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北努斗: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仅仅因为试卷卷面共有135道题目,而总分是100分。我着手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是: 1、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共30个题目,每个题目0.8分,共计24分; 2、数量关系部分,总共20个题目,数字推理每个题目0.7分,数学运算每个题目0.8分,共计15分; 3、判断推理部分,总共4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6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演绎推理每个题目1分,共计31分; 4、常识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0分; 5、资料分析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如下图表所示: 行政能力测验权重分布图 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备注 题量3020(10+10)45(10+10+10+15)2020135题 权重分0.80.7+0.80.5+0.6+0.5+10.51 正确数3020452020135 得分2415311020100分 这个结论是在大量数据的反复比对基础上得出的,你应用上面这个图表可以初步估计自己的分数。 从我的这个评分标准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1、《北努斗06行测冲刺必胜诀》里提到的先做常识部分和资料分析部分的做题顺序是经得起考验和论证的。11月26日考试结束后,我收到了大量来信,大部分考生朋友们认为我的这个答题顺序很好,也有个别发挥不理想的朋友毫不客气的指责我在“信口雌黄,不负责任的乱说”。我不接受这样的指责,我可以负责任的讲,我在文章中提出的每一个建议都是经过详细的调查论证的,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2、简单的从头到尾均衡用力的做法尤其在时间很紧张时是不可取的。考试的做题安排必须通盘考虑,因为每个部分的权重分值是不一样的。打比方说,同样的时间可以做演绎推理题目,也可以做常识题目,但是他们的份量是不同的,对你的最终得分的贡献率也不一样。 3、资料分析和演绎理解题目是含金量最高的题目,而常识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是含金量最低的题目。 4、演绎理解题目是时间得分比(同等时间内的得分率)最高的题目,而数量关系尤其是数学运算部分题目是时间得分比最低的题目。
热心网友
大家都对如何做题都有自己的意见,你觉得有道理就可以采纳,没道理就不采纳。你也可以拿出自己的观点,大家评论一下。虽然我也不同意他的做题顺序,可我觉得大家没必要进行人身攻击。论坛就是一个大家讨论的地方,自己拿不出观点就对别人乱加指责,我不认为这样的人以后会有什么气候。
热心网友
典型的分析家,是不是实干家就不敢信口雌黄了,不过本人看不惯那种指手画脚的,漂过................
热心网友
佩服,的确是个高手,居然能搞出这么复杂的评分标准,具体评分不知道,但是说得很有道理。
热心网友
俺同意楼上的回答,嘿嘿!自己觉的怎样就怎样·!
热心网友
又一个傻比
热心网友
又出来忽悠大家,日~~
热心网友
先做资料分析?发疯了
热心网友
。。。。这个人说话的口气太恶心了。。。一副权威的样子。。。看了就想扁啊。。
热心网友
哪里来的大量数据呢?内部工作人员么?说话底气太足,个人感觉经不起推敲
热心网友
看起来是有点道理也不过是主观臆断罢了此君之前不也做过2006申论预测吗?与真正考试题目相差十万八千里ps:此君不过是以并不很高的分数恰好考入省级公务员的幸运者 如此虽然热情可嘉 但是我觉得还是不要盲目听信的好 北努斗毕竟不是北斗(在下没有人身攻击的意思)
热心网友
"大量数据的反复比对基础上""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仿佛权威"不接受这样的指责,我可以负责任的讲"----主观臆断自恋倾向----实不敢苟同
热心网友
支持北怒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