鹰击8、鹰击1(C-101)/ 海鹰3(C-301)和红鸟系列战略巡弋飞弹(射程1800 至3500 公里)的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CHEMTA(即前航天部第三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试验。1997 年已成功进行了陆上自由飞行试验,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良精进后,已于1999 年10 月完成了设计定型试验,现已于今年1 月投入量产,预计在今年4 月底以前完成实际布署,其海基载台在新式万吨级神盾舰建成前将使用改良型167级,空基载台使用歼轰7(FBC-1)。   该型飞弹的进气道设在飞弹上、下方,气动外型与ANF 很相似,导引段衍生自C-803,有优良的抗干扰和海象适应能力:匹配前航天部771 所专门开发的弹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C),数据处理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大大超过C-101、C-301、YJ-803;其高灵敏度新型无线电高度表(雷达测高计)具有适应测高功能,可快速准确地自动调准末段掠海改击飞行高度,弹道终端能作不规则蛇行机动飞行。半穿甲爆破弹头重206 公斤,超音速撞击目标时,爆破威力不下于400 公斤弹头,能轻易贯穿航空母舰的功夫龙复合材料装甲,命中一枚便可使一艘航空母舰报废,或使一艘4000 吨级的中型水面舰只沉没。飞弹的最高飞行速度为音速的2。5 倍,助推器与燃烧室为一体化设计,吸气燃烧效率极高,威力超过“战釜”,令人不寒而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