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省政府、决策部门的沟通,公众几乎毫不知情。甚至哈尔滨市水文局的工作人员也向《瞭望东方周刊》抱怨,吉林人为什么不把吉石化已经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的情况公开?11月24日,哈尔滨市市长石中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遗憾:"11·13"吉石化双苯厂爆炸事故发生后,公开的消息报道中并没有松花江水已受到污染的消息,这就给下游城市造成了被动。《瞭望东方周刊》在吉林也了解到,"11·13"吉石化双苯厂爆炸案发生不久,吉林省内不少媒体记者已经知晓爆炸造成了江体污染,但并没有公开报道,包括松原停水也是悄无声息,甚少媒体关注。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副总经理邹海峰在当天深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爆炸发生后他们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表明没有造成大气有毒污染。但邹海峰并未提及爆炸是否会污染水源。 11月14日前往吉林采访爆炸事故的《哈尔滨日报》记者刘治宇,在发回《哈尔滨日报》的文章上也这样写道:"……由于吉林地处哈尔滨市松花江上游,对于哈尔滨市民最为关注的——爆炸是否会影响松花江水质的问题,吉林石化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吉林市环保部门连续监察,整个现场及周边空气质量合格,没有有毒气体,水体也未发生变化,松花江水质未受影响。" 而在哈尔滨发布停水公告后,有关媒体的记者采访了吉林方面。吉林市委宣传处一位人士甚至表示,哈尔滨多年来一直抓住水指标的问题,做水污染的文章,这次停水是否因为吉林石化爆炸所导致还不好说。他还告诉记者,自11月14日下午开始,吉林市松花江江北在恢复供水后一直保持正常。这样的表态意味着:如果不是有人掩盖水质污染对下游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就是哈尔滨市政府小题大做自取其乱,二者必居其一。甚至在污染带逼近哈尔滨的时候,干扰人们判断的消息仍未完结。吉林省环保局的通报说,截至11月22日,吉林省境内第二松花江干流所有监测断面苯类污染物全部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限值。一位分析人士认为,这只是玩了个文字游戏,因为污染团22日已经离开吉林,吉林省监测断面这个时候的指标当然不会超标,但并不意味着污染团的消失,因此容易造成混淆。 李志群说,吉林境内的污染基本已经过去了,一个省界断面已经达标了。吉林的数据是没毛病的,只是说污染团已经传到哈尔滨去了,吉林说法并非互相矛盾。""李斌副省长是松辽水系保护领导小组的组长,16日他就提醒我,(污染团)马上就要跨省了,让我们及时与黑龙江方面沟通合作,我21日赶往哈尔滨当面向刘学良副省长汇报了动态,协调应对措施。"李志群说。另一个可以证明两省间是互相依靠的合作关系的事例是:11月23日晚上,黑龙江省副省长给李志群打电话,要求将上游的放水量提高到800立方米/秒,当时流量为600立方米/秒。李很快找到吉林省李斌副省长商量,吉林方面当即决定将流量提高到1000立方米/秒,"超额满足了黑龙江的要求"。11月23日,一直对媒体回避松花江水污染问题的吉林方面突然转向。 当日,受吉林省委书记、省长委托,吉林省副省长、吉林市委书记矫正中带领吉林市委、市政府、吉化公司及相关部门领导专程来到哈市,就吉化"11·13"爆炸事故给松花江下游的哈尔滨市各界群众带来的生活、生产影响,表示诚挚慰问和深深歉意,并给哈市送来了71吨矿泉水。同一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曾玉康专程前往哈尔滨,代表中石油向黑龙江道歉。他表示,中石油有责任有义务帮助黑龙江解决问题,解决困难。 同饮一江水,应该说吉林、黑龙江两省对保护母亲河松花江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关于此次松花江水被苯化学物污染事件,板子到底该打到谁身上,11月24日已有定论。 在当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在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说,"这次污染事故的责任是非常明确的,应该由吉化公司双苯厂负责。"流域主管机构成"幕后英雄""我们早就采取措施了,14日丰满水电站就开始放流,从那时的300流量,到600流量,再到现在的1000,松辽委和吉林省一直在帮助哈尔滨渡过难关。 "松辽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局长李志群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甘做幕后英雄。""连刚建成蓄库的嫩江上游的尼尔基水库在今天(11月24日)也开始放流,就是为了稀释降低苯及硝基苯污染浓度,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瞭望东方周刊》从松辽委了解到,11月15日,吉林省政府和流域管理机构采取措施切断了污染口,同时,松辽水系保护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紧急预案,应对这一突发事件。 和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相似,设在长春的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于1982成立,是水利部在松花江、辽河流域和东北地区国际界河(湖)及独流入海河流区域内的派出机构,代表水利部行使所在流域内的水行政主管职责。"别的不说,污染团何时到达哈尔滨是我们在很早之前就预测到的,然后电报黑龙江方面,并建议他们在何时采取停水措施。" 李志群透露说,松辽委每天都将最新情况通报两省政府、环保总局和水利部。"早在11月21日,松辽委便已明确电报告知污染团已经过界到黑龙江省了,并且告知了黑龙江省最佳停水时间,即大概还有三天时间污染团高峰将抵达哈尔滨。"11月18日,松辽委开始通告黑龙江政府预见性的污染团流向情况;11月21日黑龙江省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就是在那个会上初定11月22日20时停水,后来根据我们推算出来的建议,为市民储水赢得更多时间,延时到23日0点。事实上,我们一直沿程监控,确保老百姓生活用水不出问题。一句话,避免人民群众受到饮用水污染的伤害,我们就胜利了。为了这个目标,我们的同志已经坚持在吉黑断面昼夜工作整整八天了。"李志群的语气中带着一股疲惫的沙哑。